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挑战与展望分析

2017-12-06 04:43:18邓国开
汽车实用技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

邓国开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 401122)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挑战与展望分析

邓国开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 401122)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章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将会遇到的种种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详细剖析了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这对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挑战;展望

CLC NO.: U469.7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7)07-01-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消费的需求不断攀升,使得能源危机越来越凸显,而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也越来越严峻。具有关资料表明: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目前机动车辆保有量已达2.91亿辆,每年燃油需求量达2.53亿吨,而由此所产生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更是高达5002.3万吨。由此,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将越来越成为限制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然而飞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极大程度地缓解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与能源危机。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异于传统汽车的车用燃料为动力,将车辆的驱动系统和整车控制技术集于一体,具有新结构、新技术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推出主要是针对目前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目前,为保证能源的安全性与环保性,为了有效地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各省市等方政府接二连三推出了许多推动和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比如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供进行高额补贴等政策优惠。在我国各级政府与汽车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日渐成熟,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品种类日趋多元化。随着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快速推广。2014年可被看作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起航年,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呈几何式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高达33.1万辆,比2014年增加了3.1倍。随着15年的“骗补风波”之后,政策性优惠幅度有所下降,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入正常,截止2016年底,我国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比2015年增加了53%,销售量达50.7万辆,占据整个汽车市场总销量2%的份额。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使我国成为了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车增量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还将保持40%的年平均增速,预测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全国的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随着政策的不断刺激及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仅仅从数字上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着急速爆炸式发展,但纵观整个产业的方方面面,诸多难以避免的阶段性问题与发展困境却一直都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传统燃料汽车的竞争

尽管新能源汽车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相对于传统燃料汽车的销量而言,仍然难以望其项背。首先是普通消费者的观念问题,对于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而言,燃料汽车依然是他们的首选,而新能源汽车很少会成为他们的考虑对象。一方面,传统习惯的影响,大众对新能源汽车还未普片接受;另一方面,传统燃料汽车在价格上依然存在一定优势的,因此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再者,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也是人们普遍担忧的问题,对于传统燃料电池,并不存在这一问题,但是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电池的续航能力等会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快速衰减,并且其使用寿命也非常有限,因此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池的使用寿命、功率密度、能量密度、耐受性以及累计充放电次数等性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1.2 创新能力后劲不足

随着政府及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在给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产业盲目发展等相关问题,使得即使在技术缺乏,不具备产业基础的情况下,部分企业仍投身于新能源汽车项目,盲目追求生产力这大大地加剧了低档次且重复生产的问题。基于调查数据,针对电池生产,在2015年19家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生产企业高达305亿瓦,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配套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动力电池单体企业为200多家,系统企业约为300多家,尽管从企业数量上看起来颇为乐观,但事实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并不多。多数电池企业存在乏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产品为导入技术生产,产品能不稳定,持续发展能力低,产业散、乱等严重问题。在整车企业方面,新能源汽车企业已高达200多家,涵盖客车和专用车等各领域,在核心技术、产品稳定性及质量方面与国际先进产品仍存在差距。

因此政府与企业应该及时防范产能过剩风险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1.3 安全性有待提高

提高汽车安全性始终是汽车企业的首要任务之一,目前处于主流地位的动力锂电池在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问题,最近频发的新能源汽车自燃等重大安全事故倍受各界关注。对电池生产企业来说,在材料的技术工艺以及性能的优化等方面还有待提升。而对整企业来说,电池管理系统的组装检测以及系统集成能力还需进一步优化,检测工艺与质量要求等还有待提升。

1.4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相较于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的增长速度来说,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存在严重滞后。据了解, 在2015年年底之前,我国已建成的汽车充电站仅3600座,公共充电桩仅4.9万个。充电桩与新能源车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即使在已投入使用的充电桩中,“快充要排队、慢充停车贵”已成为电动车主公认的事实。一些充电站对可充电的车型进行了限制,这严重影响了充电设施的使用效率。而对于已经启用的充电桩是否面对所有纯电动车型兼容,情况也并不令人满意。

2、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以“十三五”计划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节点,在前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起步阶段,“十三五”计划后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加速阶段。针对加速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致有以下几大趋势。

2.1 政府主导让位于市场主导

在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新能源汽车的推动已成为了国家计划重要计划内容,文件上已经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位置。为保障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国家以市场为导向,采用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方式。逐步实现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的顺利过渡,在市场的引导作用下,实现创新驱动、重点突破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大变革,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市场力量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实践证明,相比政府的审核,市场的竞争力能更好的衡量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能力与价值。

2.2 新能源汽车技术将出现重大突破

当前,“三横三纵” 在十二五”阶段期间的布局与规划,将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具有突破发展。在“十三五”阶段,《中国制造2025》在“十三五”阶段的实施将会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指出,在2020年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逐步实现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且产学研结合的产业体系。这一目标的实现始终围绕着提高新能源汽车关键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占有率为导向,其中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是否能担起我国汽车市场主力军的重担是突破自主技术的关键。在十三五”规划的刺激下,动力电池领域中的各类新型材料及技术将大量为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所消化及利用,刺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具体,车联网、轻量化设计及电动底盘等先进电动汽车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在如此环境推动下,相信到2025年,国内自新能源汽车将基于完全知识产权建立起完整得产业链,使得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年销量在250万辆以上,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份额为80%以上。

2.3 政府对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将重点放在社会公共政策上

“十二五”规划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事实上,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确立是基于政府财政的巨额补贴。随着2017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出台,政府财政在新能源的补贴将逐步降低,最终退出新能源产业。但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自主发展仍存在问题,国家仍会持续给予一定支持。相比以前的直接利用资金对消费者及生产者进行补贴,补贴政策将逐步走向社会公共政策。例如,当前为较多地方政府所研究的降低路桥费等措施,及近期国务院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不限行限购的相关政策。实际上,上述相关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社会政策措施,对市场的效果并不亚于政府财政补贴。同时,社会公共政策还包含了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充电桩等。在“十三五”阶段期间,在进行城市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期间能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结束语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的机遇与挑战,当整个产业严肃认真的面对挑战的时候,也许挑战就成了机遇。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技术创新与配套服务的匮乏,相信在我国政府的正确引导以及企业的积极配合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1] 汪中,袁艳.浅析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科技与企业,2013,I 6:282+284.

[2] 宋真玉,李宪民.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J].轻型汽车技术,2O12,Z2:3-6.

[3] 刘鹏,孟宪臣. 浅谈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趋势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79.

[4] 迟佳男,孙丽玮.浅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J].科技资讯,2 012,2O:137.

[5] 赵进福.浅析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J].科技资讯,201 4,30:3.

Analysis on the status quo,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of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in China

Deng Guokai
( Chongqing Vehicle Test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hongqing 401122 )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for new energy vehicle, this paper, which bases on the current status quo of domestic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will deeply analyses the various challenges facing the domestic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a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dustry will also be given in details, the work here may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new energy vehicle; status quo; challenge; prospect

U469.7

:A

::1671-7988 (2017)07-01-03

邓国开,男,1988年1月9日出生,2010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现就业于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期从事汽车新能源整车法规检测及研究工作。

10.16638/j.cnki.1671-7988.2017.07.001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汽车的“出卖”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新能源门”的背后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6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4
3D 打印汽车等
决策探索(2014年21期)2014-11-25 12:29:50
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十三问
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盛宴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