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蔬菜杂志社覃寒俊 吴三红
从『卖铁』到『种菜』,两年净赚100万元
——访四川垦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达安
长江蔬菜杂志社覃寒俊 吴三红
四川省广汉市地处成都平原腹地,北靠德阳,南邻成都,因其地势、土壤、气候、灌溉等自然环境优越,各类自然灾害及病虫害发生率偏低,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近几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化和农村土地流转快速推进,吸引了许多外出打拼的老板返乡创业,其中,由黄达安成立的广汉市垦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短短3年时间内脱颖而出,成为了广汉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一支生力军。
2017年9月13日,在德阳市蔬菜办主任郑强的引荐下,长江蔬菜杂志社记者采访了广汉市垦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达安,并参观了合作社园区。
2012年之前,黄达安在云南和四川两地做钢材生意,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畏虎的闯劲,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说起为什么转行干农业,他深有感触:“在全国钢铁生意不景气时,萌生了转行的念头,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看着父辈们种地长大,很怀念一亩三分地的田园生活,当时想法很简单,全国蔬菜有1.5万亿元的消费需求,发展潜力巨大,且进入农业的门槛较低,种菜卖菜就有钱赚,往后进入农业的门槛会越来越高。”
说干就干。黄达安在后续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大型蔬菜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寻找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蔬菜品种和专业种植技术人才,2013年9月在广汉市兴隆镇流转了20亩土地,种植大棚蔬菜,小试牛刀,当年就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4年1月成立广汉市垦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530万元,并争取德阳市政府专项资金100万元,新建现代化育苗和种植基地300亩,组建配送中心1 500 m2,新建冷库500 m3,购置物流冷链车4台,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 500万元,净利润100万元。2016年流转土地面积1 140亩,利润较2014年翻番。2017年流转土地近2 000亩,经营发展势头良好。
从左到右依次为:合作社理事长黄达安、德阳市蔬菜办主任郑强、长江蔬菜杂志社社长吴三红、德阳市蔬菜办主任科员王强
在合作社创立之初,黄达安就制定了未来5年发展规划,将商业理念带入农业发展,以销定产,通过“订单种植”,实现从“种菜—卖菜”到“卖菜—种菜”的策略转变。
合作社与企业、学校、部队、机关单位、超市、酒店等大型采购商建立订单配送体系网,以番茄为主打品种,联合周边大型种植户和家庭农场做好韭菜、茄子、黄瓜、白菜等菜品的“荤素搭配”工作,并以低于市场蔬菜零售价40%的优惠,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与合作,迅速抢占市场。“这个利润比较薄,但是量大稳定,可持续发展。”黄达安说到。
为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增强社员凝聚力,合作社制定了亩产定量、销售定量、超额盈余分成、年终红利等一系列项目任务及激励机制,并为11名主要社员购买了养老保险,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目前设有生产部、农资管理部、物流配送部、销售部、财务部5个部门,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清晰,责任落实到个人,工作目标挂钩年终奖惩机制。
另外,黄达安要求园区实行规模化定量管理,并减少管理人员编制,技术管理岗位一人多区负责制,将管理用工成本划拨到一线,工人薪酬以计件方式结算,每天可以多挣取10%~20%薪水,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一线工人的待遇。
合作社在自身发展同时,辐射周边8 000余户,20 000余亩蔬菜基地发展,扶持培训蔬菜种植大户200余名,各类专合社30余个,帮助周边百姓实现由传统种植到科技种植的蜕变,每亩平均增收300元,总计600万元。合作社优先就近招收务工人员,常年用工40余人,为务工农民每年增收20万元。
经过几年发展,合作社确定了与美国孟山都世界级种子公司的合作关系,引进了番茄、黄瓜、辣椒、西兰花、木耳菜等新优蔬菜品种,通过反复摸索与实践,黄达安发现,最适合当地种植发展的蔬菜品种是番茄。据他介绍,目前,合作社供应超市、学校及机关单位的物流配送金额每月已达200万元,并预定2018年200多亩番茄产量,签订集团订单1 000多万元。
当记者问起,当初转行干农业现在是否后悔时,黄达安嗔怨到:“干农业实在太辛苦、太累了,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下辈子绝不干农业。”
就在采访即将结束时,黄达安引以为豪地向我们介绍,他学金融信息专业的女儿今年刚大学毕业,也加入了合作社。
10.3865/j.issn.1001-3547.2017.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