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危机”中的日本反导新动态

2017-12-07 09:17邓涛
航空知识 2017年9期
关键词:海基陆基宙斯

邓涛

进入2017年,以不断增加的“朝鲜导弹威胁”为借口,日本在反导系统建设上可谓费尽心机,劲头十足。一套组合拳打得是行云流水。先是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5月表示,日本在应对朝鲜持续挑衅行为时,应以拥有全面充分的导弹防御系统作为保障。然后日本防卫相稻田朋美,就在6月13日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宣布,从6月15日起将在全国四个地方举行地对空导弹“爱国者”3(PAC-3)部署训练。几天后,又有一名消息人士表示,由日美就陆上“宙斯盾”反导系统的部署展开讨论……考虑到当前,本来关系良好的中韩关系已因“萨德”降到了冰点,那么在这个敏感时刻的敏感问题上,日本人如此折腾却是为了哪般?

不能自圆其说的解释

日本政府目前直接掌握的反导资产,共计有6艘具备反导能力的“宙斯顿”舰、24套“爱国者”以及几部反导雷达。虽然手中已经握有一笔可观的反导资产,但基于政治和军事因素的复杂考虑,日本政府仍然希望能将这笔资产加以扩大和“增值”。这表现为对海基反导平台和陆基反导平台质量与数量的进一步追求。比如在海基反导平台的问题上。2014年底,日本防卫省发布了《平成27年度概算要求概要》(平成27年度即2015年度),公布和批准了多种型号新型舰艇的研制建造预算。其中,被称为“平成27年度护卫舰(27DD)”的新型“宙斯盾”驱逐舰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普遍关注——这实际上是日本新一代海上反导平台的关键节点。事实上,“爱宕”级二号舰“足柄”号2008年服役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并未马不停蹄地建造后续舰,甚至没有提出新型防空反导驱逐舰建造计划。而是在随后的7年时间中,潜心于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直到2015年才厚积薄发,正式提出了新一代27DD舰研制建造方案,足见海上自卫队对该舰寄予的厚望。而随着两艘27DD将在不久后的下水服役,日本海基反导平台的数量也将由6艘“宙斯盾”舰扩大到8艘,海上反导能力已经相当可观。不过,如果说在提高海基反导能力的问题上,日本人的思路尚算清晰——海基反导平台毕竟有在航率的问题,增加两艘27DD“宙斯盾”反导驱逐舰有助于强化这一点,那么日本人提高陆基反导能力的套路,却有些让人看不懂了。

2015年11月23日,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美国夏威夷访问时对记者表示,日本正在讨论引进美国“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两天后,日本时事社又报道称,日本防卫省计划于2019财年开始的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引进“萨德”系统。然而几个月后,日本政府和媒体的口风却双双大变——纷纷由鼓吹“萨德”变为鼓吹陆上“宙斯盾”。并对此给出解释说,相比于“萨德”,陆上“宙斯盾”经济性优势极为突出。陆基“宙斯盾”系统每套价格约为6~7亿美元,“萨德”则高达11亿美元。按照日本的设想,不管是部署“萨德”也好还是陆基“宙斯盾”系统也罢,如果要想保证日本全境安全,那么必须保证部署6套。如果这样的话,6套“萨德”系统的总价是66亿美元,而6套陆基“宙斯盾”系统则只需40亿美元左右,且仅为前者的2/3。日本人这笔经济帐似乎算得清清楚楚。然而,只要稍加剖析,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解释玩得实际上是偷梁换柱的把戏,回避了最关键的问题——陆上“宙斯盾”对日本人有多大用处?

说不出口的小心思

日本现有反导体系的构成,是在美国统一设计大框架下,结合日本地缘政治环境、战场环境、技术实力和经济支持能力等“基本面”资源专门构建的。其特点是“空”“天”“地”三段预警,大气层内外“高”“低”两层拦截。其中在拦截阶段,第一层是在大气层外的高层拦截,即在海上靠“宙斯盾”驱逐舰搭载“标准-3”及衍生型导弹(“标准-3”Block 2A),分别遂行中段拦截和末段的大气层外拦截;第二层是大气层内低层拦截,在陆上靠“爱国者-3”导弹拦截。这种反导体系实际上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在技术上,反导与防空区别较大,防空可以由飞机、导弹和火炮组成绵密的火力配系,而反导除了助推初段外,只能靠“导弹拦导弹”。不过,反导体系的拦截弹需要实现射程的梯次衔接,这一点与防空火力配系相同,即远近衔接、各拦截段之间空隙尽可能小。但如果照此要求,日本的反导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就很明显了:从“标准-3”导弹到“爱国者-3”导弹的射程之间有一段很大的间隙。“标准-3”属于“全能选手”,能进行上升段、中段和再入段(高层)拦截。但其采用直接碰撞战斗部和直接力控制技术,因此在大气层内反而无法工作,拦截低界在80千米以上。一旦在此高度上“失手”,就只能依靠“爱国者-3”。而“爱国者-3”射高有限,仅为15~25千米左右,与“标准-3”的射程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空白……

面对于这样的一个空白,陆基“宙斯盾”又岂可补天乎?其拦截范围毕竟与海基“宙斯盾”没什么区别。事实上,站在系统架构完备性的角度上,陆上“宙斯盾”只能是画蛇添足的重复建设,“萨德”这样的末段高层拦截系统才是不可或缺的必须品——作为唯一可在大气层内外同时遂行拦截任务的反导系统,“萨德”上接“宙斯盾”的“标准-3”,下接“爱国者-3”,可谓是“承上启下”。其所发挥作用的主要空间,正是在对方弹道导弹再入段(末段)大气层内的这一区域。这实际上意味着,只有引进“萨德”,日本反导体系在结构上才健全起来,日本政府手中的反导资产,才能真正成为有价值的正资产。要知道,日本人觊觎“萨德”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2008年,“萨德”在美国本土投入使用。翌年,日本《每日新闻》就曝出新闻称,防卫省正在讨论向美国采购“萨德”事宜,虽然后来遭防卫省否认,但依日本人的暧昧性格,这种说法决不会是空穴来风。况且,日本在引进部署“萨德”的问题上,实际上早已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早在2006年6月,第一部海外部署的AN/ATY-2(FBX-T)雷达就已经被运至日本东北部青森县津轻市的日本航空自卫队车力基地。第二部又于2014年10月21日于日本南部的京丹后市美军通讯基地内开始组装,现在已经投入运行。

作为“萨德”系统最为核心的火控部件,虽然日美双方均辩称,已经布署的AN/ATY-2雷达是以前沿部署模式(FBM)而非终端模式(TM)运行的,但从TM模式向FBM模式转换只需要8小时或者更少——两种模式的雷达硬件是相同的,只是控制软件、运行逻辑和通信组件有所区别。这就意味着,如果日本政府作出决定,完全可以依托现有的AN/ATY-2雷达,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就将“萨德”的布署付诸实施。然而,如此一来日本政府和媒体对于陆上“宙斯盾”的起劲鼓吹也就耐人尋味了。明明更倾心于“萨德” 的日本人,为什么大肆宣扬的却是陆上“宙斯盾”?有观点认为,中韩之间因“萨德”的部署问题已经产生了尖锐的对立,“萨德”系统在政治上无疑是高度敏感的。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抛出陆上“宙斯盾”的部署问题,合理的解释无非是在投石问路,借其浇筑于现实的块垒罢了——在已经拥有海基“宙斯盾”反导平台的前提下,陆上“宙斯盾”易于让人接受,政治敏感性相对较小,而无论是陆上“宙斯盾”还是“萨德”,又都是比“爱国者”更为复杂的上游陆基反导系统,能够接受陆上“宙斯盾”,也就没有理由对将来“萨德”的采购进行质疑了。endprint

危险的游戏

俗话说,“听锣听声,听话听音”。当中韩两国因“萨德”问题陷于尖锐对立的敏感时刻,无论日本人在反导系统的建设上如何折腾,背后的潜台词才是值得警惕的关键。众所周知,日韩两国政府的反导资产,实际上都是美国全球反导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在利用日韩两国资源构建自己全球反导体系的同时,日韩两国也在利用参与这一体系建设的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将美国所承诺的延伸性威慑最大限度的转化为地缘政治利益。对日本来说,这种目的性要比韩国更为清晰。日本政府从来不甘心接受岛国的地缘宿命——成为大陆国家的附庸,无论对外宣称“脱亚入欧”还是“脱欧入亚 ”,日本地缘战略的核心目的皆是摆脱自身地缘命运的束缚,这势必要与中国产生激烈的地缘矛盾。但在自身实力始终处于相对衰退的情况下,日本只有借助美国提供的延伸性威慑才能在亚洲维持与中国“均势”,但这种类似僵局形势又绝非日本终极目的,如欲打破则需要美国全力支持及另一东北亚国家韩国加入己方阵营。美国部署“萨德”恰为日本提供这一历史性机遇,“萨德”入韩在激化中韩矛盾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中美关系,日本政府认为若能借此机会拉拢韩国并说服美国全力支持自己,则极有可能一举打破中日多年地缘冲突僵局。而随着日本经济衰退脚步正悄悄加快,其必须尽快利用自身尚有回旋余地之时达成目的,安倍政府在普天间基地搬迁中作出巨大让步及催促国会批准TPP协议都显示出日本对这一历史机遇有所觉察,反导系统建设上动作频频的动机也大致如此。

不过问题在于,若“萨德”入韩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而日本又在这个领域不怀好意地不断刺激中国,中日地缘矛盾很可能空前激化,利用美国提供的延伸性威慑的战略很可能导致完全相反的效果。所谓的延伸威慑战略本身其实是将一种错误的安全观念植入到了许多日本人的心中。事实上,并没有任何法律条款对美国承诺提供的“延伸威慑”或是“核保护伞”进行约束。所谓的“核保护伞”只是因为美国承诺保护日本的安全且美国又恰好拥有核武器,其他的所有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都可视为日本的一厢情愿。对此,基辛格就曾指出,在核武器时代,放弃一个盟友可能会带来外交上的失败,但如果为了盟友的安全而不惜发动(核)战争,那结果必将是遭受灭顶之灾。事实上,许多学者已经对美国至今仍奉行所谓的延伸威慑战略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认为,美国是在用以往的战略来试图解决当今甚至是未来的问题,从而完全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安全环境。美国所做出的战略承诺与其所应当追求的国家目标之间的差距只能是越来越大。美国本应庆幸在冷战结束后终于可以放下这些沉重的负担,但如今却仍然在亚洲不明智地履行着这些承诺,并持续面临着高风险的挑战。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中国对于美国确实非我族类,但全面敌对则是另外一回事,这不光是在军事上做姿态的事情,需要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全面对抗来配合,这其实是凯南的冷战理论的核心,也是冷战期间美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如今中美在经济上高度交织,在政治上也互有所用,甚至在文化上,美国文化的核心力量好莱坞也放下身段,高度重视“中国元素”。这一切都可以归根到底为中美已经形成事实上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中美都不乏信奉“中美必有一战”的人,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脱离经济政治文化现实的单纯军事对抗是没有生命力的。在这种情况下,若日本政府只是一味试图利用诸如中韩“萨德”危机这样的所谓“机遇”来火中取栗,在包括反导系统的问题上小动作频频,其结果很可能是适得其反。

结语

反导问题事关战略稳定和国家间的互信,应当慎重处理。特别是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在軍事安全领域有关动向一直受到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日本在反导问题上更应该慎重行事。无论是后续“宙斯盾”反导舰的建造,还是花招百出的陆基反导资产“增资”,日本政府在这个领域内的一切动作,都应引起包括中国人民在内,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高度警惕。

责任编辑:王鑫邦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基陆基宙斯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的优势
陆地开来“宙斯盾”
北斗三频海基JPALS无故障导航算法
日本正式决定引入陆基“宙斯盾”
浅谈广东省海洋观测网体系建设
蜣螂的报复
宋楚瑜、王金平、夏立言是海基會接任人選?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