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太原莲花落的句式、语言、板式和唱腔

2017-12-06 09:33高德耀
名家名作 2017年3期
关键词:板式长句太原

高德耀

浅析太原莲花落的句式、语言、板式和唱腔

高德耀

介绍和分析了太原莲花落的句式、语言、板式和唱腔。句式要多用短句,少用和不用长句;语言要生活化、个性化、幽默化和哲理化;四种不同板式变化配合表演;唱腔必须是本土化的腔调和韵味。

太原莲花落;句式;语言;板式;唱腔

太原莲花落的句式、语言、板式和唱腔是莲花落段子的四个核心构成要件。它的艺术性也是通过上述四个方面体现和展示出来的。概括起来说:句式考究;语言精练;板式多样和唱腔独特。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艺术,说唱风格的地方性和民间性使其自成一家、别具韵味。它是三晋大地民间艺术的一块瑰宝。要了解和掌握太原莲花落的艺术特色,应当从了解和掌握它的句式、语言、板式和唱腔开始。

一、 太原莲花落的唱腔

唱腔是戏曲或歌曲演唱的腔调。太原莲花落的表演不仅要说而且还要唱。一个形式完整的太原莲花落通常都要有一段唱腔。这段唱腔,可以是在开头也可以放在中间,但多见于开头部分。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放在何处,完全根据人物、故事以及情结的自然需求和作者的整体设计安排。当有两段唱腔时,前后唱腔在腔调上应有明显变化,至少有所区别,切忌唱腔重复。为了体现地方艺术特色,太原莲花落就要用地方唱腔来演唱。这个地方唱腔就是太原民间小调。地方的艺术性决定了地方的唱腔性。太原民间小调是太原地区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哼唱形式。它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太原民间小调的产生源于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是指自然界的自然现象所形成的声响,如刮风、下雨、打雷、流水等形成声响;动物发出的鸟儿的鸣叫、兽类的嚎叫等声响。这些自然声响给予人们一定的启发,太原民间小调的形成和发展借鉴了这些自然声响韵律和节奏的有益部分。社会因素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由于生存和劳作的需要形成的各种带有声响的行为活动,如呼喊、叫卖、哭泣、大笑、呻吟等。这些带有声响的行为包括人们在生产中为了缓解劳累、枯燥;生活中为了排遣寂寞、烦恼和无聊以及为了庆祝某种活动而举行的仪式和为了表达情感或状态形成的有音律、韵律和节奏的声响。太原民间小调具有民间性、地域性、情感性和即兴性等四个特点。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有自己的特点,它短促、简明、活泼,极具个性化。短促是指它没有长腔调的演唱,不拖沓、不沉长;简明是指唱腔简练,不在唱腔上过分显示技巧和韵味,行腔不追求跌宕起伏和“九曲十八弯”的唱腔艺术效果。活泼是指唱腔幽默、诙谐而富有情趣。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既有规律可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有规律可言,就是要用太原的地方小调和民间唱腔来演唱。它既不同于晋剧的唱腔,又不同于山西境内其他剧种的唱腔。诚然,由于地域因素,太原莲花落或多或少受到晋剧和山西境内其他戏曲唱腔的影响,有晋腔晋韵的影子。灵活性是指唱腔即兴,不拘拟某一特定、固有的唱腔形式。这就给表演者以自由演唱的余地和空间,演唱的个性化和多样性也就呈现出来。如果说莲花落的“说”是鲜花的话,那么莲花落的“唱”则是绿叶。可谓“红花虽好,尚须绿叶扶持”。太原莲花落有唱的成分和内容,它能够增强其艺术效果和欣赏性,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太原莲花落的唱腔是配合“说”来表演的,是起辅助作用的。太原莲花落毕竟是曲艺而不是戏曲,观众是来听故事内容和情结而不是听唱腔的。配合和辅佐是唱腔的基本定位。须要说明的是,太原莲花落的唱腔必须是本土化的腔调和韵味,不能变成其他剧种的唱腔,更不能是山西境外其他剧种的唱腔。唱腔的地域性和本土化,决定着唱腔的总基调。

二、 太原莲花落的句式

太原莲花落的句式是指表现莲花落内容的句子式样、格式与结构关系。太原莲花落的句式分为对仗式句式和自由式句式两大类。对仗式句式是指字数相等、字性或词性相同相对的句式。对仗式句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工整性。工整性是指严格按照字数相等、字性词性相同的对等属性。对仗式句式既可以是两句,也可以是两句以上的多句。严格地讲,字数相等、字性或词性不同,字性词性相同而字数不等的句子都不能叫对仗式句式。自由式句式是指对仗句式以外的句子。它不受字数、字性、词性的限制和约束。因此,这种句式有很大的自由度。由于对句子没有特别的要求,它的句子韵律和魅力及表达效果远不及对仗式句式。我们说,对句子的要求越高、越严,产生的艺术效果就越好;反之,对句子的要求越宽、越松,产生的艺术效果就会越差。句子的要求和它产生的艺术效果成正比例关系。

(一)长句与短句

太原莲花落段子中的句子有长句与短句之分。长句是指14个字及以上的句子。事实上,段子中14个字一句的句子很少,超过14个字的句子几乎没有;短句是指13个字及以下的句子。长句与短句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划分长句与短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创作者和表演者多用短句,少用和不用长句。长句有两个缺点:观众容易产生“听觉疲劳”;表演者费力,不一定能够“落好”。在说明说清表述内容的前提下,句子应尽量简练,达到少而精的效果。

(二) 等字句和对偶句

等字句是指字数相等的句子。即两句或多句字数相同,而其他不做特别要求的字数对等的句子。对偶句是指两句或多句字句对称的句子。等字句和对偶句是为了使句子间产生和形成对应性效果的言辞现象。句子的对应性是指一个段子中的前后两句或多句相互对仗、对称和对等的属性。对应性既是强化句子美学的需要,又是增强曲艺艺术表现力的方法。我们倡导在太原莲花落创作和表演中,尽可能有对仗式句式和多用对仗式句式;尽可能使用字数相等和字性、词性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少用自由式;尽可能多用短句、少用和不用长句。“尽可能”是太原莲花落句式的总体要求,也即尽量但不严格苛求。事实上,在太原莲花落的创作中,每句均要求工整对仗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太现实的。有的时候,句子工整对仗了却不能完整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因此,就要用非工整对仗的句子准确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这种非工整对仗的句子就是自由式句式。在工整对仗和准确表达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理应选择准确表达。因此,准确表达是第一位的;工整对仗是第二位。工整对仗是为准确表达服务的,在准确表达的前提下工整对仗。太原莲花落的句式对段子的艺术表现力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创作者在创作中应当有足够的“句式”意识。

三 、太原莲花落的语言

语言是表现艺术内容的主要形式。太原莲花落的语言是太原莲花落的精髓。太原话是太原莲花落语言的核心和基础,因为太原莲花落的段子通篇都是要用太原话来表达的。太原话就是太原方言。方言是某一行政区域(划)特有的地方语言现象,也是某一地域文化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莲花落的地域性决定着莲花落的方言性。莲花落类型的多种名称都是由地域性来决定和命名的。太原方言是晋语系并州片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州片方言以太原话为代表,包括太原话、榆次话、平遥话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地域形成一方语言。语言是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宗教信仰、民族种族等因素影响者方言的形成和确定着方言的类别。1956年2月,国家提倡和推广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了全民族通用的标准语言。一直以来,普通话和地方话并存使用和延续。规范化的发音和吐字是普通话;非规范化的发音和吐字是地方话即方言。方言具有区域性,即在某一地域内使用、交流和传播。说方言能够有亲近感和归属感,能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这就是方言的亲和力。

太原话分为两大类:太原城区的太原话和太原郊区的太原话。太原城区的太原话是指隶属于原南城区和北城区的居民使用的太原方言;太原郊区的太原话是指上述两城区以外的太原方言,尤其是原南郊区和北郊区更为突出。郊区和城区的太原话虽然都是太原话,但还是有一些区别:越靠近省会城市和城市中心,居民和建筑群越集中,太原话就越具有市井性和市民味;反之,越远离省会城市和城市中心,地域越开阔、越偏远,其太原话就越具有农村性和农民味。总之,郊区的太原话比城区的太原话更“硬”一些、更“土”一些、更“膻”一些,口音更“重”一些。当然,这里丝毫没有贬义和歧视的色彩,只是就纯语言现象所做的客观分析。太原莲花落的语言要力求做到“四化”:即语言生活化;语言个性化;语言幽默化和语言哲理化。

(一)语言生活化 太原莲花落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而生活化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化的语言是指反映和展示现实生活的语句和词汇。要善于运用太原人的语言表达习惯、方式和言辞表达情感、思想和内容。

(二)语言个性化 “千人千面孔,百人百性格”。莲花落的语言要在刻画人物上突出特色。“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话语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文化素养和性格特点。

(三)语言幽默化 莲花落的语言应当风趣、幽默、诙谐逗人,以达到哄堂大笑、回味有余乃至津津乐道的效果。

(四)语言哲理化 莲花落的段子最终是要通过艺术的加工反映生活、再现生活并给人以思考和启迪。在娱乐中得到教诲,在欢笑中陶冶情操。哲理化的语言以凝练的语汇用事实、经验、道理乃至真理教育人,感悟人甚至改变人。

莲花落的语言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合辙押韵。莲花落的语句讲究合辙押韵,合辙押韵的段子从语言学的角度具有诗一般的韵律。因此,段子应当尽量使语句合辙押韵起来。尽量但不苛求,毕竟准确表达才是最重要的。合辙押韵的语句,韵律和谐,朗朗上口。言者顺口,听者顺耳。语言美才可能曲艺美;有韵律才可能有佳作。二是注重叠字的运用。莲花落的段子中经常使用叠字。叠字是太原方言常见而又习惯的用法。其目的是突出强调作用;增强语气和节奏;强化语言的生活化、自然化和亲切感;使之具有韵律美。三是恰当使用语气词和感叹词。太原方言常在句尾添加一个语气词或在句前使用感叹词。语气词能够增强语句的语气效果;感叹词则反映情绪、情感的变化,丰富语言的感性、感情色彩。

四、太原莲花落的板式

板式通俗地讲就是竹板的打法和式样。包括竹板击节的快慢、长短、强弱、节奏、配合(大板和小板)。竹板击节的整体要求是清脆、响亮、连贯和自如。莲花落竹板的打法通常有以下四种板式:开场板;段落板;垫板和伴奏板。开场板即莲花落说唱前打的板式。先扣大板,再击小板,打板三巡后结束。每个巡回的板式相对固定。大板和小板相互配合、交相呼应,形成有节奏的悦耳响声。开场板如同军营中的军号。如果说军号过后紧接着就是训练、作战或执行任务的话,那么,开场板过后紧接着就要说唱了。因此,开场板是开始说唱的“号令”和前奏。之所以打板三巡,是因为打板一巡过短过快;打板四巡及以上又过多过繁,而“三”是一个繁简折中的选择数。段落板是段落与段落之间间歇打的竹板。段落板只需打板一巡即可。段落板是一种过渡的板式。莲花落是由若干个自然段落组合而成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艺术切分就要使用段落板。但须要说明的是,不是每个段落之间都要打段落板断开,而是根据段落之间的转换(化)、缓冲和过渡须求来决定的。通常须要打段落板的情形有以下几种: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之间;唱腔转道白或韵白之间;大的自然段之间须转换或间歇;快速道白韵白或快说快进后的间歇。垫板是句与句之间所打的竹板,也是以句为单位,每句句尾必打的板式。也即在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刚一结束后迅速打一下小板。垫板是分割句子之间的一种竹板伴奏形式。伴奏板,顾名思义是为莲花落说唱伴奏使用的一种板式。伴奏板是莲花落中比较特别的板式,说它特别是因为它是四种常见板式中唯一一种和说、唱同时进行的打板形式。同步性是伴奏板的一种基本属性。使用伴奏板的目的是增强节奏性和韵律感,最终达到强化艺术性的效果。伴奏板常在下列情形中使用:唱腔过程;连说带唱过程;快说快进过程和强化动作过程。

竹板是一种打击乐器,是利用其击节的声响来伴奏的。表演者通过在不同场合的不同板式变化来渲染艺术气氛、营造艺术环境、烘托艺术效果、调整说唱节奏,最终达到配合表演的目的。

[1]高德耀.略论太原莲花落及其振兴之策[J].名家名作,2017(2).

[2]曹彬.太原莲花乐调查与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德耀(1960—),男,山西孝义人,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馆员,太原莲花落爱好者。

猜你喜欢
板式长句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中国板式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
科技英语长句的理解与翻译
KD399:便装式窗帘固定架
“有板有眼”最初形容什么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