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灌云县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7-12-06 21:10朱展德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丰产栽培技术

摘 要:根据灌云县的气候和机插秧种植实际分析,机插稻先进技术实施的好处是节约土地、提高工作效率、高产高效。从灌云实际分析了水稻机插的生产优势,阐述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机插稻;丰产;栽培技术

一、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

机插稻是水稻安全生产,优质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要想水到获得优质高产,首先了解水稻产量的构成因素,水稻产量足由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粒重构成的。这三个因素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只有各个因素协调增大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在水稻的整个生育过程中,产量构成因素以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粒重的顺序形成,但穗数形成与粒重形成又是重叠进行的,同时在渐进的生育过程中,对前一因素的缺失有调节和补偿的功能。

(1)穗数的形成 单位面积的穗数是由落田苗数、单株分蘖数和成穗率所组成。其数量要求,因品种(组合)、季节、肥力的不同而有差别。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是分蘖始期至有效分蘖终止期(即达到穗数苗的时间)。一般过了有效分蘖终止期至最高分蘖期后的1周左右,穗数基本定局。重视提高成穗率,高成穗率有利于经济利用土壤养分和空间,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威胁。要求单位面积穗数足,成穗率高,关键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采用宽行窄株,保证落田苗数。在管理上促早发充分利用低位分蘖,重视搁田烤田,控制苗峰,以提高成穗率,在保证足穗的同时,为增加每穗颖花数奠定基础。

(2)每穗实粒数的形成 水稻的每穗实粒数是由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两个因子决定的。而每穗颖花数是颖花分化数和退化敷之差决定的。稻穗的分化颖花数是与秧苗的壮弱、茎秆充实的程度紧密相关的。所以,在幼穗分化前的整个营养生长状况对每穗颖花数都有影响。颖花分化的时间是从穗轴分化开始至颖花分化期为止,其中以二次枝粳分化期最盛。颖花退化一般是从雌雄蕊形成期开始,延续至颖花处于急剧伸长的减数分裂期为最盛,过了减数分裂末期,每穗颖花数就基本确定了。颖花退化量—般在 30%-40%。因此,在栽培上降低颖花退化率,是发挥大穗、重穗增产潜力的重要途径。结实率是指水稻每穗颖花数与饱满谷粒数的比例。影响结实率最大的时期有两个:一是颖花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二是从抽穗到胚乳增长盛期。出穗后光合量的多少和运输作用的好坏对结实宰影响最大,从栽培角度看,每穗颖花数的补偿能力不大,但有效颖花数(结实数)则具有更多的补偿机会。所以,通过栽培措施,有效地提高结实率,是每穗实粒数形成的关键。

(3)粒重的形成 稻谷的粒重是由谷壳的体积,胚乳发育的好坏这两个因素决定的。粒重形成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谷壳体积从颖花形成内外颖即受影响,而最易变小的时期,是颖花急剧伸长的减数分裂期,所以改善减数分裂期的营养条件,不但能减少颖花退化,還能扩大谷壳体积,促进胚乳充实饱满,在此阶段适时施保花肥十分重要。开花后的灌浆期,直到谷粒成热,其碳水化合物的供应状况,直接影响籽粒大小和品质的好差。重视调控土壤水、气及根外追肥,均有助于扩大充实粒重。

二、机插稻丰产栽培技术

1.培育壮秧。俗话说“见苗三分收”,如果没有苗,一切就无从谈起。水稻机插秧,对秧苗素质要求更为严格,在秧齡、高度、密度、整齐度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只有按照技术规程实施一系列的标准化操作才能培育出高标准、高质量秧苗,保证机械栽插的各项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因此必须严格把好以下5道关口。

(1)种子关。首先,要选择高产优质良种,应优先选择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的水稻主推品种,如:盐粳11号、淮稻11号、连粳6号及武运粳27等。其次,应备足种子数量,稻田必须备种15~18 kg/hm2,才能满足稻田机插所需。播前选晴好天气前晒种,以激发种子活力,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应进行药剂浸种、催芽至露嘴即可,在浸种时,必须去杂,以促进苗“齐、全、匀、壮”。

(2)营养土关。应提前10~15 d准备过筛细土1 500~1 800 kg/hm2,可加拌磷肥60 kg/hm2或复合肥37.5 kg/hm2,充分拌合均匀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堆闷7~10 d。播种前用2/3营养土加壮秧剂15 kg/hm2混合均匀后作底土。亦可使用商品机质作营养土。

(3)苗床关。选择秋冬未用过除草剂、土壤肥沃、地块相对平整、排灌方便的田块作育秧苗床。秧田、大田之比为1∶100,在经过冬季培肥耕翻的基地上进行精耕细耙,确保床土细碎、平整。秧田四周做成围田沟,沟宽30 cm,深20 cm,四面吊空,以保排灌方便。田内做成宽1.4 m,畦间沟宽25 cm,深15 cm,达到畦面平实、畦边笔直的要求。大田准备软盘375~420张/hm2,畦面横摆2列,做到盘与盘之间紧密不留缝隙,以防杂草滋生。

(4)播种关。摆放好秧盘后,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撒入秧盘,厚度1.8~2.0 cm,刮平后播种。每盘播湿谷150~200 g,分2~3次撒播,撒播均匀,不留空隙和边角。播种结束,撒上1层盖种土,厚度0.3~0.5 cm。从墒沟缓慢窨水,忌大水漫灌,待盖种土窨湿即可。喷施除草剂后,铺上1层薄麦秸草,封好薄膜,高温高湿促齐苗。

(5)管理关。播后,秧苗出土2 cm左右、第1完全叶露青时,傍晚揭膜炼苗,同时灌1次满墒水,使盘土湿润。一叶一心期结合灌水施用断奶肥,每50盘施用尿素100 g,二叶一心期喷施旱秧绿1号,并保持盘土湿润。另外做好苗期稻瘟、立枯病、条纹叶枯病和灰飞虱、螟虫、蓟马等病虫的防治。移栽前3 d做好“施一次肥,用一次药”的工作,即施好送嫁肥,每50盘施尿素150 g,做好病虫防治,确保带药移栽。

2.科学栽插。

(1)科学整地。机插前7 d进行旋耕整地,确保高低落差不超过3 cm,然后上水、耙平。秸秆还田一定要将前茬秸秆深埋。为提高机插质量,避免栽插过深或漂秧、倒秧,大田耙地墁平后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进行沉实。沉实时间的长短应视土壤质地情况来确定。砂质土需沉1 d左右,壤土一般需沉实1~2 d,黏土一般需沉实3 d左右。待泥浆完全沉淀后即可排水机插。endprint

(2)科学机插。根据所栽插的品种特点确定适宜穴数和每穴适宜苗数。一般田块插22.5万~28.5万穴/hm2。小穗型宜密,大穗型宜稀,小穗型每穴3~4苗,大穗型1~2苗为宜。栽插深度掌握在2.0 cm左右较为适中,杜绝倒秧和漂秧。及时做好对田头、边角的人工查漏补缺工作。

3.大田管理。

(1)水浆管理。做到薄水插秧、深水活棵,浅水发根促分蘖。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具体做法是机插时灌薄水,水层深度1~2 cm,”浅水活棵”,是建立3~4 cm的水层,促进返青活棵,活棵后,浅水勤灌,水层深度以3 cm左右为宜,待自然落干后再灌水,如此循环交替。适时搁田,当总茎蘖数达预期苗数80%~90%,排水搁田,分次搁,搁至泥不陷脚,叶片坚挺,叶色变淡即可。以控制无效分蘖发生和抑制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根系活力,促进白须下扎。叶龄余数3.5至扬花结束,田间建立3 cm左右水层,促进颖花分化和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间,干湿交替,间歇上水,促养根保叶,直至收割前7 d断水干田。

(2)肥料运筹。坚持测土配方、有机无机相结合、平衡施用的原则。实施节氮控磷增钾方针,适量运用硅、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和叶面生化调节剂。因为机插秧秧苗比较小,所以在肥料运筹上要尽量促早生快发。大田基肥应以农家肥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根据土壤肥力、土壤供肥水平及目标产量,制定合理施肥量。一般目标产量9 750~10 500 kg/hm2的田块大田总施肥量为:纯氮270~330 kg/hm2、五氧化二磷60~75 kg/hm2、氧化钾90~120 kg/hm2、硅肥150 kg/hm2、锌肥30 kg/hm2。施肥方法及用量,基肥:农家肥等有机肥一般作基肥施用,可施农家肥15 t/hm2或商品有机肥3 t/hm2,于耙前施入,施后旋耕。对秸秆还田的田块,在干旋碎秸秆深埋的基础上,施用碳铵225 kg/hm2,加速秸秆腐化。中层施入45%(N、P、K)复混肥料270~300 kg/hm2、硅肥150 kg/hm2、鋅肥30 kg/hm2。分蘖肥:分次施用,活棵后结合化除用75 kg/hm2尿素与除草剂充分混合拌匀后均匀撒入田内,保持3~5 cm水层5~7 d。间隔7~10 d,结合上水,再次施150~225 kg/hm2尿素促分蘖。搁田结束,复水再施入225~300 kg/hm2 45%(N、P、K)的复混肥料,促进茎秆长粗壮实。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应重施促花肥,视苗情施保花肥。于栽后40~45 d,掌握在倒3叶至倒5叶,尿素150~225 kg/hm2、硫酸钾75 kg/hm2。对于此期叶色浅、落黄重、群体生长量不足的田块,氮肥应早施重施;此期叶色较深,褪淡不明显的田块,穗肥应推迟并轻施,于倒3叶一次性施入尿素75~120 kg/hm2。破口后结合病虫防治,实行药肥混喷,保障功能叶营养供应。

(3)病虫草害治理。大田水稻病虫草害主要有稻蓟马、飞虱、螟虫、条纹叶枯病、稻瘟、稻曲病、稗草、三棱草及千金子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实施“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化学手段,科学防治病虫草害。治虫治幼,治病预防。尽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抓住病虫草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兼顾一种或多种病虫,科学防治提高防效。

参考文献:

[1] 张洪程,吴桂成,吴文革,等.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645-2660.

[2] 冯玉红,刘建邦.水稻机插秧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3):47-48.

[3] 胡祖丽.浅谈水稻、稻田需水特性及水层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学,2011(10):89-90.

[4] 夏敬源.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10):4-7.

[5] 万新.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应用探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8):64-65.

[6] 朱顶目,孙扬国,汪成林,等.江苏省响水县麦茬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J].北方水稻,2010(4):48-51.

作者简介:朱展德(1976-9-),本科学历,现职称农艺师,1996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丰产栽培技术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抓好苹果树春管 丰产增收不用愁
抓好苹果春管 丰产增收不用愁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脐橙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