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
警察体能训练在警务实战中的重要性研究
王 鑫
警察的体能训练是体现警务实战能力的基础,也是展示战术布置能力、应急处理、和应变处理能力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我国社会治安发展的新情况,本文对警察体能训练在警务实战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完善警察体能训练的可行性措施和建议,以期为警察的体能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指导,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安队伍的整体实战能力。
警察 体能训练 警务实战
作为一项特殊的工作职业,警察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顺利进行,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等。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犯罪分子的作案方法出现了不同的特点,作案手段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各种集团化犯罪、高科技犯罪、智能化犯罪以及暴力化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人民警察的执法工作困难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身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面对凶狠恶劣的亡命歹徒,如何有效地提高人民警察的体能训练综合技能和水平,是提高警察实战化能力水平的关键和重点。因此,本文针对警察体能的相关基本概念,探讨了警察体能训练在警务实战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提高警察体能训练的建议和措施。
警察体能是指公安警察在警务实战中体现的机体运动能力,主要包括警察作为健康人所具备的生活和工作的一般身体素质以及作为特殊职业工作人员在警务实战中所具备的身体活动机能和运动素质。警察体能训练属于基本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结合专有的需求训练来改善警察的身体形态和提高机体中各项器官系统活动机能的训练过程。从职业角度进行分析,警察的体能训练是执行各项警务实战工作的基础,也是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进行紧急救援的要求。警察体能训练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的训练,在警务实战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素质的训练要求具备良好的力量、速度、柔性、韧性、耐力、灵敏度等。有效地发挥出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帮助警察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警务技能,培养良好的战术素养,对高负荷和高强度的警务实战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本活动能力的训练包括跑、跳、攀、爬、投、支撑、负重、搬运、平衡、悬重等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只有系统综合地提高警察的基本活动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警察的整体生命质量,并不断提高警务实战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和实战水平;运动能力是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的综合体现和反映。全民提高人民警察的运动能力是保障警察警务实战技能的发挥和提高的根本保证,运动能力不仅反映了体育运动的基本属性,同时反映了对警察这一特殊职业岗位的特有身体素质要求。
(一)有效训练警务实战中所需要的身体形态
所谓身体形态是指身体内部和外部所呈现出来的基本形态特征。其中,身体内部形态包括心脏的纵横度,肌肉的横断面和形态等。身体的外部形态包括人体的身高、宽度、围度以及体积大小等形态体现。警察在警务实战中所必须的身体形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体能主导类速度性向群。该类型的身体形态的主要特点是体态挺拔、体型匀称、肌肉健硕,姿态良好等。此外,其踝关节处的维度相对较小,跟腱部位相对清晰,臀部位置肌肉紧缩。第二,体能主导类耐力性向群。这种类型的身体形态主要特点是体态挺拔修长、小腿修长、皮下脂肪相对较少,在警务实战过程中具备很强的弹跳力和个人爆发力。第三,体能主导类力量性向群。此种类型身体形态的主要特点是体格庞大、肌肉健硕,骨骼粗大、四肢紧实有力、皮下脂肪相对较少等,该类型身体形态历经了长时间和系统化的体能训练。第四,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向群。这种类型身体形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准确性上,对警务实战过程中的射击和投掷等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五,技能主导类对抗性格斗对抗向群。具有该类型身体形态的警察在经过系统化的体能训练后,将身高和体重等外部身体形态很好地保持在稳定的正常比例范围内,并具有修长的身体和四肢。
(二)为警务实战提供必要的身体机能
所谓身体机能是指器官系统具备的总功能,其中每一项机能的变化都会对人体的整体运动能力和水平产生影响。在警察体能训练过程中,速度和力量的体能训练要重点关注人体的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骨骼系统等的平衡。耐力的体能训练和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有很大的关联。而准确性的体能训练则应重点关注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观察。人体器官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且极精密的系统,警察在进行高强度的警务实战过程中,身体内部各个器官都处于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矛盾状态。因此,人民警察日常的体能训练过程,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身体机能训练和培养,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强化特定部位的身体机能,从而在警务实战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实战水平和能力。
(三)培养警务实战中必备的运动素质
警务实战中的必备运动素质主要包括力量素质、耐力素质两个方面。其中,力量素质是警察顺利完成执法任务的先决条件和必须要求。力量素质是警察其他运动素质的基础和根本,也是在警务实战过程完成复杂技术活动和相关战略部署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日常的力量素质体能训练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警察的身体素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力量素质训练计划和方案,确保警察的力量水平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标准。此外,还要加强对警察肌肉群的相关训练,培养警察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反应性,大幅度增强警察肌肉纤维的灵敏度,确保警务实战中的作战能力。耐力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要求,对于警察这一特殊职业来说,很多警务实战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警人员的耐力素质。在耐力素质体能训练中,训练者应该不断改变训练的形式和跑步的方式,充分模拟实战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追捕状况,采取障碍跑、变速跑、跳跃跑以及折返跑等训练方式。此外,耐力素质体能训练还应该包括一系列周期性的运动训练,类似于千米以上跑、水中救生技能培训、排球项目集训等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警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节奏。当然,耐力素质的训练要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训练强度不宜过大,最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同时,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地调整呼吸节奏,在有氧耐力训练之前要加强对无氧耐力能力的训练。最后,为了加强耐力素质的训练效果,可以适当地将力量素质训练和耐力素质训练相结合,促进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构建完善的警察体能训练测评体系
目前,我国警察的体能训练目标主要是满足体育锻炼达标水平,基本上处于“为达标而训练”的状态。由此可见,警察的体能训练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警察体能训练没有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训练技术相对落后、绩效评定也缺乏相应的评定体系,这些问题对我国警务实战能力和战斗能力的提高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现阶段,相关领导首先必须要加强对警察体能训练的重视,充分发挥好领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在体能训练中做好领导表率的作用。其次,要构建系统完善的体能训练考核制度,将体能训练的具体考核结果体现在薪资待遇和职位晋升上,提高警察的训练积极性。同时,要注重体能训练和警务技能的结合,注重警察体能素质提高的效率,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将警察队伍的综合身体素质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上。
(二)完善警察体能训练的内容与手段
科学化的警察体能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训练者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效果。在现实训练中,警察体能训练是由警察身体素质和警务实战内容来制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和计划。在达到项目训练要求和标准的前提下,可以将警察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作为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其中,专项素质的训练就是对警务实战技能培训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身体素质训练、环境适应能力训练、心理素质训练三个方面。此外,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在训练手段上可以结合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切实联系理论和实践,将实训项目和实战环境紧密结合,严格制定训练标准,做到科学训练,严格执行,确保训练效果和训练水平 的提高。
(三)增强警察自我训练意识
警察体能训练在警务实战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名人名警察,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正视自我训练的实际效果,认清当前自身身体素质、警务实战能力水平与新形势和新实战环境之间的差距,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不断认识到警察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参与到日常体能训练中,才能取得更好的体能训练效果。警察体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警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实战技能,利用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训练计划最大化地发挥警察的各项体能潜力和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和方式更加高端复杂,警察的工作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对警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体能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有不断增强警察自身的训练意识,提高实战能力和战斗水平,才有灵活有效地面对各种可能的突发状况,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警察的体能训练是体现警务实战能力的基础,也是展示战术布置能力、应急处理、和应变处理能力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我国社会治安发展的新情况,本文对警察体能训练在警务实战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完善警察体能训练的可行性措施和建议,以期为警察的体能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指导,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公安队伍的整体实战能力。警察体能训练是警务实战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对警务实战能力的战斗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机关领导必须要加强对警察体能训练的重视,注重科学化和合理化,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从体能训练目标、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训练计划和监督计划。对于人民警察自身而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和责任性,增强自我训练意识的培养,树立为实战而训练的全新理念,将体能训练由普通的体育锻炼转化为职业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体能素质。
[1]赵相国.警察战术模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17).
[2]王海源.警察体育与警务技能辨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01).
[3]陈博.公安本科院校警体学科体系建设之思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01).
[4]刘古华.我国警察实战技能的形成和演进[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06).
[5]赵长明.法治理念下新时代刑警队伍人才流失问题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05).
(作者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