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言芳
浅析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
来言芳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该著作以高深学问为线索,论述了关于高等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作者的观点和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哲学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启示。
哲学观 学术自治 教育公平
布氏的《高等教育哲学》从 1987年被我国学者王承续等翻译至今,已出版两次。受到我国高教界的好评,一直是研究生和从事高教研究人员的必读书目。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它仍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在本书中作者解释为两种,一种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则以政治论为基础。强调认识论的人,他们把“闲逸的好奇”精神知识作为目的。实际上,大学相当重视纯粹研究,以至于看起来像完全脱离了校外的事实一样[1]。所以大学在那个时期被称为“象牙塔”,是神圣的地方。政治论则认为高等教育是不能脱离政治而存在,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越来越经常地被喻为“服务站”。这两种哲学观交替地在美国高等学府中占统治地位。
纵观世界的高等教育,大学既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同时它的科研成果又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是摆脱不了服务职能的[1]。每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很多产生于世界一流大学,如果没有高深的学问又怎么能为世界的经济,化学等方面作出如此大的贡献呢?
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是不是就说明高等教育就是完全的自治呢?“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的事物中就越有必要用政治的观点来看待它。就像战争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能完全留给教授们决定”[1]。完全的自治是不存在的,即使它的经费完全独立。我国的民办教育也受《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约束,但比起公办院校它的确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该文认为教师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此他们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如何讲授。 同时教师也认为学生只是大学的匆匆过客,参与管理任务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业。因此在高校的管理和决策中,学生往往是被排除在外的。但事实证明,如果并不征求学生意见,学生的不满就会变成破坏,而破坏又会变成暴乱。
在高等教育的对象问题上,他认为在学院和大学成为复杂的现代生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前,它们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只限于少数学术精英。20世纪以来当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发展时,无数美国青年觉得上大学是一种责任。是否能接受高等教育受其能力、出身、种族等和特殊因素、反向歧视的影响。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导致了“教育膨胀”,这样会带来高教本身的贬值。导致了学术上的“格雷欣法则”。实施两种水平的高等教育,既有学习高深学问,培养英才的教育,又有诸如“初级学院”和“无墙大学”之类的新型机构。因此美国的高等教育的特征是多样化的。虽然美国高等教育哲学有一个共同核心—高深学问,但在实际应用时必须具有某种灵活性。
《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明确指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21世纪大学发展的永恒原则[2]。学术自由是高校的根本特征,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前文已经探讨了大学完全的自治是不存在的。大学自主是有限的自治。在我国如何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争取大学与政府之间利益最大化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明确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范围和权限
加强教育立法,进一步明确高校的权责关系与范围在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应建立起有效的高等教育法律调控机制,以法律规范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从法律上保证双方的权力、责任与利益。
(二)高校依法办学,民主管理
“依法”是实现自主办学的条件,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保障。高校民主意识不浓,“官本位”意识较强,行政化倾向严重,学术权力淡化,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不够规范,服务意识弱化,权力意识强化。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公平说到底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均等。解决教育公平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
(三)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包括层次多元化(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和等级多元化(普通高校、夜大、函授、网络大学)。划分高校等级并打通不同等级高校之间的壁垒,是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可以为不同资质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为不同高等教育发展地区的适龄青年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
(四)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机会均等
国家应设立各种高教基金和专项基金,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高校还可以对家境贫寒的学生实行补助政策,提供奖学金、贷学金积极开展助教、助研、助管等勤工俭学活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辍学,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相对公平。
[1]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叶茂林,肖念.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述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7.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来言芳(1984-),女,汉族,陕西礼泉人,硕士研究生,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