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涛
摘 要: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科学把握關键环节,担当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坚持顶层谋划,统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坚持学科支撑,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坚持质量导向,推出更多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坚持立言咨政,提升服务决策咨询能力和水平。坚持优化环境,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对哲学社会科学谋篇布局,力度空前。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到今年中共中央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系列重大工作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发挥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强化责任担当、把握关键环节、推进工作落实,努力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坚持正确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在、优势所在。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镇,必须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加强学校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提高站位、把握方向、坚守阵地。要深入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到思想到位、行动对标、务实见效。要坚持守土有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要充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人才优势,始终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要依托高校理论人才集聚、研究和实践平台较多的优势,着力加强对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的辨析引导水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学术创新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以下简称“首都师大”)坚持做大、做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了部分京津冀高校以及北京市委党校、讲师团、社科院等研究力量,打造首都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理论高地。学校着力办好思政课,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重点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制订方案、细化措施、加强督导,坚持完善“四性”教学法,增强教学亲和力与针对性,切实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坚定“四个自信”。
坚持顶层谋划,统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高校要把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指南和根本遵循,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战略布局。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学校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等紧密结合起来,查找短板不足、明晰发展路径、加强规划引领。要坚持以突出优势、彰显特色、拓展领域、提升质量、服务发展为主线,不要盲目追求“大而全”,同时注意避免“同质化”倾向,坚持自身的办学特色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形成比较优势,打造自身品牌,不断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力,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植根中国的学术体系、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高校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首都师大着眼于以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十三五”期间组织实施了四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计划,一是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深化计划,以高层次、高质量、精品化为目标,支持和鼓励开展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研究;二是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计划,以巩固优势、发展重点、拓宽途径为目标,重点培育和建设若干个适应国家和北京市发展需求的新兴科研基地、交叉学科研究基地;三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计划,以助力服务国家、首都重大发展战略为目标,主动培育、积极推进智库化科研平台建设;四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以项目引领、合作研究为途径,培养一批40岁以下优秀青年科研创新团队。
坚持学科支撑,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已经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还较薄弱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高校应着眼于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制定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统筹抓好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建设。当前,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双一流”,特别是一流学科、优势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建设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在适合自己的一级学科或学科群上筑高原攀高峰,大力发展交叉学科,找准学校科研增长点、发力点。
首都师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特色发展战略,鼓励学科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重点实施人文、教育、艺术、理工四大学科群建设计划。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占了三席,以期形成集聚品牌效应,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势更加突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学校紧紧抓住学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的有利契机,统筹谋划学校“双一流”建设,研究落实教育、文学、历史、艺术等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使这些学科更好对接国家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坚持质量导向,推出更多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
高校哲學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是成果丰硕但质量不高、底蕴厚重但活力不足,研究的原创能力较弱,缺乏精品力作。为此,高校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坚持打基础、抓高端、促重大,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育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突出质量成效上,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量上稳中有升,质上不断突破,培育产出更多学术精品,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的能力,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作为优秀成果的集中展示,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先水平。在201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评选中,首都师大有三项成果入选,入选数量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并列第一。截至目前,学校共有10项优秀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全国地方大学排名第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层级的项目,是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支撑。目前,首都师大共承担了19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全国地方高校名列前茅。由于重大项目研究周期较长,实现重大项目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盘活存量和扩大增量有机统一起来。为此,学校专门设立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培育项目,对有潜力的专家学者、有前景的研究领域予以重点扶持,通过项目孵化引导,培育新的重大项目增长点。
坚持立言咨政,提升服务决策咨询能力和水平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服务我们党治国理政,高校要义不容辞敢于担当,责无旁贷走在前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强烈的理论勇气推进实践创新,瞄准国家亟需、紧扣时代主题、前瞻重大战略,以理论创新推动科学决策,以理论研究破解工作难题,以理论阐释凝聚社会共识。要着眼于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社会服务和舆论引导功能,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与加强决策咨询服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学术研究提升决策咨询服务水平,以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拓展学术研究视域,为党和人民发挥好“建言者”作用,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高校的独特贡献。
近年来,首都师大聚焦国家、首都和区域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公益性问题,充分发挥师范大学优势特色,在服务基础教育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等方面,有效整合学科、人才资源,搭建共建共享理论和实践平台,组织开展创新研究、决策咨询等工作,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多次获得中央领导批示。近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部署要求,学校依托自身学科特色和研究优势,组建了“首都师范大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力争建设成为资源环境演化评估、高新技术应用、高端美学设计、区域文化传播等多学科交叉的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与保护利用高端智库,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
坚持优化环境,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高校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客观规律和学术创新内在要求,推进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汇聚资源条件、注重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培育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生态,练就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健“肌体”。要大力推动学术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平台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平台建设汇资源、聚人才、建团队,推进校内学科交叉、校外开放合作,搭建共享平台,推进协同创新,催生新的研究方向,打造新的学科增长点。要坚持不懈狠抓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培育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构建根植时代、积极向上、活力迸发的学术环境。
首都师大始终坚持把优化学术环境作为学校事业发展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加大推进科研管理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内部治理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和评价机制,促进学术与行政适度分开,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科研布局与规划、学科建设、资源配置、人才培养与管理、学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创新性和社会价值,营造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研究氛围。近一年来,学校先后重新修订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以及非实体性科研机构管理等一揽子制度文件,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制度支撑。同时,学校作为发起单位和秘书长单位,组建了“全国地方师范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工作联席会”,旨在加强学术协同合作,促进地方师范院校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