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主义的演进

2017-12-05 19:16张丰
看历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拙作心理疾病星球

张丰

新书《自恋时代》的封面,被设计为一面镜子,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面容。自恋似乎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并不伤害他人,但是,严重的自恋则是一种心理疾病。据说,有人一天能看自己的照片好几个小时。

在朋友圈经常看到喜欢健身的朋友。尤其是一些女性,她们为了健美的身材,每天坚持练器械,实在让人敬佩。她们经常发出明确的健身宣言,这么辛苦健身,并不是为了讨好男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满意。她们最爱的人就是自己。

这是一种新文化。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在上世纪70年代就捕捉到这种文化的讯息,他的《自恋主义文化》就出版于这一时期。这本书在80年代末就被翻译成中文,但是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到了2013年,这本书再版,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注意,虽然迟到了40年,我们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自恋主义文化”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反自恋的。在儒家学说里,特别强调的是谦虚。所以,中国的作家谈到自己的作品会说“拙作”。但是,这一切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改变。

我们开始重视“我”的感觉。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个体意识的觉醒,确实是时代的进步,但是伴随这一过程的就是自恋的萌芽。90年代开始,汉语里“自恋”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明显增多,最初是贬义,如今,在社交媒体中,“自恋”的含义已经变得中性甚至正面了。

差不多和《自恋主义文化》再版同时,微博和微信先后兴起了。尤其是微信朋友圈,更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李开复在2005年的时候写了一本书,教大家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这个任务到了微信时代基本实现了。每个人似乎都展示了自己最好的一面,如果不能,美颜相机和一键PS技术也会帮助你。

微信的开机页面上,一个人面对整个星球,据说是表达了人的孤独感以及对朋友的呼唤,但是这一场景毫无疑问也是一个典型的自恋画面:人竟然和整個星球对立起来,这难道不是自恋到了极点吗?

微信推出的新功能,更是强化了这一点。所谓“不常联系的人”,是指那些“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半年内没有回复过他”,这三点指向的都是以自我为核心。不久前,微信刚刚推出一个“只让看三天朋友圈”的功能,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满足我们自恋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影响到任何人,但是在朋友圈,我们却可以成为人际关系的主宰者,我们甚至可以批量删除一批“好友”,成为一个“暴君”。

我们进入自恋和“低欲望社会”,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是我们要理解它还需要一些时间。当你对自己在乎到不能容忍一片赘肉时,你的焦虑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当你发誓要把幸福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时,幸福可能已经从你的指尖溜走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拙作心理疾病星球
宋九江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摧毁吞噬星球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赴汉参加海峡两岸诗词论坛呈罗辉吟长叠前韵
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