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的对称美

2017-12-04 00:32余映潮
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前段文段漓江

余映潮

文句、文段的对称之美,是一种美妙的文学现象、章法现象,从古到今,佳作叠出。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但它们描绘的是两幅互相映照的图画。两段文字的内容一暗一明,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前段极力渲染“悲”的情感,后段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前段写“因己而悲”,后段写“因物而喜”。不仅景物映衬分明,而且情感对比鲜明。

如冰心《谈生命》:

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前一段文字是描述、议论“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时的“结语”;后一段文字是描述、议论“生命又像一棵小樹”时的结语。它们各自承接前文,又相互照应,彼此对称,在反复吟唱之中赞美着生命的周而复始,洋溢着浓郁的抒情味道。

再如《桂林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里的对称之美,有着深刻而优美的内涵。段、句的对称,描写手法、构思方法的对称,共同表现出描写的、赞叹的、抒情的、音韵的美感,特别是反复吟咏的美感,可真让人觉得是“美不胜收”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前段文段漓江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漓江情画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月下漓江
漓江夕色
肺上叶前段占位性病变性质判定相关因素分析
违反《公务员法》第53条第14项前段的合同效力研究
自由(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