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云南省为例

2017-12-04 07:53陈文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手工艺云南省文化遗产

陈文苑



职业教育与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云南省为例

陈文苑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 437004)

职业教育建设目的在于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教育应该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实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最近几年,云南省职业教育积极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融入教育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本省实际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但同时,云南省职业教育与民族传统手工艺结合的实际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云南省;职业教育;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明确强调了学校教育应该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责任。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时,曾指出“应把非遗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结合,对口培养,使非遗的传承、研究、管理有人才保障”。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在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职业教育是民族传统手工艺现代传承的重要途径

历史上,很多民族主要采用封闭式的家族传承方式来传承传统手工艺,属于家传绝学。如今,随着环境的改变和市场的需求及非遗传承的实际需要,学校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建设的目的在于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它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教育应该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实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职业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教育,既能够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又能够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项目的内容、形式及其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情,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自觉性与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二)职业院校开设民族传统手工艺专业是自身的内在要求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助推器。把民族传统手工艺融入职业院校教育中,有利于促进大众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内涵、技能水准。这种途径将有助于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职业教育与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结合,将会大大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民族人才培养质量。

(三)职业院校开设民族传统手工艺专业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进入21世纪,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及人口结构变化等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繁重,职业教育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将民族传统手工艺融入职业教育可以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促进学历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衔接,实现职业教育的效益最大化。这种方式能够为各类用人单位培养优异的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起来,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一、云南省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职业教育的现状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据本次调查,云南省近几年积极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开设民族传统手工艺专业的学校数量增加

近年来,云南省开设民族传统手工艺专业的职业学校不断增多,截止调查时,共有16所中职学校、28所职业学院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具体开设的学校名称如表1和表2。

表1 开设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课程的职业高中

表2 开设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课程的职业学院和高校

“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还被入选“100个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名单”。正在建设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民族工艺学院”是以培养民族工艺应用型人才、民族工艺研发人才为目标,按照“省部共建、产教融合、分层管理、合作办学、开放衔接”的原则组建的一所应用型高等学校。

(二)出版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教材

据了解,云南省针对职业院校的教育需求,最近几年陆续号召或组织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行业内的大师、专家负责或参与编写教材,比如《云南民间陶艺教程》(云南科技出版社)、《宝玉石鉴定与检测技术(珠宝专业)》(云南科技出版社)、《玉雕色彩与构成》(云南科技出版社)、《西双版纳民间工艺美术》(云南科技出版社)、《云南特色文化产业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傣族民间剪纸》(云南大学出版社)等等。另外,还有未公开出版的教学资料,如剑川木雕工艺协会书记张月秋撰写的《木雕图案教学方案》、沧源佤族自治县高级职业中学撰写的佤族传统技艺乡土教材《知识篇》、玉溪师范学院编著的《云南民间传统手工刺绣鉴赏与制作》,等等。

(三)聘请著名艺人、非遗传承人担任课程指导并授课

非遗传承人进入校园可提高非遗项目的影响力,增加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几年,云南省诸多职业学院纷纷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课堂担任客座教授,如云南民族大学聘请摩挲织锦省级非遗传承人阿七独支玛、银器联合国工艺美术大师寸发标、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金永才等为美术学专业的客座教授,不定期来校授课;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聘请傣族织锦技艺传承人玉儿甩、傣族制陶技艺传承人玉勐等为学校客座教师;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聘请彝族剪纸省级传承人陈德为客座教授等等。还有的学校虽未聘请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但也不断邀请传承人来校授课,如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已先后邀请20余位不同工艺种类的传承人到校走入课堂。

(四)成立了非遗传承人工作室

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职业学校成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能够汇聚行业顶尖人才,有利于打造高技能人才的团队建设[1]。据调查,云南省许多职业院校先后陆续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工作室,以便更加便捷、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彝族刺绣传承人毕跃英工作室、苗族刺绣传承人廖力耕工作室,南涧县职业高级中学成立了彝族剪纸省级传承人陈德工作室等。

(五)积极组织、参与行业技能比赛

为提升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技能水平,云南省教育厅及各地政府先后多次举办行业内技能比赛,如每年定期举行的“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参赛对象为中职学校,比赛涉及70个竞赛项目,其中,民族技艺比赛是历届最突出的亮点,比赛的民族技艺包括玉雕、木雕、布艺编织、民族服饰等,社会影响力较大。自2013年开始,云南省教育厅又专门针对职院学生每年举办一次“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涉及到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有“玉雕手工加工”“家具设计”。另外,当地政府每年也会举行一些技能比赛,比如剑川县白族木雕技艺大赛,石屏县民族民间手工刺绣大赛等等,当地职业学校会受邀参赛。职业技能大赛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

二、云南省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省份,云南省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3],保护、传承本地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及维护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省内的职业院校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技艺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适合实际情况发展的之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这些职业院校在实践“非遗”与教育耦合的道路上,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这些职业院课程设置较为单一,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外,便是专业艺术课程,如云南艺术文化职业学院“民间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开设的课程为“综合造型基础”“构成原理”“民间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原理及技法”等,课程设置过于功利化,校方重“工”轻“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未开设相关文化课程如“工艺文化”“美学修养”等,导致了学生文化修养欠缺和艺术造诣不足。不少学生告诉我们,学校对文化课教育不够重视,每年的公共文化课的考试也多为开卷形式,学生的人文素养很难得到提升。

(二)实践环节不够充足

在具体的职业教育过程中,云南省许多学校对实践的重视不够。云南省虽然每年都会举办“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和“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部分地区也会举行类似的技能比赛,但这样的机会毕竟太少。像“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仅仅设立“玉雕”和“家具”项目,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绝大多数项目没有机会得到交流。比赛的参加者只是专业中的佼佼者,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参赛的机会寥寥无几,甚至连前去观摩的机会也没有。

(三)师资力量薄弱

职业学校传统手工艺及相关专业队教师的要求较高,这些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扎实的技艺能力。据我们对云南多所职中及职院的调查后发现,传统手工艺及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存在的问题有:教师理论水平远高于实际能力、教师从事工艺实践的经历不够丰富等。

(四)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成效不明显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云南省的许多著名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被聘为各个学校的客座教授,不少传承人也在学校中设立的工作室,这是非遗传承一种良好的信号。但是,“进校园”活动实际成效并不明显。学校聘请传承人多出于扩大名气的需要,传承人也只是偶尔到学校开展一下讲座,指导学生的机会寥寥可数,很少能定期、常态化地与学生一对一进行交流。聘请的外地传承人,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少。

(五)专业招生缺乏稳定性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云南省开设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学校数量众多,但绝大多数在人才培养上缺乏稳定性。例如云南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开设了“艺术设计”五年制大专专业,教授傣陶技艺、傣锦技艺及傣族雕刻技艺等,但2012年该专业就停止了招生。这种情况背后反映出该专业招生缺乏稳定性、学生就业不景气、专业受欢迎度低。

再如玉溪市江川区职业中学2015年开设了“民间传统工艺”专业,主要培养铜器制作人才,当年计划招收40人,与其他专业相比人数较少(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多达120人)。尽管如此,该年招生仍未达到计划人数,2016年学校把该专业缩减为30人。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江川区职业中学2015、2016年招生人数对比

华夏中等专业学校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该学校开设的“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每年也只招收20人,是所有专业计划招生数中最低的。此外,经过了解,无论是中职还是职业学院、大中专学校,民族传统手工艺专业的招生人数历年来均不乐观,学生报考的积极性不高。

三、云南省民族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如何让职业教育更好地传承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其内在的优势,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课程设置

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明和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还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单纯的技能学习显然无法真正掌握文化艺术的精髓,更不能真正做到“薪火相传”。在进行传统手工艺教育实践中,重“工”轻“艺”是职业教育的通病。云南省职业教育首先应该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文化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加强学生的文化涵养和综合素质,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也有利于提升作品的文化含量。

(二)拓展学生实践空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直倡导“知行合一”“行知统一”的教育思想。实践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云南省的职业学校应该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加强对学生技艺环节的具体指导和把关,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艺水平。学校应该倡导每一位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做到“以赛促学”;各相关单位如人社部门、经信部门等可以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多类别的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

(三)切实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作用

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是本行业的翘楚和专家,民族传统手工艺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作用[4]。除了聘请传承人进校开展讲座外,应该结合各学校本地的“非遗”资源优势,把这些传承人请进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导师。在这一点上,安徽行知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该校是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的一所中职学校,1999年跻身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并先后荣膺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职业学校。徽雕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学校聘请16位徽雕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长期驻校,在校任教。这些聘任的非遗传承人带着自己的资金和项目进学校,开办“大师工作室”,同时承担学校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学员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传承人的徒弟,“工作室”既是教学的场所,也是授徒的地点。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目前该校正着力打造中国首家“非遗学院”。

(四)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们的调查来看,目前云南省大多数职业学校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多停留于较底的层面,并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致使许多学校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专业发展步履维艰。深化“订单式”培养模式首先应以企业需求为办学风向标,根据企业设定的岗位和所需的技能进行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做到“专业对口”。

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让企业积极参与进学校的教学环节中。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人才模式多局限于企业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这显然并不能适应当下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针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行业的特殊性,职业教育合作的企业一定要参与到学生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并及时向学校、师生传递企业文化、工作岗位的要求等等。

云南省的职业教育与民族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已经到来的“十三五”发展周期内,云南省职业教育应该继续坚持好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着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和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特点,充分利用好“非遗”资源,发挥其固有的优势,在做好职业人才培养的同时更好地传承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职业教育成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1] 张郑亮,王建.关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意义及任务的思考[J].职业,2014(23):85-85.

[2]柳莉.基于职业教育课程论视角的口译教学设计[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29(2):147-150.

[3] 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结构[J].学术探索,2013(8):108-112.

[4] 刘再春.民族地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探索——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高等院校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1):127-130.

(责任编辑:滕新才)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ake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HEN Wenyuan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imed at cultivating skilled practical talents whose duty include to pass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Yunnan is an ethnic minority province that is inhabited by ethnic minorities, and is also a major resour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recent years,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has actively integrated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of ethnic minorities into education practice,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combin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Yunnan province; Vocational education; ethnic minorities’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G71

A

1009-8135(2017)06-0118-07

2017-09-24

陈文苑(1982—),安徽六安人,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

国家民委项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与保护发展研究”(MSY1601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文化传承体系研究”研究成果(12ZD01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手工艺云南省文化遗产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手工艺·温州发绣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