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天骄
谈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建设
宁天骄
本篇文章对于铁道运输经济形式进行了分析,而且对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于铁路道路运输专业未来的建设施工自己发展前景,以及它以后进行改革和优化的方向和使用的方式方法都做出了说明。
铁道运输管理 专业建设 优化创新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比较难的一个题目就是,在以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建立起来的专业怎样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新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铁道运输管理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建立的专业,市场经济中的运输生产不断发展和变化,尤其是这些年来对于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改革,进行调整和升级,也进行了很多积极有益的探究。
(一)铁路运输生产管理体制的变化,对人才规格提出新的要求
(1)运输市场不断拓展。对于铁路运输市场占有份额来说,铁路在发展过程当中要不断扩大和占有,然后去调整这一专业在生产组织之中的形式,正是因为这种调整和改变,对于什么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此专业的建设,就要不断适应这种变化。
(2)进行机制体制改变。铁道部新一轮资产经营责任制开始实施,铁道运输管理专业要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加强对于此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去降低生产成本,使得生产获得更大的收益。
(3)铁路运输管理体制将实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路网分离”。对于进行铁路运输管理专业的高校来说,这一改革都必须贯穿于高校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肯定会面临许多时代发展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也肯定会对于此专业的建设和生产带来很多的影响。
(二)高新技术贯穿于铁路运输生产管理的整个流程
新时代的发展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求铁路运输部门的高校点应该对于所教授的内容不断增加新的元素,与此同时要求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
也就是要求铁路运输管理专业学校要进行列车提速。增加行车密度。运输组织。行车安全。铁路信息化等等,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课程教学质量。
因为铁路运输管理专业的发展对于整个铁路布局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争取做到与时俱进,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对于人才发展的需求,如果不打破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就可能导致这个专业变得老化,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肯定会被淘汰。
3、要让铁路运输管理专业建设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的需求,就应该让学生在实习,实训的时候就不断去挑战,把实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加有利于此专业去适应社会发展生产的需要。
(1)把学校的专业定位提到更高的层次,使目标更加适应铁路运输发展的需求,使得铁路运输管理专业的综合性更强,更能培训出高质量的人才,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2)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知识架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这就要求高校不断改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技能,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让学生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高校要不断去探索人才市场对于学生技能的要求,对于学生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从事工作的时候能够适应职位的需要,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4)高校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技能实训课程内容,使教学模式得到创新,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不断增加学习的内容。
(5)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很好地参加实践,所以铁道运输管理专业要注重实际操作这一技能。也要求实际实践和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让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反思。
让铁路运输管理专业得到改革和优化,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高校职业技能培训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以好的理论为指导,然后去使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1)辩证唯物论里要求我们在实际过程中要注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系统优化。要让整体的功能更强大,就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使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我们在对运输管理专业进行改革和优化的时候,也要很好地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总体的角度去把握大致的方向。
(2)只有让内部结构和要素得到优化和整合,才能使得系统结构进行优化。在对运输管理专业进行改革和优化的时候,要合理安排各个要素的时间和空间,使得系统得到整体优化。只有这样,也才能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建设符合铁路运输建设发展,符合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当前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建设的关键,
[1]杭梅,杨盛钦.培养轨道交通行业的"双高"人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注重专业内涵建设[J].职业,2015(36):17~18.
[2]王静梅.铁道运输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31~132.
(作者单位: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