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尚
摘 要:根据环境友好及可持续发展等需求,提升农渔种植、养殖技术十分重要。隆阳区规模化水产养殖发展迅速,但水体富养压缩了经济产出,并产生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等问题。本文以先进的池塘鱼菜共生综合技术为研究对象,设计试验,以分析该项技术的效果及价值。
关键词:鱼菜共生;水体富养;生态循环
池塘养鱼受技术、空间条件等局限,存在水质富营养化的难题,持续影响产业收益。鱼菜共生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生态养殖技术,有效改善的池塘养鱼生态环境,提升水产品质量。
一、试验设计
1.试验的基本方法。为了方便分析池塘育才共生综合技术的效果,优化养殖环境,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分析,分别建立真实环境下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并针对两组池塘的生态环境、鱼苗投放及产出比等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2.试验的准备。按照面积、底泥、透明度等参数选择两个相同的鱼塘进行试验,本次试验中选择了位于隆阳区板桥镇北汉庄万有明养殖场面积为8000平方米,底泥厚度20-30cm、透明度25cm的同等池塘两个,分别设置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根据鱼苗养殖搭配体系及市场价值参考,选择鲤鱼、长丰鲢、鳙鱼以8:1.5:0.5的比例共投放鱼苗55000尾。鱼苗的投喂、管理模式均采取同等方式。设置直径75mm的PVC管制成长3m宽1.2m的长方形框架,上层网用3cm网目的聚乙烯网片,搭配下层网0.15cm网目的聚乙烯网片。要求上下网片延边缝隙绷紧。
根据当地的气温、性价比及鱼苗、植物自身生长能力进行分析,以空心菜作为本次池塘鱼菜共生试验的种植品种。空心菜是宜种植蔬菜,其生长周期与选择试验鱼苗同期,尤其适应夏季生长繁殖,以氮肥为主要营养物质需求,符合鱼塘富营养环境。在鱼苗投放前,按照固定株距(20cm)、行距(20cm)在浮床上层网插入菜苗,并使用绳子将试验的35个浮床串联固定于池塘下风口,用于空心菜自然生长。
二、试验的过程
本次试验共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各鱼苗品种的生长需求定期定量投喂鱼饲,两池塘保持同等步骤。试验组的生菜按照自然生长方式进行处理,并依据水体的透明度的高低对所设置的浮床位置进行调整,适当增减蔬菜种植量。为了获得真实情况下的水质条件和数据,全程禁止施加任何农药和肥料,每日使用专业水质检测仪器对水质进行测量,观察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的含量变化,并按照生态调节手段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适当水体调控,保证鱼苗的生长环境。试验周期与鱼苗的投放和起捕情况保持同步,并对试验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
三、试验的数据及结果分析
1.试验的数据。本次试验中共需采集下列数据,包括微生态制剂的投放量、投放成本,鱼苗投放的数量,成活率、规格,亩产出、投入,生菜种植的投入、产出以及水体中氮磷等物质的含量。具体数据情况如下:①共分三次向試验组和对照组池塘投放微生态制剂,第一次试验组池塘投入EM生态制剂10kg,光合菌生态制剂6kg。对照组投入20kg和10kg。第二次和第三次投入量均等,试验组分别投放EM生态制剂13kg,光合菌生态制剂7kg,对照组投放26kg和14kg。②鱼苗投放、起捕情况: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投放鲤鱼45000尾,长丰鲢7250尾,鳙鱼2750尾。试验组三种鱼苗出塘量分别为7660kg/790kg/675kg。其中鳙鱼的成活率最高,可达到95.34%,鲤鱼和长丰鲢的成活率可达92%左右。亩产投入4467元/亩,投入3108元/亩,平均每亩可获得收益1359元。另试验组可获得空心菜的收入400元/亩,总计每亩收入为1759元;对照组与试验组投入等量。三种鱼苗出塘量分别为7080.5kg/710.5kg/60kg。其中鳙鱼的成活率最高,可达到94.57%,鲤鱼和长丰鲢的成活率约为90%左右。③池塘水质情况。对试验组、对照组的池塘水质分4次进行检测,并测得池塘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含氮及含磷总量。其中试验组、对照组氨氮总量分别为0.976mg.L-1、0.986mg.L-1 ,亚硝酸盐总量分别为0.105 mg.L-1、0.113 mg.L-1,总氮量6.07 mg.L-1、6.09 mg.L-1。含磷总量分别为0.604 mg.L-1、0.624mg.L-1。四组参数终期测试含量试验组一次为0.473 mg.L-1/0.006mg.L-1/4.53mg.L-1/0.436mg.L-1.对照组分别为0.695 mg.L-1/0.067 mg.L-1/5.23 mg.L-1/0.557 mg.L-1。
2.试验结果分析。根据上述数据可知,试验组及对照组鱼塘投入了同等尾量的鱼苗,其基本经济投入相似。根据微生态制剂的投入量分析判断可以发现,在没有空心菜的对照组中微生态制剂的投入量高于试验组池塘均比近1倍,需要通过额外辅助生态制剂可以发现在有植物的前提下,水体内的微生物含量要高于无植物池塘,其产生了更适宜鱼苗生长的微生态环境。在基本试验前提下,我们可知当鱼苗养殖规模逐渐扩大时,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明显超出正常指标,且对鱼苗的生长产生压迫,容易造成鱼苗死亡和这畸形,不利于优质鱼苗的产出,降低经济收入。根据池塘水质数据可以发现,试验组池塘及对照组池塘的初始氨氮、亚硝酸盐、含氮、磷总量比较相似,并无明显差异。在鱼苗的生长过程上述各项参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根据数值对比可知种植空心菜的试验池塘的各项参数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含氮总量为例,到起捕时对照组的含氮总量共下降 0.86 mg.L-1,下降百分比达14.12%,试验组则共下降1.54 mg.L-1,同比下降25.37%,差值超过10个百分比。具体研究下降集中区域可以发现在浮床附近的水体各项参数下降比例最为集中,在整个试验过程未投入任何含氮、磷肥料及农药,足以说明空心菜生长过程中吸收了水体的氮磷物质,转为为自身肥料,促进生长。综合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分析,但从鱼苗成活情况来看,含空心菜的试验组池塘成活率较高于对照组池塘,且所产出鱼产品的质量略高于对照组,鱼苗总体经济产值高于对照组池塘大于30个百分点,且试验组鱼塘中分别进行了三次空心菜采摘,亩产价值近400元,其总体收益明显高出对照组池塘。根据试验结果和数据可以发现,使用池塘鱼菜共生综合技术后,水体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有效解决了规模化养殖中水体富养的难题,同时空心菜利用水体富养条件生长,不仅解决了种植占地的问题,同时避免了高肥、高农药的种植环境伤害,从而形成了一种共生循环的环境友好型养殖系统。
四、结语
池塘鱼菜共生系统适用于大规模鱼苗养殖,将渔业、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水体自净化,自循环的内生共存系统,有效改善了水体的富养环境、提升经济产出。同时生态制剂及农肥的低使用率为农渔有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具有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晓辉, 石绍龙. 池塘鱼菜共生试验[J]. 云南农业, 2016(6):45-46.
[2]李慧云, 任玉强. 池塘鱼菜共生高产试验[J]. 齐鲁渔业, 2016(1):22-22.
[3]李仲萍. 白银市平川区池塘鱼菜生态循环养殖技术探析[J]. 甘肃畜牧兽医, 2016, 46(19):123-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