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
《跳舞的梵谷》距离上一张专辑的确已经过去了3年多,孙燕姿用3年10个月的时间酝酿出了一张被外界评价为“很不孙燕姿”的作品。首波同名主打加入了歌剧的元素,大胆而狂放的女声配唱由孫燕姿亲自完成,“已经做了17年音乐,要做更好的东西确实是越来越难的,而且我需要尽力把作品做好再拿出来跟大家见面。”
“好多年,好多歌,还没听腻?”
“看到他们出现,我的声音突然就不见了……”新专辑《跳舞的梵谷》亚洲媒体发布会上,李偲菘、李伟菘两位老师的出现,让孙燕姿有些哽咽,紧紧握住两人的手。熟悉孙燕姿音乐的人对这对双胞胎兄弟的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从《天黑黑》、《开始懂了》、《我怀念的》到如今的《风衣》,三人相知相伴,合作了近20年。“从小看着她长大,当年一个小女生背着书包到我们学校来学音乐,现在已经能独立站在舞台上,思路清晰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很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对于徒弟的成长,两位师父都很感触。“从零开始跟他们学习,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引导着我,教我很多经验、技巧。”而从李偲菘、李伟菘身上,孙燕姿似乎也回忆起自己对于音乐那段懵懂、青涩的时刻,回忆起自己冲劲满满的青春。
孙燕姿之于歌迷又何尝不是如此。
今年年初湖南卫视《我想和你唱》第二季,她献出了内地综艺首秀,“燕姿!燕姿!燕姿!”观众的呼喊声,几乎要把监控室的音响震破,那天现场有点“失控”,包括孙燕姿本人——面对歌迷的心声吐露,她显得有点无措,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一对夫妇因为她的《遇见》而相知相爱;一个叫刘硕的女孩在西班牙读书的时候把“克卜勒”的小卡片带在身边,去到《我的爱》拍摄地巴黎,去走她当年走过的路;还有对姐妹花小时候一起存钱买了她的卡带,但因为只有一盒,怕打架,于是规定每人轮流听一天,歌词本放着谁也不准看……有人说,孙燕姿是80、90后心中情感记忆库里无法丢失的一张明信片,大多数人说:我的青春是孙燕姿。
聊到这个话题,她歪头眯眼一笑,坦言大家的反应确实有点超乎预料。“好多歌,好多年了,大家还没有听腻吗?”她曾在新专辑发布会上这样问道。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总是被与“青春”捆绑在一起,是否会厌倦?孙燕姿的回答没有迟疑,“不会啊,其实很开心。我知道我的作品其实陪伴了很多人,失恋的时候听,挫折的时候听,然后不自觉的就会把这种记忆和歌曲联系在一起,成长了之后就变成一个很完整的回忆,所以他们看到我就好像看到认识的人一样,会对我的作品或者是我这个人有亲切的感觉。很幸运我在他们心中有这样的位置。”
当然,孙燕姿知道,导致场面失控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几年她越来越少以艺人的身份露面,尽管其间有“克卜勒”巡演和 EP《彩虹金刚》支撑,但相较于之前3年7张专辑的活动节奏,现在她对于公众来说几乎是“半消失”状态。“其实我一直发现很多人觉得我会消失。我没有要消失,只是没那么经常出现而已,可是大家都说‘我觉得她不会再开演唱会了,大家快去看《克卜勒》。”孙燕姿了解歌迷在想什么,可她也有自己的立场,“已经做了17年音乐,要做更好的东西确实是越来越难的,而且我需要尽力把作品做好再拿出来跟大家见面吧,所以可能歌迷都在为我操心这一点。”
《跳舞的梵谷》距离上一张专辑的确已经过去了3年多,她用3年10个月时间酝酿出了一张被外界评价为“很不孙燕姿”的作品。首波同名主打加入了歌剧的元素,大胆而狂放的女声配唱由孙燕姿亲自完成,录音前为了找到最佳状态,她还喝了点小酒,让自己渐入微醺。拍摄MV时,她穿着吊带红裙,在雨中扭动着,时而慵懒,时而疯狂。
歌曲在网易云音乐正式发布后,仅50秒评论就超过999条,当日总评论超过12万,那些“沉寂许久”的“姿迷”好像瞬间浮出了水面。而与此同时,评论的内容却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次不是苦情歌了,有些人说好喜欢好喜欢,有些人说不喜欢不喜欢。”她边用手机翻阅微博评论边向记者“报告”,面对那些否定的声音,显得再淡定不过。
这的确不是一首打开播放器就想听完整曲的歌。早在2014年收歌阶段,同事就有劝过孙燕姿放弃,担心听众无法理解,但她却很坚持。“梵谷(梵高)的人生故事是很凄美的,包括割掉自己的耳朵,他的人生给人很多起起伏伏的感觉,你会觉得这个人一直处在灰暗的地带。那时候同事们都说不要,这首歌不是很好,还是要做励志的音乐,可是我觉得人生本来就离不开这些起起伏伏,这本来就是应该多聊的东西,所以就把这首歌录进去了。”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她脑海中就已经产生非常多戏剧性的画面,而且越来越清晰,于是到后来,她甚至亲自精心设计规划MV的脚本,与导演一同设定拍摄内容,让歌曲从内至外完全符合自己对歌曲的第一印象。
对梵谷的执着,还跟她开始画画有关。因为先生的家乡是荷兰,他们常常会去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看一看,这是之前在新加坡生活没有的习惯,也是她的兴趣伊始。2015年,新加坡政府补助每位年满25岁的国民500块新币,可以用这笔钱去支付任何想要学习的技能的课程费用,当时有同事建议孙燕姿去学画画,她立刻答应了。每周三早上十点到下午一点,她便在新加坡一所学校的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当一名学生,从水彩、素描到油画,到现在已经画了两年多。今年11月初,公司为孙燕姿在台北办了一场特展,她难得的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画作,不过对于做画家,她还是谦虚地表示“不敢想那么多”,只是爱好罢了。
可以“传奇”,也可以平凡
不论是采访还是发布会,在与孙燕姿接触的两天时间里,最常听到她强调的一句话是“我做音乐已经有17年”。17年,如同梵谷一样,她也历经了起起伏伏。
1978年夏天,孙燕姿出生于新加坡。在家人的支持下,她5岁开始学钢琴,10岁就登台唱歌,18岁有了自己的原创歌曲。然而,尽管对音乐很着迷,在学习上孙燕姿却算不上是“好孩子”,不爱上学,不爱听课,心里永远在嘀咕“为什么要这样?”觉得不合自己的逻辑就会教训别人。直到有一次,历史老师把她叫过去,“老师劝我不要参加考试,以免拉低全班的平均分。”这种简单直接的否定,让孙燕姿一下子尝到了一种叫“挫败感”的滋味。“当时的总分是100,我才考20几分,所谓的F ,后来就开始拼命学习,结果考了A1。” 孙燕姿记得回学校拿成绩那天,历史老师迎面朝她走来,但她没有打招呼,就这样跟老师擦肩而过——无关“记仇”,只是想满足自己内心的一点小倔强。
上大学后,母亲为她报名了李伟菘音乐学校,她独特的唱腔和稳定的发挥很快引起了制作人的注意,当时有唱片公司甚至愿意等她两年,毕业后再签约。2000年,千禧年,是“巨星”横空出世的一年。孙燕姿推出了她的首张同名专辑,其中的那首《天黑黑》红遍大街小巷,她更凭借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张专辑摘得当年金曲奖最佳新人,击败了同年出道的周杰伦。“孙燕姿大部分的歌曲不是自己创作的,但她用她的表演、她的唱法,用她的演绎去传达自己独特的东西,构成了现在的她,我觉得很了不起。”几天后在采访因音乐节目《明日之子》被熟知的原创歌手毛不易时,他意外地提到了孙燕姿——90后的青春时代,无疑也是孙燕姿的黄金时代。
21世纪初的华语歌坛,周杰伦和孙燕姿几乎可以说分据男女歌手的半壁江山,2002年,两人的专辑销量占到了当年台湾总销量的40%。这样惊人的数据背后,孙燕姿的工作状态几乎是疯狂的,“没人问我ready了没有,每天都在做做做(音乐)。”于是,在2003年8月,出道仅3年的她就已经累计发行了7张专辑。这串数字让孙燕姿不禁耸了耸肩,“年轻就是有本钱吧,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但后来还是希望合理安排时间,顾好精神和身体,所以现在就变成大概两三年的节奏。”
因此,她有过几次短暂的“离开”。一次是在发完《The moment》后,逃离那种“可怕”的生活节奏,还有一次,是为了迈入人生的新阶段——那个短发、瘦弱、唱着“我爱上让我奋不顾身的一个人”的女生,已经变成了眼前这个要考虑家长里短的成熟女人。
“消失”的一半时间里,孙燕姿是好妻子、好妈妈,当专职司机,4点多接儿子下课,晚上陪他一起入睡,每天和老公纠结接下来吃什么。为了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她的作息变得越来越规律,越来越像上班族,“以前都没有这个规划,会工作到很晚,现在就要早点上班早点收工,尽量留出晚餐时间,有的录音室会惊讶‘啊?我们没有早上十点录艺人的!”柴米油盐的生活,孙燕姿乐在其中,她不吝公开分享自己与家人的点点滴滴,结婚6周年纪念日那天,还在微博上发布当初举办婚礼的照片:“六年后的第一天。争吵相爱,平凡又不平凡的日子持续已待。”
采访进行到一半,工作人员走过来让她挑一会儿拍摄要穿的服装,十几秒的沉默过后,她快速回应道:“我都可以,你们选!”视线立马移回记者所在的方向。在孙燕姿身上,你似乎感觉不到任何一丝锐气,不在乎自己穿什么,不在乎名气,不在乎流量,不在乎奖项,但你却能明显地感觉到现场当歌迷拿出珍藏已久的卡带时她很开心,记者提到她自己作词的歌曲时她满眼放光……“鲜肉”时代,话题时代,孙燕姿却是个“逆潮流”的例外。当年和她一起混迹乐坛的那一拨流行音乐人几乎都在以参加各类真人秀、综艺的方式来增加曝光率,而孙燕姿却“被消失”、“被隐退”、锱铢必较地做专辑,需要常常翻微博才能发现她的行踪。
“我一向是比较后知后觉甚至有点反应迟钝的,哪怕是在很红的时候我也没有感觉到,很多年以后才觉得,哦,自己很红。我记得有人讲过一句话:你的失败和你的成功都不应该塑造你的未来。这句话就是说,不管你是很成功还是很失败,那你下一步要做什么呢?这句话对我来说是受益的。我不会让所谓的奖项或者多少人爱我影响自己,这是我曾经的一段经历,而接下来想做什么才是真实的、清楚的。因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是想要多有名,也不会去想要延续一个传奇。我不想做一个传奇。”
Q = 《北京青年》周刊A =孙燕姿
“极美欢庆,是最后的目标”
Q:整张专辑的概念是怎样的?
A:《跳舞的梵谷》的源头还是来自于自己学画画,因为学了画画,然后听到这首歌,觉得展现了自己很多的视觉,好像可以把它拍成什么样,那时候就已经有很多想法了,不管是在制作上还是MV上。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有很多黑暗存在。整张专辑以《跳舞的梵谷》开头,先去讲那些灰暗地带,最后以《 极美》 结束,讲的就是落叶也要归根,不管树长多高,“我们在麦田里相聚,极美欢庆”。《麦田里的乌鸦》也是梵谷很重要的一幅作品,所以在最后我把大家集合到一个光明的地方,极美欢庆,就是这张专辑最后的目标。
Q:你理解的梵谷是什么样的?
A: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读的——开心的不开心的,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为那时候没有人看好他,虽然他是个红发男子,但是没有人注意到他,但他就是觉得自己要一直画画。
Q:是学画画了才喜欢上梵谷还是之前就喜欢他的画?你觉得画画和音乐是相通的吗?
A:我觉得他最吸引我的還是人生故事,当然他的画风格很鲜明,其他画家也很喜欢。画画跟音乐很像,都是要编排和设计好的,起码我的理解是这样。当然我是初步的学习,还没有到做画家的地步。我现在想要先写实,因为写实其实是最难的,然后才可以去做别的。就像学音乐,要先学习每个乐器的走向,这些是很繁琐的。
Q:在 《跳舞的梵谷》 中你首度执导MV还亲自撰写脚本,挑战自编、自导、自演的感觉如何?
A:一直以来我的画面感都比较强,所以才想要担任导演这个职位,就把故事写出来。其实也没有想很多,只是觉得有话要说,有故事要讲。
Q: 《我很愉快》 MV中有穿着婚纱在水中的“落水”婚礼戏份,算是有演技的突破吗?
A:其实没有想那么多,曾经失恋,曾经很爱一个人的感觉,可能都是39岁女生的经验。也算是(演技突破)吧,我觉得演神经病要比演正常人难,因为演正常人就可以什么都不管地去演,但神经病却是“为什么要这样!”这种精神紧绷的状态。
Q:在MV首映会上测试你的自虐指数为81%,所以你是在感情上不自虐,但工作上很自虐的人吗?
A:我觉得我是在感情上拒绝自虐的,不喜欢那种很“盼望”的感觉,所以是不批准自己自虐的。工作上其实也还好,不觉得自己是在自虐,大家都辛苦,我只是在做我觉得有趣的事情,没有什么工作是不辛苦的。我还是很幸运的。
Q:这张专辑你参与创作的部分多吗?还有作词吗?
A:其实新专辑我只写了一首歌叫《极美》。因为我不觉得自己是擅长写歌的人,我会一直找一直找,或者一直看一直听,到很清楚的时候才会把东西写出来。其实写《她说》是因为林俊杰的曲对我来说是很清楚的,当时他问我的时候我还有点害怕,但是后来听了歌之后就觉得ok,很快就写出来了。
Q:新专辑有没有哪首歌说的是你自己的故事或者表达的是你看待问题的方式?
A:第三主打《风衣》这首歌,像是对过去的一个总结。当时很难熬的事情,现在却变成很漂亮的风景,它讲的是 “一张一张飞过的日历,拼凑剪贴一件风衣”,曾经觉得一定要怎样,渐渐的可能因为年龄的关系,那种感觉,那种冲动越来越少了,可能也能理解更多东西了。跟了我很多年的歌迷对这首歌应该蛮有感情的。而且这首歌制作过程中其实跟老师来回沟通了8次,必须要做到精准。
Q:李偲菘、李伟菘两位老师最早是怎么肯定你的?
A:说“她的声音还蛮特别的”。认识他们的时候是19岁,所以对我来讲是20年。其实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是有些小争执的,我觉得要这样,他们觉得你要相信我要怎样怎样,但这是很正常的。他们经验很丰富,永远是很温暖的两个人。
Q:基本上每次发专辑你都会入围金曲奖并且有所斩获,这次对于《跳舞的梵谷》在金曲奖方面有期待吗?
A: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对奖项有什么期待,这也不是做专辑的目的。而且歌迷其实只要觉得有新歌听,有新的题材聊就好,我觉得这反而比得奖还要重要。
“孙燕姿会继续唱下去”
Q:现在在微博上也常常跟大家分享你的生活和工作,还制定了“周二打卡时间”,所以其实是有意识的要跟粉丝“报备行程”拉近距离吗?
A:其实现在微博都是艺人可以掌控的,所以我觉得分享生活是ok的,因为大家都好奇我在做什么。当然我的目标不是要“说”,因为我跟大家一样都在辛苦做工作,辛苦兼职妈妈、兼职女儿……只是希望跟大家分享我的日常而已,只是可能不会太细节。
Q:有了家庭,当了母亲后生活方式和态度有变化吗?
A:其实因为已经不是独立个体,所以要在乎的东西会变多,生活变得非常满。而且女生本来就喜欢逛街、喝东西、吃东西,现在只能找时间上网看。早晚都要惦记儿子吃了没有,吃了什么,点点滴滴吧。
Q:家人对你的音乐有影响吗?
A:唱歌本身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影响的,比如透过小朋友的眼睛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才会有《彩虹金刚》这张小小的EP。我跟我老公也不会聊创作上的事,我的生活跟很多人一样是很普通的,你可以想到的你跟伴侣沟通的东西就是我跟我伴侣沟通的,“等下要吃什么”,“随便”,那就是我的生活,跟所有人一样烦恼今天吃什么。其实他还蛮支持我的事业的,只要时间规划好,他都会帮忙接送,喂小孩,陪小孩睡觉,他真的是一个很棒的伴侣。
Q:从前有很多伤感的情歌,而现在你家庭美满,感情稳定,觉得自己还能体会和表达那种伤情的感觉吗?
A:其实当时我在唱那些歌的时候也没有失恋啊,哈哈!唱歌的时候是不一样的状态,就像演戏,进入一个角色、情境里,这是我工作的方式,这不一定是我现实生活的状态。
Q:进入歌坛之后还有过叛逆的时候吗?
A:大家可能觉得三年发一次专辑是叛逆的,但其实对我来说是比较理智的安排时间,我要有时间去教小孩,跟他一起看电视,还要有时间把专辑做好。
Q:在超市会被歌迷认出来吗?
A:其实我觉得没有人在看我。有一次我在一个美食街吃鸡饭,是一个很繁华的地方,但也没有人注意到我。挺享受的,平常也很开心。
Q:专辑里有一首歌叫 《超人类》 ,会想做超人类吗?
A:我觉得每个人都想超出自己的范围去做更多的东西,但我觉得是要累积的,是岁月才可以给你的经验。
Q:如果不做歌手会想去做什么?
A:我以前觉得自己不做歌手会回去学剪头发,因为我觉得剪头发很“数学”吧,很有趣。画家我不敢想那么多,因为我觉得那只是一个嗜好。或者去播报新闻,中英文都可以。
Q:你曾說过“当梦想一一成型之后,我继续寻找当歌手更深层的意义”,这个意义指什么?
A:小时候梦想是很清楚的,要当歌手,发唱片,一张一张,然后打算结婚、生小孩,然后又回到音乐对我的意义。就像我说的,我不需要更多的歌迷,更红更有传唱度的歌,那个已经不是我的目标了。
Q:发布会现场摆放着很多套你之前巡演穿过的衣服,对哪一套印象最深刻?近一两年会时常怀念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吗?
A:好像是黄色的那件,是我演唱会的第一套服装。我看到就记得那个舞蹈,当时唱着《Venus》,叮叮叮……噔噔噔……(哼唱起来)舞台的感觉?也不会啊,其实三年前“克卜勒”的巡演还没过去很久……我觉得啦,歌迷可能觉得过了很久。
Q:和你算是同时期出道的周杰伦、林俊杰等歌手都有在参与一些音乐类节目,但你除了年初的《我想和你唱》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综艺,为什么?
A:我觉得我不敢评价人家,另外也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些节目可能需要一大块时间。讲真的我没有特别排斥,只是我不知道要怎么做。可能我习惯做歌手多过做一个评论者,不知道要怎么评论别人的付出。可能有一天吧,我也不知道,等我小孩大一点吧。
Q:大家都说你是他们的青春,对你来说,你青春的记忆是谁?
A:我小时候对音乐是非常着迷的,喜欢很多西洋歌手,喜欢艾拉尼丝,那时候觉得她眼神非常憤怒和叛逆,当然她后来也有收敛,她应该是影响我最大的,当时还会抄她的歌词。当然王菲也是,还有枪炮与玫瑰乐队,我有去他们的演唱会。
Q:现在还有追星的动力吗?
A:有啊,但我会站在很远的地方,站在最后面,远远地看着他们,但还是很嗨。
Q:曾经创造过唱片销量的奇迹,但现在这个数字时代,实体唱片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仪式感,你有感受到这种变化吗?
A:其实听音乐的方式只是从实体变成数位,我觉得最大的差别还是在制作过程中,很多东西确实是数位的走向。可是有些东西是不变的,它不管是一个CD,还是手机,还是你无意中从radio听到的旋律,人吸收到的东西是不会变的,至少我希望是不变的。如果你听1秒觉得不行就滑到下一首,那可能就是缘分。
Q:听众对你来说是怎样的存在?
A:唱了十几年的歌了,除了唱一些大家喜欢的、自己也喜欢的作品之外,当然这次《跳舞的梵谷》跟之前大家熟悉的作品不太一样吧,希望大家还是喜欢这一次的新的突破。
Q:在现在这样的阶段,你对音乐有了什么新的体悟吗?
A:其实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大家没有做过的东西,已经做了十几年,做过的曲风很多,不管是伤心时候的抒发还是励志的歌曲,多做了很多。做歌手起起落落,有很辉煌的时候,有孤单的时候,而且孤单的感觉不会只有我一个人有,身边很多人都有。
Q: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会给你慌张的感觉吗?
A:我觉得年龄越大反而越不紧张。因为年轻的时候会觉得现在一定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可是明年我就迈入40了,所以很多事情反而没那么紧张。偶尔还是会有,但感觉次数比以前少很多。
Q:孙燕姿会唱到什么时候?
A:只要有好的东西还是会唱,会把它记录下来,再分享,这个过程应该不会断,断的话会很可惜,我没有办法想象这个情境的到来,还是会继续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