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颖
关于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胡 颖
在科研事业单位中需要明晰人才是科研工作进行的基础,也是科研使工作创新及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为此必须要保证科研事业单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基于此,以下从科研单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入手,指出其在发展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科研事业单位 干部人才队伍 建设 措施
在科研工作的开展中创新是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推动科研发展进步的条件之一,尤其是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科研事业单位必须要增强自身实力才能保证科研事业的良好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注重干部人才队伍的建设,意识到其重要性,以此来提高科研单位的整体实力,使科研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为其创新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科研工作其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及理论性,因此在实际中必须要保证科研人才具有丰富的知识及专业的技能,这样才能使科研工作顺利地进行,并在实际中融入创新的内容及研究理念,从而推动科研事业的进步。在干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需要注重相关机制的建立,从而发现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从而为科研事业单位组建一支适应现代科技理念的创新型科研干部人才队伍。
(一)引进人才受限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科研事业单位中的工作及岗位职责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再加上受一些科研工作内容的影响使科研事业单位所处位置较为偏远,这种区域及专业的限制使人才引进工作较为困难,同时在科研事业单位中其薪资待遇要低于一些大城市中的企业及单位,因此高层次干部人才在面对更加优越的条件时会选择到新的岗位进行发展,人才流失问题造成科研事业单位整体的人才队伍水平及素质降低,对科研单位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人才招聘形式单一,单位用人自主权不够
目前在事业单位的招聘上主要为省直统一的招聘,这种招聘政策使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由省人事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考核及分配,其考核内容可能存在与科研单位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在实际中科研单位对工作人员没有事先的考核及审查权利,因此选择权不由科研单位掌握,从而出现了新入职人员可能无法适应岗位需求,面对岗位职责时无法进行有效应对的情况,影响了实际的工作效率。
(三)缺少国家政策支持难以调动人才的创新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发展机遇及发展前景是其在工作中创新的动力,在科研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物质基础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才能研究出高水准的科研成果,但是受现有的政策及资金水平的限制使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不足,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工作存在着积极性不高,甚至应付了事的现象。
(一)创新人才观念,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人才
(1)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科研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观念,从全局出发,真正做好人才工作,从而有效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2)正确掌握人才标准。科研事业单位在招收人才上需要遵循创造性劳动的三个理念进行人才的引进,其中包含了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及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干部人才可以以正确的职业道德去面对科研工作,即使在较为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也会对自己的工作有着相应的责任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
(二)创新制度,从机制的角度谋求人才发展
(1)转变用人机制。目前在科研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中已经逐渐进行了整改,招聘方式的改变为科研单位人才的引进打开了新的局面,并且通过考核制度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单位工作进行的效率,使单位内部人才不断地学习,以此来保证干部人才队伍的水平不断提高。
(2)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对于薪资酬劳科研事业单位应该贯彻国家及省人力所制定的按劳分配制度,通过干部人才在岗位中的任务、职责及业绩来对其所应获得的酬劳进行规定,使干部人才的工作水平与实际利益相结合,促使其可以更加积极地去面对工作要求,进而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激励机制
(1)制定学术论文奖励政策。对于科研单位中的干部人才的科研成果及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事业单位内部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并根据科研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分级的奖励政策,这样可以保证科研人才的创新热情,为科研事业单位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
(2)设立科技成果奖。奖项的设置可以促使科研人才有更大的动力及积极性,在实际中更愿意投入到科研工作的创新研究中。在科技成果将的设立上可以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及省部级一等奖的相关人员奖励两倍奖金;对获得省部级二等奖科技成果的奖励1.5倍奖金等。
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科研事业单位体制正面对着新的发展需求,在干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促进及发展,通过创设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扩大人才招收渠道、增加发展机遇来积极地组建人才队伍,从而使科研事业单位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1]高慧娟.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6(5):296.
[2]王毅斌.关于科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的思考和对策[J].财经界,2014(5):278~279.
(作者单位: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