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目 次

2017-12-05 08:19:05
长春大学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研究

总目次

经济·管理

基于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筹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丛春霞 闫 伟 (1,1)

民营餐饮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

李秀彬 薛思民 (1,7)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的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

肖 静 董庆雪 (1,15)

吉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李思勇 张 晶 (1,20)

唐代后期国家财税的改革与经营

苏 毅 朱宏斌 (1,25)

基于“互联网+”战略的直销模式研究

王力民 沈霜洁 (1,29)

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张春颖 苏桂宾 (1,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的政府补贴研究——基于三重螺旋视域

张 健 吴 均 (3,1)

旅游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

吴琳萍 (3,7)

大数据时代企业内训师选拔模型研究

高亚超 (3,16)

金融支持我国创意企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陈 茵 (3,22)

日本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政策走向分析

王国华 (3,27)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3.0的建设机制思考——以“数字福建”建设为例

余鲲鹏 郭东强 郭建宏 (5,1)

“互联网+”背景下大连文化创意品牌的发掘与构建

杨玉新 (5,6)

二手房市场佣金模式选择研究

汪 瑞 (5,10)

我国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研究

金子杰 (5,17)

PPP融资项目落地难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 丽 (5,22)

在线品牌社群中体验价值与忠诚关系研究

李雪茹 李夕冉 (5,28)

黄山市屯溪区城镇文化资源调研、评价及保护对策

陈 玲 徐 君 (5,34)

吉林省经济发展新动力——民营经济的发展分析

张晓辉 金 晶 王 佳 (7,1)

网络分层与网际交往的演化博弈分析

姜晓东 (7,6)

城镇化进程中安徽省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李 锦 (7,11)

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分析

杨志平 常 晶 (7,15)

社会关系对异地养老旅游者行为的影响研究

罗赟敏 (7,21)

知识溢出研究述评

肖仁桥 宋 莹 丁 娟 (9,1)

福建省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及转型升级路径

郑小梅 (9,8)

基于决策树与Logistic回归的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评价比较分析

余华银 雷雅慧 (9,13)

日本女性劳动就业支持政策及影响分析

王国华 (9,17)

资源依赖视角下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模式研究

王浩林 营 雪 (9,22)

博弈论视域下我国石油行业的竞合关系研究

潘福林 谷艺萌 (11,1)

美国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刘晓梅 李 蹊 (11,6)

中国保险企业海外并购研究

刘 璐 蔡 婷 (11,11)

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郑 峰 (11,15)

新形势下福建与东盟贸易潜力和对策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黄荣芳 (11,19)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投融资平台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高同彪 王文昭 (11,24)

吉林省生猪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唱晓阳 张春颖 (11,28)

语言·文学·文化

英汉语空间范畴的语言表征及空间隐喻研究

刘桂玲 (1,38)

语言哲学视域下的语言陌生化解读

彭吉军 (1,42)

谈“销红”的使用及其在“双脸销红”中词义

秦霁月 (1,46)

冰心作品语言陌生化的修辞艺术

刘婉晴 (1,50)

沈从文与哈代的桃源梦

马 彦 (1,54)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解析莫言小说《丰乳肥臀》

魏红霞 (1,59)

多重视角下的托尼·莫里森文学价值研究

杨亚萍 (1,63)

论哈贝马斯“文学公共领域”的裂解

蒙曜登 (1,67)

“无缘社会”里的疼痛与挣扎——日本“80后”女作家揭示的现代性困境

邢以丹 (1,72)

逾越与延宕:图像叙事的深层表达——以明刊插图本《剪灯余话·鸾鸾传》为例

秦 闻 张玉勤 (1,77)

跨文化交际中道歉策略的中日对比研究

苏 娜 (3,32)

基于语义韵的极度副词“Too”汉译方法研究

要文静 (3,36)

“毕竟”、“到底”和“究竟”语义分析

赵 舸 (3,41)

从“一甄一贾”看《红楼梦》的士文化内涵

王 湘 朱 赫 (3,46)

小说《白鲸》中两个问题解读

陈 涛 (3,50)

张爱玲笔下的“战争”

段晓玲 (3,54)

《慈悲》空间形式的主题意义解读

周 权 (3,58)

反思与进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以安徽黄山市为例

陈文苑 (3,63)

敦煌写本《坛经》的繁化俗字

吴士田 (5,39)

变译理论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意象重塑

阳 琼 (5,44)

丧家之犬 长歌当哭——论雷平阳的长诗《去白衣寨》

王四四 (5,49)

探析周邦彦咏物词中之“竹”

任梦池 (5,54)

“童真”与“人性”——新美南吉作品解析

姜 巧 (5,60)

论《人造黑人》的成长惩戒

刘 蓉 (5,65)

《消失的爱人》话语风格探析

彭学修 (5,69)

应然与实然之间——论电影《聚焦》的身份焦虑

郑锦菁 (5,74)

《鼻子》——喜剧下的悲剧

王 萍 (5,79)

英语呈现句的界面研究

尹洪山 (7,26)

普法语篇的功能分析:一种评价视角

何占磊 (7,30)

民族自治区域《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中的翻译政策分析

张 阳 陈丽湘 赵小兵 (7,35)

多元系统理论下模糊语言“道”的翻译

冯 娟 (7,40)

网页链接与图片的元话语功能与使用特点研究

宋彬彬 高 健 (7,44)

小说《别让我走》身份叙事的后现代戏仿

李厥云 (7,49)

美国生态报告文学主题研究

傅启龙 (7,54)

论尼伯龙根的黄金意象

丁 卓 (7,58)

道家文学思想在唐代试赋中的体现

任彦智 (7,68)

论江永对中古音声类的分析

陈鑫海 (9,27)

房地产广告语认知背景构建的主观性解读——以燕郊地区房地产广告为例

代丽丽 朱 宏 (9,36)

《纽约时报》涉藏新闻话语建构策略研究

韩青玉 (9,40)

文体学视角下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爱情观探讨

袁 微 (9,44)

《秀拉》中黑人男性基于女性的身份重建

黄长萍 (9,48)

艺术之迷醉与生命之狂舞——论尼采对古希腊悲剧的升华

徐示奥 (9,52)

经典底色中历史与多元文化的建构——以北京大学三届澳大利亚电影文化节为例

张 华 (9,56)

清代游宦文人与台湾原住民文化关系论

郑丽霞 (9,60)

日本海洋民俗文化探析

曲凤鸣 (9,66)

文学语篇中情感词汇的韵律结构研究

靳俊杰 (11,35)

《象棋的故事》中的创伤记忆研究

廖 峻 吴海林 (11,41)

论《远山淡影》的创伤记忆和身份叙事

李厥云 (11,45)

两部作品中所影射出的柏格森生命哲学观——《安娜·卡列尼娜》与《一个女人》

张 瑜 (11,50)

中美两国女性青少年成长障碍比较研究——以沈从文与福克纳作品为例

朱玲玲 石 平 (11,54)

宽恕、救赎和援助——《荒野猎人》的伦理视角解读

胡 鹏 (11,60)

“棕皮肤、白面具”——论《半生》中殖民教育对亚裔文化身份的影响

唐 红 郭书法 (11,65)

中西文艺理论视野下的文学思潮研究——评程金城《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

李 贤 (11,69)

汶川新见《重修坝州堡碑》考略

吴明冉 (11,73)

徽文化对外传播与翻译的多维思考

卢 迪 (11,77)

政治·法律·历史

“倭”国号论考

于姗姗 (1,82)

2010年以来吉林省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现状与评述

徐光志 张爱华 (1,91)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路径研究

徐春妹 (1,96)

论道德文化馆在科普教育中的重要性

黎 莹 (1,10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合法性拓展思考

康雁冰 何 羽 (1,104)

论“共享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意蕴

刘朝霞 (1,108)

儒家思想对班昭创作《女诫》的影响

颜 莉 (1,113)

交往行为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运行机制分析

王 卫 (3,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黄成华 葛巧玉 (3,72)

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机制——基于优良家风家教的文化视阈

张旭刚 (3,78)

古典经济学派与马克思财富伦理思想研究

贺团卫 (3,84)

职业素质培养视域下的灌输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余九林 李淑云 (3,89)

《淮南子》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李 旻 (3,93)

多媒体时代公安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

黄 园 (5,83)

网络意见领袖——互联网时代高校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新尝试

孙洪波 崔晓庚 (5,87)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研究

常飞云 (5,91)

文献所见抗战期间中日军人意识概说

吴茂刚 (5,95)

“法治中国”视域下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孙结才 (5,102)

从剥夺国籍法案看社会党内部的意识分歧

石 琳 (5,107)

新时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论要

汪 为 (5,111)

新形势下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现状及其思考——以陕西西安高陵区为例

贺文华 (7,72)

司法认同的形成逻辑及强化机制研究

李 鑫 (7,76)

性自主权保障制度研究——以微信平台色情信息为对象

袁翠清 (7,8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梁 罡 (7,86)

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

于涣茹 (7,90)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信息系统构建

李 华 (7,94)

程序主义下法治化发展及趋向——兼论行政执法程序主义法治化

付 超 李红梅 (7,98)

再论我国1954年宪法的价值

杨银霞 (9,70)

福建省生态环境伦理教育路径研究——以台湾地区生态伦理教育为鉴

叶 莉 (9,74)

论民国时期伦理思想变迁的表现

李明建 吕甜甜 (9,78)

《共产党宣言》论无产阶级的形成及其批判意蕴

卢文忠 (9,82)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理论基础探究

吕宣玲 (9,86)

涉众型经济犯罪被害人民事权益保护研究

王若思 (9,90)

芜湖市城市社区自治的实践

吴燕民 (9,94)

试论日本对伪满洲国的农村社会统制政策

景 壮 (11,81)

农村基层党建法治化: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实现路径——以“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为例

尹华广 (11,85)

生态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闽东生态问题研究

缪 姝 (11,89)

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想政治素养育人价值探析

汤修元 王引兰 (11,93)

马鞍山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万 师 (11,98)

意识形态建设制度论的逻辑依据和实践指向

朱宏霜 (11,102)

新中国女性发展在立法保护下的实质进展及经验总结

张鹿鹿 (11,106)

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女性生育权益保护困境及对策

陈 敏 (11,110)

特殊教育

视障大学生接受融合教育的能力条件研究

楚洪波 吴启航 (1,117)

培智学校包班制教学的利弊分析与对策研究

米 括 房永霞 (1,121)

听障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姚文婷 (3,98)

近十五年来特教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郑玉荣 (3,102)

“十二五”期间新疆特殊教育发展状况述评

张阿妮 (5,115)

当代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姜春明 辛 远 (5,121)

我国特殊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

王艳梅 万 婷 (7,102)

广东省普通教师对融合教育态度的调查研究

石梦良 陈敏怡 (7,106)

面向视障大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程序设计

庄天舒 楚洪波 (9,100)

新媒体背景下特教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干预模式构建

欧阳叶 (9,104)

高等特殊教育针灸推拿专业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艾 民 史 勇 (11,116)

残疾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

王建光 高 羚 (11,120)

美学·艺术

贾樟柯的现实感与世界性——以“故乡三部曲”为中心

符 晓 (3,107)

浙南地区民间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

李 燕 胡智文 (3,112)

试析彝族花鼓舞的文化意蕴

吉差小明 (3,116)

传统服饰设计元素再创新设计研究

方 雪 (3,120)

服务设计语境下的产品形态架构研究

左铁峰 (9,108)

基于德勒兹“块茎”思想的当代室内空间设计

汪 瑜 孙秀丽 (9,113)

汉字形态图形化设计的视觉表现

何 磊 (9,117)

从自然之云到艺术之云的形式与表现

陈 刚 王子暄 (9,121)

汉语国际教育

留学生习得汉语制作义动词的偏误分析

王晓庆 赵 君 (7,112)

留学生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两种汉语教学模式比较视角

金吉华 (7,116)

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学“认写分流”的新探索

郭 菁 (7,120)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