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康+郭军林+白宏思
摘 要:文章针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涵盖面广、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与现状,为改善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开展了“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并提出了强化学生规范意识,潜移默化建立工程事故处理基本思路,丰富教学手段,注重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教学改革的举措。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土木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1-0004-03
20世紀8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建筑行业经久不衰,各种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大量的各种工程质量事故也时有发生,频频出现令人震惊的“豆腐渣工程”,在一些新建成的工程项目中,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导致工程在建成初期就出现各种质量安全隐患,如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老化、各种灾害和人为损伤等原因,建筑物不断产生各种结构安全隐患。另外,在我国现有建筑中,旧的结构设计在功能上不能满足目前使用的需要,也需要对其分析与处理,这也导致建筑加固修复行业的盛行。综上,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工程质量事故也高频出现,而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众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于工程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工程质量意识。因此,作为培养建筑行业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开设“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质量意识,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特点及现状
石河子大学作为新疆地区建筑行业人才的主要输出高校,于2000年开始开设“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面向土木专业大四学生开设,共32学时。该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达到以下两个教学目的:(1)从工程事故分析中吸取教训,培养工程质量意识,理解各种建设法规的重要性,增强对专业课程中计算理论与构造措施重要性的认识;(2)掌握常见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为
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打基础。由于前期开设课程主要可以说是“正面”教学,主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进行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也就是应该怎么做,而学生较少去考虑如果没有按照规范去做会有什么后果,而本门课程则刚好相反,可谓“反面”教育。然而,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各类工程事故的原因与处理方法,培养良好的工程质量意识是该课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准确剖析课程特点,才能对症下药地制定教学改革的对策。“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具备以下特点:(1)涵盖面广、信息量大。该课程包括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篇(由砌体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其他类型结构组成)、地基与基础篇、火灾与燃爆篇等,内容涉及几乎本专业所有前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涵盖了工程建筑材料选择、建筑结构设计、建造施工、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2)实践性强。本课程以大量的事故工程实例作为论据阐述建筑工程中各环节、各因素导致的质量事故,对尚未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和实践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而言,如何生动、形象的“教”与“学”难度较大。(3)综合性强。一个工程质量事故的出现往往存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由多种因素构成,有管理问题、勘测问题、设计问题、施工、使用、改建不当等等,如何在众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找到关键技术问题是难点。
二、“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的思路
从上述课程特点可见,该课程可谓是对大学阶段所有专业课的融会贯通,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有一定的高度,因此,针对这些课程特点,课程教学中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并逐步建立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1)针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规范”的能力,将各种规范与教材的章节对照学习,并强调温故知新,要求学生多温习先修的专业课程;
(2)针对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建立学生感性认识,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3)针对综合性强的特点,应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案例分析来潜移默化地建立学生对建筑工程事故处理的基本思路,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经验十分重要。
三、“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以质量意识为导向,强调学生对规范的掌握
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和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称为建筑工程质量[1],当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出现违背有关标准规定、合同要求时就会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出现。因此,为树立学生良好的工程质量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灌输我国建筑法规的组成,强调学生对工程各类“规范”的掌握,让学生认识到“规范”就是建筑行业的法律,是必须遵循的,教材可以看作是“规范”的说明书,向学生介绍各章节涉及的规范,以便学生日后学习、工作中根据需要查取有关知识。例如讲授结构可靠度评定部分,就涉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
1999、《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 144-90、《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1-88、《危险房屋鉴定标准》GJ 13-86等等。例如讲到三大结构部分就结合前期所学知识,回顾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
此外,还应向学生强调“规范”是一个时期内广大工程人员的技术和经验总结,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各类规范会不断进行修订,要求学生对规范条文背后蕴藏的理论或实验基础应有认知。例如在讲授结构可靠度评定时,由于会遇到不同时期的建筑,采用不同规范设计和施工,在评定时有所差别,就必须进行对比分析。以混凝土结构为例,1990年以前的建筑物是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 301-74)设计的,采用的是单一安全系数法,因此在可靠度评定时,亦应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进行;而1992年以后建造的建筑物是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989版、2002版或2010版进行设计,采用的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准则,因此需采用相关房屋可靠性评定标准鉴定。再比如,随着历次大地震的发生,检验了我国抗震规范的效果,也暴露出了设计上面的不足,所以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唐山、汶川等大地震后都进行了修订,经历了1989版、2002版、2010版等。endprint
(二)通过实例分析建立工程事故处理基本思路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形式多种多样,工程事故的表现形式也千差万别,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所面临的质量事故问题也不一致,如何教会学生处理事故问题的一般方法,是一个“授之以渔”的问题。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2]为:(1)基本情况调查,包括事故情况、工程地质水文资料、设计图档、施工纪录、使用情况等等;(2)结构及材料检测,对结构构件受力情况、材料性能进行相关检测;(3)复核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复核计算;(4)专家会商;(5)调查报告;(6)研究制定事故处理方案;(7)实施事故处理方案。在这其中,使学生领会各个环节应该做的工作是關键,这也需要与具体的结构形式、事故类别结合。倘若仅仅是生涩地以教条形式讲解事故处理的一般方法,学生很难深入掌握,就更不会灵活运用了,但如果通过既有的工程案例处理过程来作为论据,按照事故处理的程序,一步一步模拟分析、处理问题则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江见鲸教授的《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中有大量的工程分析案例,讲解时可采用研讨式教学,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回顾先前介绍的事故处理流程,按步骤去寻找质量问题,以此逐步建立事故分析的基本思路。
例如,在讲到钢结构工程事故分析章节时,有一四楼接层钢屋架倒塌事故分析,在讲解时首先带领学生全面掌握该工程的设计施工概况,熟悉工程的设计图纸,事故发生的具体经过,然后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接下来提示学生按照工程事故分析的一般程序应该做什么,对照教材进行检验,即对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从事故现场追溯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设计计算的错误、施工工艺上的问题,以及管理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带领学生运用前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复核计算,最后,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和教训。
(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之前所学专业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正面教育,即教会学生在设计、施工中应该怎么做,而对于不按照规范要求做会导致的后果,学生往往缺乏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应避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运用事故图片、事故处理录像等多种生动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工程事故的感性认识,增加学习兴趣,通过教学过程,笔者也深切感受到丰富的教学手段在促进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上作用十分显著。例如,在讲到《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纠偏技术》一章中的纠偏技术时,笔者就借助录像教学手段,播放了比萨斜塔的修复经历,录像中详细、生动地再现了斜塔的历次纠斜历程,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了加载纠偏、基底掏土等纠偏技术[3]。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灵活而深刻。此外,课堂上注重对近期发生以及身边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也很重要,在各地发生工程质量事故时笔者都会在课堂上和学生开展研习讨论,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意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讲授钢结构事故分析章节,笔者就结合周边出现的钢结构厂房因施工期临时支撑设置不够导致的垮塌事故来进行介绍。尤其对于新疆地处地震高发区,针对频发的地震,经常结合震害进行分析,让学生真切了解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通过血淋淋的教训增强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如前所述,本门课程具备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为紧密地结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课程组主要采用以下途径:(1)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学生与工程实践的接触,在学生的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中,向学生强调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善于运用所学去发现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质量缺陷。比如,在某一次毕业生产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就目睹了某工地因混凝土浇筑存在严重的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最终被监理人员要求翻工,通过小小的教训却增强了学生的质量意识,以及对书本知识的深入认识。(2)邀请工程界监理人员、设计人员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举办工程事故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有关事故的现象,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介绍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与方法。例如,在一次交流中,监理人员就以自己所经历的一起工程事故:因为施工人员踩踏导致雨篷受力主筋下沉,雨篷折断,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交流,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相关教学内容[4],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了悬挑构件的三种破坏形式,理解了构造要求。(3)注重“反面启发”,即每遇到规范规定时都启发学生去思考不按规范执行带来的后果,并适时地引入真实的质量事故加以验证。比如在讲解地震灾害时,特别强调农村建筑是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的原因,就是由于缺乏正规的设计和施工,大量的抗震措施没有得到采纳,将设有圈梁构造柱的房屋破坏形态与没有设置的房屋进行对比。(4)课程的特点是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综合性强。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前文所述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不能胜任,应由具有从事专业设计经验的教师来承担,教师应具备较为全面的结构知识体系,鼓励年轻教师考取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是提高队伍实践水平的重要途径。
(五)强调“温故而知新”,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本课程的另一特点是涵盖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可以说是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存在“猴子掰玉米,掰一个掉一个”的现象,对于过往所学知识或多或少的出现遗忘,且无法将过去的琐碎的知识点集中形成体系。因此,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就应严格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某一种结构形式的质量事故时,必须回头温习涉及该结构形式的课程,并且要求学生系统的总结所学知识,从材料、构件、结构不同层面梳理知识形成体系,才能保证在本门课程中灵活运用,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钢结构工程事故》一章内容的时候,就必须要求学生“温故”之前《建筑材料》、《钢结构》、《施工技术》中涉及的钢结构相关知识,并系统构建钢结构建筑从选材;到设计施工全阶段的知识体系。那么课前的预习和教师课堂上的引导就十分重要,首先以设置问题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课前需准备哪些专业知识;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再给出相关课程的知识体系构架,以及与本课程的对应关系。在“知新”层面,主要是针对如何来补救各类结构形式所出现的质量事故进行学习,特别是各类结构的加固技术,比如砌体结构由于强度不足时就可以采用扩大砌体截面、外包混凝土、外包钢来进行加固[5],那么这种加固设计与传统的结构设计的区别是讲授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固构件和一次设计施工成型构件受力性能上的差异是“知新”的体现。从学生反馈来看,学生非常受益,感觉对过往的专业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四、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虽然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选修课,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它是土木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是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必要准备,其自身具备的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面临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多届学生中以树立学生工程质量意识为出发点,潜移默化建立学生对建筑工程事故处理的基本思路,对复杂的事故案例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增加感性认识,并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强调对先修课程的温故知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江见鲸,龚晓南,王元清等.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5.
[3]JGJ 123-2000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沈蒲生,梁兴文等.混凝土结构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8-89.
[5]GB 50702-2011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