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十年前,随着苹果手机的诞生,我们正式宣告进入智能手机时代。这很容易就会让我们联想到Z世代(Generation Z),这个随着苹果公司,或者说智能手机一同成长的世代。他们出生于1995-2012年,成长时期基本上和互联网的形成和高速发展时期相吻合—iPhone于2007年推出时,Z世代中年龄最大的成员也才10岁出头。2010年iPad推出时,他们大多是高中生。也就是说,从他们出生到懂事,数字化的氛围已经日渐成熟。
2007年1月10日,美国旧金山,在Macworld大会上向公众展示的iPhone 智能手机。
他们从小就熟练运用科技产品,并且对网络化的生活方式習以为常。当千禧一代(出生于1977-1994,成长于1988-2004的一代人)慢慢长大,并开始怀念小时候的皮筋、沙包和跳房子游戏的时候,Z世代的他们却可能会在成年之后的某一天怀念起当年的某一代苹果iPad产品。
有调查显示,Z世代是二战以来最为保守的一代人。由于Z世代成长于“后9·11”时期并经历经济衰退,动荡的成长环境也使他们有着强烈而丰富的自我意识,更愿意通过自我发奋来实现价值。也意味着,Z世代会比千禧一代更加谨慎和多疑,同时在择业和消费方面更加理性和务实。
另外,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下成长起来的Z世代,已经形成了身处于互联网环境中的惯性,科技并不能带给他们兴奋感,而只是一种常规的事实存在。他们能够便捷且快速地接收资讯,但同时丧失兴趣的速度也一样快。
随着手机使用率的增加,Z世代青少年的幸福感在减少。调查发现,Z世代其实是非常孤独、混乱的一代。每天访问社交媒体网站却不怎么与朋友见面的青少年,通常会非常认同诸如“大多数时候我都感到孤独”“我常常觉得自己被孤立”和“我常常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好朋友”这类表述。青少年的孤独感自2013年迅速上升,此后也一直维持在高位水平。
抑郁情绪也是如此。青少年看屏幕的时间越多,他们越有可能出现抑郁的症状。据一项发表在《电脑与人类行为》期刊上的研究表明,严重依赖社交媒体的人出现焦虑症状的可能性是几乎不碰社交平台的人的3.3倍,表现出抑郁症的可能性则为3.1倍。
以上分析大多都是基于权威机构和个人的研究,只能证明关联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而事实上,笔者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且各异的,不能一概而论。有一个说法是,依据“80后”“90后”这种标签来定位自己水平的,与靠星座招聘的是同一水平的。归根结底,这世界上其实根本就没有垮掉的任何一代,有的只是垮掉的教育,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