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制造”打造好“文化橱窗”

2017-12-04 16:02刘仰
环球时报 2017-12-04
关键词:钻戒中国制造橱窗

刘仰

30年前我结婚时,最贵重的首饰是一个玉镯。如今年轻人结婚,没个钻戒大概是过不了关了。但要知道,中国的钻石从产地到加工在世界上都排不上号,就因为我们接受了这种“钻石文化”、流行结婚钻戒,就让别人赚走了大把的钱。从这个角度讲,文化还真就成了一种“财富”。

站在中国人的立场,这种让人恨不得撞墙的例子还有一大堆:一些已经过气的境外明星或节目,一到中国就“绽放第二春”;一些在美国本土票房惨淡的好莱坞烂片,却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而反过来,一些明明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却非要取个洋名字,广告也要用西方面孔。这些例子背后的共同点,就是无论在制造业还是文化产业,一个产品只要沾上“西方文化”的边儿,身价立马不同。

也就是说,谁的文化地位高,谁就更值钱。但一个老问题是,西方文化比其他文化更高级吗?这类似于问:喝咖啡比喝茶更高级吗?从现实和文化自信两个角度讲,咖啡与茶当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不同人群的喜好之别。但正如前面所提的例子,今日中国恰恰还没能够完全摆脱这样一种文化现实:不少人仍在自觉不自觉地抬高别人的文化,无形之中贬低中国自己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抛开意识形态、政治意图不说,仅从经济上说,当我们崇拜、迷信别人的文化,就等于在给别人送钱。当今中国的制造业正经历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一条路,制造业与文化自信相结合也是一条路,它有可能给“中国制造”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也是如此。中国有着悠久丰富的文化传统,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资源宝藏。如今,欧美时尚圈和文艺圈都在越来越多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灵感来源,而我们却“近水楼台不得月”,守着宝藏听任别人念起“芝麻开门”的咒语。

我们强调文化就是财富,强调文化自信,并非排除学习借鉴别人,但“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绝非是要仰视别人、鄙视自己。当今中国更应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实行理性的“拿来主义”,而不应该再奉行对别人百依百顺的“送来主义”。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好莱坞就是美国产品的宣传橱窗。现在中国制造业越来越强了,我们也需要从文化角度,为中国产品打造好它的橱窗。▲

(作者是北京文化学者)

猜你喜欢
钻戒中国制造橱窗
暴利的钻戒
《zoo coffee 橱窗展示设计》
橱窗风景
钻戒
钻戒
谁偷走了钻戒
好梦幻!伦敦各大百货商店点亮精美圣诞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