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7-12-05 23:45:28周芳
上海城市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启东滨海旅游

周芳

摘要: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滨海资源和强力的产业基础,江苏启东大力推行“全域旅游”、“畅游启东”等发展举措,旅游品牌不断提升,旅游增加值持续增长,但实际开发中也面临诸如景点规模散乱小、旅游品牌不够响亮、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基础配套设施亟待完善等新问题和挑战。在江苏省《“十三五”沿海发展规划》、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及地方返乡人才就业指导意见等政策作用下,为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和业态创新,可从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小镇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实施人才兴旅工程等方面探寻解决对策,促进启东滨海旅游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

滨海旅游指依托海岛、海滩、海岸等资源综合开发的旅游产品。从历年游客分布来看,滨海地区是最吸引游客的地区之一,[1]也是现代旅游业增长最快的领域。江苏沿海是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均加大了对滨海旅游的投资和开发。江苏启东濒临黄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北侧,海岸线长达203公里,集黄金海岸、黄金海港、黄金水道于一身,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2]在江苏省“十三五”沿海发展规划、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及地方返乡人才就业指导意见等政策作用下,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滨海旅游业既是启东旅游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一、启东滨海旅游发展基础

启东现有国家3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2家,省级度假区1家,省自驾游基地1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三星级乡村旅游区8家。住宿餐饮企业床位达3 500多个,餐位34 000多个。以2016年为例,全年累计接待游客4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亿元。本地区旅游品牌不断提升,旅游增加值持续增长,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一)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启东境内外交通发达,崇启大桥、苏通大桥打通了启东与上海、苏南的快速通道,不仅融入长三角都市圈,更加紧密了沪启合作关系。沈海高速、宁通高速、启扬高速等构成了发达的地面交通网络,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自驾游需求,而宁启铁路二期、北沿江高铁的建成则将为启东旅游目的地建设创造出更为优越的条件。

(二)滨海自然资源丰富

启东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江苏“第一缕曙光”、千年漁港古镇、生态滩涂湿地等特色资源。滨海生态滩涂达60余万亩,文蛤养殖业发达。地处启东东部的圆陀角三水交汇,景色壮观,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湿地保护区,也是江苏最早观赏日出的地方,并拥有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的优质铁板沙。当地的滩涂踩文蛤、海滨放风筝等体验式活动广受游客青睐。吕四渔场海捕量占全省三分之一,[3]坐拥鲥、带、鲳、黄四大海鲜品牌,是多种名贵水产品繁殖和摄饵的优良渔场;千年古镇发展史和吕洞宾四游此地的传说更为其增添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启隆度假岛秉持生态居住理念,主推商务度假、养生休闲等旅游产品,绿地长岛、大爱城养老基地、崇启花卉城等项目加快建设。

(三)旅游规划导向明晰

近年来,启东着力推行“全域旅游”、“畅游启东”建设。在“旅游即城市,休闲即生活”理念引领下,立足圆陀角、吕四港、启隆乡三大旅游增长极和沿江、沿海两大旅游发展带,重点打造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吕四渔港风情区、启隆生态度假岛、汇龙都市休闲区及特色小镇旅游集聚区。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比重持续提升,由此确立的导向地位又为启东旅游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沿海开发与区域一体化战略叠加优势

在出台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开发规划》中,提出将长三角定位为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集聚沿海城市群共同建设滨海海韵旅游带。《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则提出将协同长三角地区六大城市共同建设上海大都市圈。“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及上海都市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无疑将成为启东旅游供给侧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引擎和动力,也将为地处上海都市圈内的启东提供广阔的优质客源和市场溢出效应。

二、启东滨海旅游面临的挑战

丰富的滨海资源和强力的产业基础赋予了滨海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启东旅游开发中的资源利用问题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滨海旅游在产业升级和业态创新的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景点规模散乱小,人文旅游资源匮乏

启东现有滨海景区分布散、规模小、精品少。特色旅游资源缺乏持久利用和开发,未能在打造特色项目上做足文章。除恒大海上威尼斯在圆陀角度假区的规模化开发外,各镇区滨海旅游开发尚未形成产业化趋势。此外,本地历史文化内涵缺乏深入挖掘,人文旅游资源利用度不高。较为著名的如鹤城抗倭斗争史、海复镇抗大九分校等历史遗迹影响力也仅限于当地。景点文化布置陈旧单一,缺乏观赏价值和文化底蕴,未能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旅游品牌不够响亮,营销推介力度不足

近年来,滨海各景区总体规划已逐步明晰,但本土旅游品牌仍不够响亮,缺乏统一的宣传用语,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宣传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以文字推介、风景照片等为素材,忽略游客的真实体验。此外,营销推介力度不足,宣传范围有限,仅限于长三角及上海周边。客源结构呈现出省内游客多、省外游客少的特点。省外认知度较低,难以与青岛、宁波、厦门等沿海城市相提并论。

(三)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随着沿海开发的深入实施和旅游业扶持力度加大,各地均将旅游业视为转产转业的重要途径,旅游开发积极性高涨。南通沿海以海景观光、海滨浴场、海鲜美食等为开发重点。[4]其中较知名的有:如东海上迪斯科、通州湾湿地公园、小洋口温泉度假区。启东与这些地区滨海资源相近,易出现定位重复、特色精品匮乏、旅游路线设计不成熟等问题。此外,启东本地镇区的封闭性规划也导致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弱、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不良后果。[5]

(四)配套设施亟待完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endprint

随着滨海旅游的快速发展,启东部分景点的服务配套设施已不适应现有发展形势,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以恒大海上威尼斯度假区为例,每逢节假日等高峰期经常出现人满为患的场景,以致部分游客难以预订酒店,景区内车辆疏导和应急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此外,旅游专业人才规模与产业发展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旅游管理人才匮乏。旅游部门业务水平欠缺、景区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旅游市场监管不到位等因素也制约着启东旅游的深度发展。

三、启东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尽管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但启东滨海旅游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仍是大有可为。在沿海发展规划、创建特色小镇的政策引导下,通过加强宣传推介和软硬件配套建设,依托专业人才队伍管理,构建“旅游+”的新兴产业体系,实现滨海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旅游+”融合创新

“旅游+”指突破传统旅游业范畴,提倡多元创新,将旅游功能渗透到各产业领域,进而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启东滨海旅游应抓紧机遇,培育“旅游+”,对传统旅游业实现升级改造,借力各产业要素促进旅游业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第一,推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底蕴,也是旅游的特色所在,将文化与旅游相糅合,既宏扬开拓垦殖的沙地人文精神,同时也可抵制商业化和同质化现象。依托“吕洞宾驾鹤仙游”、“鹤城抗倭遗迹”等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加快鹤城古镇等历史街区保护利用,传承渔歌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专业艺术团体与景区合作编排实景演出。第二,推进“旅游+生态”融合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强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生态湿地及候鸟迁徙保护区的管控,保障旅游资源得以良性运转。第三,推进“旅游+工贸”融合发展。依托特色工业,设计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延伸海产品深加工链,提高工艺品创作附加值。第四,推进“旅游+康养”融合发展。发挥启东海滨疗养品牌,推出集养生保健、康复理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医药康旅产品,重点建设新村沙绿地长岛等康旅示范园区。第五,推进“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引入“游艇、游轮、商务飞行体验”等高端旅游项目,举办帆船、马术、环岛自行车赛等旅游赛事,形成分层次、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不断提升启东旅游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二)紧抓沿海开发机遇,打造特色小镇品牌

2017年江苏省发布《“十三五”沿海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涉及启东滨海发展的意见,包括加强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和管护能力建设,推进建设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加强吕四渔场等重点海域生态保护与修复。2017年6月,江苏省《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中公布了首批25家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吕四仙渔小镇榜上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对启东滨海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引作用。依据《规划》,启东应加快从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形式协调的复合型旅游发展。而作为江苏沿海唯一入选的吕四仙渔小镇,不仅可大幅增加旅游业的直接收益,而且树立起启东旅游在长三角的知名度。更具深远意义的是,依托旅游业发展,可不断延伸文化休闲、水产加工、渔业研发等产业链,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土名牌产品。启东应结合特色小镇发展的实际需求,尽快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拉动旅游经济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6]

(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

第一,开展客源地培育建设。针对长三角客源市场,采取联动营销模式将部分游客分流至启东各景区,同时鼓励自驾游、自助游等旅游项目。针对省外潜在客源,利用好高铁线、机场航线、高速公路线,不断扩大启东旅游影响力。第二,依托互联网发布和更新旅游信息,加强与携程网、途牛网等合作,针对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开展针对性宣传。鼓励艺术家将启东城市文化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不断提升文化创意营销水平。第三,提炼“启吾东疆”、“江风海韵北上海”等宣传口号,推广“日出江海圆陀角”、“渔家生活吕四港”、“沙地风情乡村游”等城市旅游名片。第四,召开旅游专题推介会,举办圆陀祈福节、吕四开渔节等休闲节庆活动,通过自媒体和移动终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吸引旅游者消费欲望,努力营造“乐活启东”的人文居住理念。

崇启大桥助推了启东滨海旅游的腾飞,[7]伴随宁启铁路二期、沿海高等级公路的贯通,启东滨海发展势必跃上新高度。因此,加快建成优质高效的生活服务和市政公用体系至关重要。针对自驾游、驴行等旅游新趋势,在重点景区和度假可兴建一批汽车旅馆、民宿客栈,定点建设自驾营地和房车营地,并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加油站点的配套服务功能,同时不断提升旅游软环境品质。旅游部门应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制度,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快应急救助点建设,提供气象预报、紧急医疗、快速救助服务。

(四)加大政策扶持,实施人才兴旅工程

旅游项目建设与社会投资密切相关。政府应从政策、税收、土地等領域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积极鼓励旅游电子商务、个性化订制服务、运动专业俱乐部等业态创新,同时重点扶持市场开拓力强的旅游企业,推动本土龙头企业的资源重组和品牌连锁拓展。

此外,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建设对于提升服务质量意义重大。2017年启东市被列入“国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试点”单位。启东应充分借助人才返乡优惠政策,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探索建立善纳人才、善育人才、善用人才机制。加快引进高层次旅游人才,培养包括旅游策划、营销管理、导游等旅游人才。同时建立以驻启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委培中心为主的多元化人才培育体系,定期开展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分类分级培训。鼓励返乡大学生投身滨海旅游,充分挖掘乡土、乡韵价值,开展旅游自主创业和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根植启东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6).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苏省滨海旅游实证研究为例[D].南京大学,2011(5).

韩曙平.江苏滨海旅游业发展分析[J].江苏商论,2010(5):95-97.

吉倩倩,等.南通滨海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城市旅游规划.2015(6):113.

张月,毛春元.江苏省滨海旅游竞合研究[J].特区经济,2012(3):148-150.

于艳.沿海开发背景下江苏滨海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5).

黄鹤群,等.崇启大桥贯通对启东经济发展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8-43.

责任编辑:许 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东滨海旅游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巴蜀史志(2021年2期)2021-09-10 13:17:04
滨海白首乌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28
“这边风景独好”——畅玩启东正当时
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 01:17:04
滨海顶层公寓
现代装饰(2019年12期)2020-01-19 02:59:16
岳滨海 藏石欣赏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0:56
旅游
启东:城乡联动 均衡发展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6:58
启东有家爱心企业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
太空探索(2015年2期)2015-07-12 11:28:16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