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给中国降级不一定可靠

2017-12-04 11:51董少鹏
英才 2017年10期
关键词:降级普尔标普

董少鹏

9月21日,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宣布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下调为A+,展望由负面调整至稳定。其降级主要依据是“长时间强劲信贷增长提高了中国经济的金融风险”。

笔者认为,虽然标普拥有较长的评级历史,但其仅凭数据就得出中国信贷增速过快、债务负担过重等结论,并不客观。

首选,不同经济体的融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会使货币信贷呈现不同的水平。就中国来说,长期保持高储蓄率,居民部门的储蓄大量通过金融中介转化为企业部门债务。高储蓄支撑了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贷款一直在全社会融资中占据主体地位。这就必然形成企业负债率较高的经济特征。

第二,尽管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已成为中国政府和实业界的共识,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已是坚定不移的“进行时”状态,但同时,直接融资究竟多大比例合适,还需要不断验证。从间接融资市场来说,只要银行坚持审慎放贷,各层面监管有效,防控好信用风险,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是可以保证的。

笔者认为,标准普尔的关注点没有错,但以“量”定“质”的思路出了错。其所使用的分析理论已经和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实“脱节”。由于其未能建立与中国经济治理模式相配套的分析方法,也不肯深入学习中国经济制度的机理性问题,就难以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运行的韧性做出合理评估。并且,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大,已形成新的治理模式,并且与世界各国广泛交往合作,标普的理论框架若不“添砖加瓦”,也就会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脱节。

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巨大改变,经济理论以及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也必须跟上这些改变。如果光看数据,简单地拿西方市场的尺子来量,而不管中国金融市场融资结构的特点,也不看中国政府支出所形成的财富积累与物质支撑,就显得固执和偏执了。

标普靠惯性思维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对中国经济进行解读分析,犹如只会做一种款式的鞋子,不肯研发新款,只要别人穿不上脚就说别人脚不合规格,不仅失去公允性,还陷如自己难以解开的矛盾之中。

可见,标准普尔的“老生常谈”已缺乏实证基础,应该改一改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降级普尔标普
社交降级后,终于舒服了
现代年轻人“消费降级”现象大扫描
有“毒”的伊普尔
信任
——企数标普之歌
“赏石”会被消费降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