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平台建设研究

2017-12-05 15:29:08刘竞宇
长江丛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分制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刘竞宇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平台建设研究

刘竞宇

随着完全学分制在我国高等学校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的问题和困难呈现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前,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新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应用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际中来。

完全学分制 学生党建工作 平台建设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是为广大优秀青年学生传播知识,树立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地方。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应把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放在首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在高等学校逐渐盛行。学分制是一种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学分制的特点是:(1)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各自学习的内容、进度和方法;(2)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等设计与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3)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自主性。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班级、年级、专业观念淡化

在完全学分制下的班级中,只有大一年级的学生在公共课的选择上,存在着暂时的一致性,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学业个性化发展的加强,“同班不同学”现象越来越明显。一方面,由于各自学习的进度不同,很难找到时间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由于课程的选择不同,学生在空间上显得 “聚少离多”。这使得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和一些重要环节无法得到保障,也给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监督等带来不便。

(二)学生党建工作阵地转移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发展过程中,班级和固定教室可以作为主要“阵地”,集中开展教育活动,主题班会,团员推优等。完全学分制实施以后,学生上课地点分散,时间很难统一,难以开展集中性的教育活动。随着近年来高校后勤公寓化管理,学生社区、公寓成为了大学生新的活动中心,此外,很多高校还存在多校区办学。以上种种原因,均对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管理和全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相对灵活的修学年限

学分制是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因此,它允许学生因个人能力、个人生涯规划、家庭经济状况等原因而申请提前或者延迟毕业。按照要求只要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应该修满的学分,学生可以提前申请毕业。另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如因家庭或个人原因需要暂时离校,也可以将学制延长至最多八年。这给发展党员的时间和流程等问题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给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监控带来困难。

(四)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优点、特长、兴趣爱好,结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和选课方案,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加强,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利用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形式灵活多样,覆盖面广的网络平台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二、完全学分制下,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平台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开设微信平台,拉进与学生党员的空间距离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大青年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为增强高校党建活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校党建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传递速度快、形式多样、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占领传播主流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新领域和新阵地,建立起高校党建工作新平台,增进与学生党员的思想交流,拉近与学生党员的空间距离,有效解决因完全学分制导致的学生党建工作阵地转移的问题。高校党建工作官方微博,一方面,应及时将党内重大决策、实事要闻、重要讲话精神等传达给学生党员;另一方面,应确保将学生党员中的焦点与热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建立网上学生党支部,突破原有 “高校—学院—支部”的三级学生党建工作网,将党的政策方针、重要讲话精神、时事要闻精准地推送到学生党员,使学生党建宣传和普及工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使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党的组织活动中来,让学生党员自觉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党组织的感召力。

(二)健全内容设置,突出学生党建网络平台的基础作用

据调查,学生对党建平台的关注内容除党内热点问题、党的思想走向和时事报告、党的活动公告等问题,还包含入党流程、党课培训情况、积极分子培养方式等具体问题。因此,在党建平台的内容设置上要兼顾这两个方面。另外,在网络平台的设置中,应考虑增加师生互动专区、党员论坛等,使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增加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三)开展丰富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感情

完全学分制的实行,导致很多同班同学互相接触机会减少,同学感情淡化,在党员发展、团员推优、优秀党员、先进支部评选等工作的开展中遇到了问题。利用微信平台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每周一个先进典型”、“每天一个感动我的故事”、“我为学校做件事儿”等活动,增进学生党员间的相互了解;让各个党支部的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团员之间加深感情,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大学生对党建工作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学校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和生活实际,开展一些能促进学校了解党的历史、党的基础知识等竞赛类活动,例如:党建基础知识竞赛、红色故事主题演讲、热点问题辩论赛、建党周年庆主题网页设计大赛等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活动的总结和宣传工作,争取广大学生群体的支持和认可。

(四)建立网络课堂,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

为了实现对学生党员的“全程化、全方位”培养,创新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方法和学生党员的培养方式,充分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将优秀党课教学资源、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优秀红色电影、党的教育影视片等构建成网络课堂,以使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更为丰富和生动。除此之外,应定期开展网上测试,学习心得交流等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考察。

(五)创建党建电子刊物

传统的党建刊物多为纸质,纸质文本在设计、选材、信息含量和传播途径上存在着主动限制因素,而且先对成本较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各级党支部、学生党员可以通过订阅党员手机报、党建电子刊物等,进而获得更多的阅读机会。同时,学生党员也可以参与到党刊的编辑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积极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党建工作网络新平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有效地宣传给广大青年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王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平台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136~138.

[2]王晶洋.微博平台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16(7):138~139.

[3]王雪飞.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立体化党建平台的探索与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00~103.

[4]石沁禾.基于网络视角的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性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6):57~59.

[5]叶云峰,周子乙,周玲.高校党建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调研—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百家论坛,2014:118~119.

[6]吴清,丁红娟.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模式初探[J].科技视界,2014(11).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学生发展与事务中心)

本文系2016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平台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GXDJ-D009)。

刘竞宇(1981-),女,渤海大学学生发展与事务中心,主任科员,讲师。

猜你喜欢
学分制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0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9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