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子明
摘 要:享有“田中之肉”美誉的花生,其本身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花生培育的范围逐步扩大,但病虫害对花生秧苗的损害程度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本文将对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关键词:花生;病虫害;防治;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的产量需求逐年增长,包括对花生的生产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但在花生的栽培过程中,一方面地下害虫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较为严重;其次,病害导致花生秧苗易患根腐病、病毒病、叶斑病等相关病症,对花生的生产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作用。
一、有关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自花生病虫害泛滥以来,对花生造成的品质及产量的损害不容忽视,对花生种植户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导致相应的经济收入降低。因此,进行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十分具有必要性。然而最有效的对花生病虫害的防治举措,就是将其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做到回报远远大于投入。因此,可以通过对害虫、真菌以及病毒等有害病原体的有效控制和预防,从根本上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可以通过控制化肥、水的用量,对后续可能出现病虫害的产生缘由进行人为的防治,从而确保花生的基本产量。在此基础上,由于土壤中存在的虫卵以及病菌,通过被防治大量减少,可以让重茬现象的發生率大幅度降低,在少量的经济投入中提升花生质量以及收成产量。
综上所述,花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包含对花生的选种、种植秧苗、化肥施用在内的整个花生生长过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和防治。在保证花生品种优良的基础上,力求达到高产、高收益的防治效果。同时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相关人员,对自我防范意识的加强也尤为重要。
二、花生病虫害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据资料统计,我国已经发现的花生病虫害种类,已经高达100多种,对花生的质量以及产量存在十分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从事花生种植的农户经济利益同样造成了损害。花生病虫害中包含一些罕见的病害种类,其相对来讲,特征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花生的根、叶、茎、果易患病症均有不同,其中包括:根腐病、青枯病、茎腐病、烂果病等等诸多疾病;而花生的虫害中则以食叶虫以及金龟子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
这些病虫害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其受到周围农作物、气候条件、重茬现象等一些外界因素和一些人为因素影响,其中,气候环境过于潮湿、干燥等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对病虫害没有及时的防治和抢救等一些人为因素,均会对其产生催化作用。
三、有关花生病虫害防治的优化措施
1.对现有防治手段的优化。对花生采取物理防治以及药物防治,是目前我国对花生病虫害实施的主要防治手段。在此基础上,生物防治措施亦可以作为主要防治措施,其主要是指,通过受生物界中的食物链结构启发,对花生害虫的天敌,进行科学合理的人工培育的方式,为花生创造更为健康安全的生长环境,从而对花生的质量以及产量提供保障。在物理防治的实施过程中,可在灯光诱捕的过程中对灯的位置进行控制并可以提供多个光源,从而将其防治效果扩大化。对于药物防治,要明令禁止使用违禁药物,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使用过程中要对施用量、施用时间以及施用方法进行严格控制,形成一种有规划的科学用药体系。
2.加强抗病虫品种的培育。实施以防为主的种植策略,增加对抗性品种的种植范围。抗性品种,主要指所种植品种在不利环境下表现的反侵害能力。种植花生的抗性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对花生造成的侵害,同时在主张绿色食品观念的前提下,虽然种植抗性品种降低了花生的产量,但是同时却提高了花生质量,所以采用种植抗性花生品种来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手段值得推崇。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潮流下,花生的种植成果品质优良、产量有限,相对的却会为花生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在对抗病虫花生品种的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选取“无污染、无残留”的优质品种,运用科学技术手段结合多种杂交技术,力求将抗病虫的效果最大化。
3.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建立区域性防控技术规程。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对其安全管理的越来越重视,从而对花生的种植安全形成了基本保障。为提高花生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植保技术和植保安全评价机制的运用,建立区域性的防控技术规程,从而扩大其防范控制面积。对花生实行区域保护制度,可以使花生免受外界农作物以及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将病虫害污染源排除。
4.合理利用现代化农机具,提升花生种植技术。现代化的农机具,可以将原有的播种技术取代,运用最新的农艺操作技术进行一系列的集成播种、施肥等操作,对花生种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配合植保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化农机具的生产方式对花生进行种植,也是对农业生产具有推进化意义的一次新型的技术创新。
5.综合性农业防治措施。在实施花生种植的土壤中,常常带有一些“原有病菌”,其产生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于去除土壤中病株的重要性不够了解,使得未经去除病株的土壤,直接接触新栽种的花生秧苗,长期使用这种种植方式,会使花生植株产生土壤黏厚、生长衰弱、排水不畅等现象,同时,由于带菌化肥的使用,大幅度的提高了花生病虫害的发病率。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农业综合纺织技术,挖去残留的病原菌,并禁止带菌化肥的使用,以达到对花生病虫害防治的目的。
四、结语
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危害对花生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具有不利影响,损害了花生种植户的经济利益、降低了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故而,对花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实施一系列的防治手段和补救措施,从而达到对花生病虫害科学、有效的防治,为农业生产的优良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邹小梅.分析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7,(07):78.
[2]李盼,李宾,杨海棠.花生生育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及化学调控[J].农业科技通讯,2013,(07):218-2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