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若竹
爷爷的窗前有一片菜畦,它的枝叶总是那么挺拔青翠,它的果实总是那么芳香醇美,我依恋这一片菜畦,这里有我童年的记忆,还有亲情的守望。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打小跟着他们在农村生活。记忆中,总会有人在背地里喊我爷爷聋子,我不喜欢他们这样对待爷爷。我从小就知道爷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尤其是看到爷爷在皮包里珍藏的那些军功章时,更觉得爷爷是个英雄。
爷爷确实是个英雄。他16岁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奶奶说,爷爷35岁时就当了晋军95838部队后勤装备团团长了。不幸的是,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役中,爷爷的耳朵被流弹击中,从此爷爷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
退休后的爷爷,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他微薄的退休工资难以维持全家的生活,他辛勤耕种十几亩责任田,开始他长达30年的农民生活。
爷爷80岁的时候,依旧精神矍铄,虽然不再耕种责任田,他在院内开辟了一块菜畦,这块菜畦是爷爷的精神家园,也是我的儿童乐园。谷雨过后我和爷爷就在菜园里忙乎开了。一大清早爷爷穿着雨靴、扛着锄头,我则戴着草帽、背着水桶,跟着爷爷在菜园里忙碌。爷爷菜园里的瓜果蔬菜种类繁多,白菜、茄子、黄瓜、西红柿、豆角,我们想到的蔬菜瓜果爷爷菜园里都有。
随着年龄增大,爷爷身体每况愈下。前年秋后,爷爷在菜园里种植萝卜苗时,脑袋向后重重地摔在地上。此后,爷爷老年痴呆症突兀而至,病症发作时,老人家情绪无法自控,大喊大叫。那一刻我伤心地感到,好强一生的爷爷彻底被岁月打败了,我再也看不到他精神抖擞的样子了,再也品尝不到他种植的醇美的果实了。
今年暑假,我回到爷爷家时,惊讶发现那一畦菜园依旧还生长着,叶面青翠欲滴,叶苗排列整齐。我一打听,才知道,为了让爷爷高興,这片菜园是子女们轮流为爷爷种植的。
爷爷以前给子女们种菜,现在子女给爷爷种菜。我想:这是一种传承、一种亲情的传承,更是一种孝心的传承。这一片菜畦就是载体,几代人都对它寄托了亲情,由爷爷传给子女,再传给我们儿孙。
点评
这篇习作叙写了生活中的人和事,其间蕴含的人生感慨恍若咀嚼橄榄,令人回味不已。本文的主体部分,作者用质朴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了爷爷的经历,全文采用白描的手法,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以“我”对菜园的眷恋为线索串联事例,将一个爱国爱家爱生活、勇敢勤劳、顾大局识大体的可敬的老人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文章行文思路也很清晰。开篇点题,奠定对往事依依怀恋的感情基调;结尾精当的议论堪称画龙点睛之笔,深化主题,富有余韵。(特约教师: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39中?孔祥琛)
意林12+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