基于BYOD的小学数学智慧学习实践与思考

2017-12-07 20:55吴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21期
关键词:视图答题自学

吴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移动时代,学生自带设备(BYOD)进入校园学习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我校自2014年9月率先开展基于BYOD的智慧学习以来,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可以自己携带设备到学校进行不同学科的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和探索自带设备给各自学科所带来的改变和帮助。下面是我对基于BYOD的小学数学智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变“单一”为“多元”,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而基于BYOD的智慧学习,能让学生自带“爱学板”(我校称学生自带的平板为“爱学板”)进入教室,并借助手中的“爱学板”进行拍照、上网搜索、APP学习、在线学习等,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变得多元化,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数学学习更加有效。

以我执教的二年级《观察物体》一课为例,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都会为每个小组准备好小猴子,让学生先在小猴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然后让他们用两只小手摆成拍照的样子,表示把从各个方向观察到的小猴拍成照片,最后让他们到书上把各个方向和所拍的照片连成线。其实,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从实物到视图的过渡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学生对前后观察到的图片很容易判断,但对左右视图却经常混淆。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的基础上,用手中的“爱学板”拍一拍,就能即时生成四个方向的照片,这有助于实现从实物到视图的过渡,然后从学生拍的照片中选择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照片各一张,特别是容易混淆的左右视图,让他们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他们在拍一拍、比一比的过程中对左右视图的区别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家中给各自的玩具从四个方向拍照,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猜一猜”的环节,让他们来猜一猜分别是从哪个方向拍的,这既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让数学学习更加有效。

再如,在教授四年级《数字与信息》一课时,有了BYOD,学生在课前就可以随时上网搜集身份证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含义,拍照保存并提交。这样一方面能让教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成员信息,以便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于第二天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能将学生的拍照留存在“爱学板”中,以便课堂上交流时能够随时投屏分享,马上上网搜索各数字编码所代表的分别是什么意思,這样的数学学习既有效又高效。

变“不可能”为“可能”,让数学学习更自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波利亚曾说:“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从长远来看,数学课堂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只能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设计自主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太可能放手让他们自学整节课内容。虽然有时候也会让学生提前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但无法即时获取他们的自学情况,即使布置了前置性作业,也需要在第二天学生到校后,批阅完他们的前置作业才能了解其自学情况,时间上比较滞后,这样的自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BYOD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学生轻松实现在家中自学,教师只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并制作成微课,发布在班级群中供他们自学,并设计好相关练习供他们及时巩固即可。这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式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讲授《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将角的各部分名称、如何辨认角、如何比较角的大小等内容制作成微课,发布在班级群中,同时设计好前置性作业,供学生自学。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我又将练习题上传到“作业盒子中学”这个APP上,让学生答题后拍照提交。当天,我就能批阅学生的作业,学生也能马上收到作业反馈,系统还会对全班学生每道题的答题情况做出数据统计与分析,最后教师根据数据统计与分析,即时诊断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调整第二天的教学。

变“枯燥”为“灵动”,让数学学习更有趣

众所周知,练习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反映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传统的练习多以书面作业为主,其功能和形式相对单一,内容也比较枯燥。而BYOD让数学作业不再是枯燥的计算和问题解决,它赋予了数学作业更多的形式,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让它也变得灵动而有趣起来。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APP等让学生完成更加有趣、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例如,在讲授《认识千克》和《认识克》两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在家中或者去超市拎一拎、拍一拍、称一称1千克和100克、200克、500克的物品这个作业,并让他们把拍摄的照片、视频或感想发布到班级群中。学生们兴致勃勃,积极参与,有的在家中拍了大约重1千克的五只碗的照片,有的在超市拍了一瓶重1千克的花生酱的照片,还有的错把500mL误以为是500克发到班级群中,立刻引发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们在有趣的作业中,激发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深化了对千克和克的认识。

再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认识垂线》一课时,我在指导学生用一贴、二靠、三移、四画的方法作出垂线段后,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个一个地看他们的操作过程是否正确,所以布置了一个用“爱学板”拍摄自己过A点作三角形垂线段的视频作业,并让其用QQ将拍好的视频传给我。对于这类操作题,传统的数学作业只能呈现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对操作过程是否正确就不得而知了。用“爱学板”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并让其一边说一边做,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很有趣,对于教师来说能让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选择讲得好的学生的视频作为一个小微课,发布在班级群中,供其他学生观赏和学习,让学生过一把“小老师”的瘾。

变“低效”为“高效”,让数学学习更有深度

首先,在传统课堂上,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新知,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马上一一批阅,所以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通常会在他们答题时在教室里巡视一番,或者在讲解完后通过他们举手来了解学习情况,但这样的了解只能是个大概,并不精确,也很低效。而有了BYOD,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平台,将练习题设计成选择、填空一类的客观题发布在平台上,学生通过“爱学板”答题并提交,系统立刻就能智能批阅,并对学生个体和整体的答题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教师通过教师端既可以查看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也可以查看针对某道题全班的答题情况。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可以说,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能让数学学习从低效走向高效,也更有深度。

其次,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并且每位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无法在课堂上深入展开一些思维性较强的内容,并带领学生深度学习,而在基于BYOD的数学学习中,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将一些思维性较强的内容,如数学书上的思考题、《小学生数学报》上的每日思维操等制作成微课,并发布在学习平台上,供学生随时自学。学生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不受时间、场地、次数的限制,选择自学一个或多个内容,选择自学一次或多次,相较于传统课堂,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同时也方便他们后续复习。

最后,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类APP让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并鼓励他们挑战高难度的任务。例如,“狸米学习”这款APP,既能针对所有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和达标练习,又能针对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其挑战高难度的培优练习,让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主添加题目到题库中。如果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错题,APP会有详细的思考过程供学生学习,学生在弄懂的基础上,可以自主标记自己做错的原因,经历一个反思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系统会给出一道类似题型的题目,供学生再次练习,直到答对为止,教师也可以随时查看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不难看出,这样的学习更高效,能让学生在反思中发展思维、构建知识及获得能力。

基于BYOD的智慧学习,既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又能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它能让数学学习变“单一”为“多元”、变“不可能”为“可能”、变“枯燥”为“灵动”、变“低效”为“高效”,它连接了课堂内外,实现了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的无缝对接,使数学学习更加有趣、有效、自主,也更有深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视图答题自学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
《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题
Django 框架中通用类视图的用法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