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廷强
在学校举行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看到了这样一幅令我心动的场景。
教学《认识光》一课时,在指导学生认识到“光是沿直线传播”之后,吴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阳光下不透明的物体有影子,而透明的物体没有影子,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接着,她又进一步举例说明:“人站在阳光下有影子,而玻璃则不能留下影子。”
稍顿片刻,一学生站起来答道:“老师,玻璃也是有影子的,玻璃不能算作是透明的物体!”
“对。玻璃是有影子的,你观察得真仔细。”听到这名学生的回答,吴老师顿时眼睛一亮,随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玻璃的确是有影子的。
这名学生那自信的神情,让我想起和学生一起学习《太阳和影子》一课时的情景。
影子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光,二是不透明的物体。可是玻璃在阳光下究竟能否产生影子呢?对此,有学生提出玻璃是透明的物体,也就是说,它在阳光下是不能产生影子的。
教室里一片安静,看来大家都认同这个观点。对此,我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只是用手指了指照射到教室地板上的一束阳光。
“眼见为实。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玻璃究竟有没有影子?”
“哇!有影子!”
“有影子!”
……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不过也有人脸上闪现着疑惑。
“的确是这样的,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上将玻璃看作是透明的物体,而且也确实能够透过玻璃看到室外的景物。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说,玻璃并不是完全透明的物体,这是玻璃纯度不够高的缘故,类似的情形还包括平日我们所说的水和空气,实际上只有纯净的水和空气才是透明的。”
学习《太阳和影子》一课,是一年前的事了。
眼前这名学生的表现,让我心里一阵激动,看来去年播下的那颗种子,已深深扎根于她的心里,并以不可阻挡的力量萌发了,那是一颗求真的种子。
课后,同吴老师说起这件事来,她也感到很吃惊:“一点也没有想到学生会有那样的想法。”
当我问及这名学生是怎样知道“玻璃是有影子”的,她说:“是老師告诉我们的。”接着,她又告诉我自己在家里还试验过,玻璃在阳光下果真是有影子的。
玻璃不是透明的物体。对她来说,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她通过自己的操作确认并能在适当的时候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对待问题的严谨态度、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以及善于表达内心想法的勇气,于她而言就是种子在她心中悄悄生根发芽了。
“教育即播种,今天播下的种子一定能够在明天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现在,对于这句话,我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