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女”的背后

2017-12-04 03:30牛雅琼
家长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乖乖女教子双胞胎

□牛雅琼

“乖乖女”的背后

□牛雅琼

小雨和小方是班里的双胞胎姐妹,成绩中等,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通过家访,我发现孩子“乖巧”背后另有隐情。

家访过程中,孩子们一声不吭,顺从地坐在父亲身边,低着头。我向家长介绍孩子们的情况。还没等我把情况说完,双胞胎的爸爸就抢着说:“同事的孩子小罗也在班里,现在,每次成绩下来我都会向小罗问这俩孩子考得怎么样。起初我问这俩孩子,她们不愿意告诉我,我就在校门口直接问其他同学。如今学校不允许按成绩排名,我就找同学去问,人越多越好,这样我就能了解这俩孩子学习上有没有用功。我的孩子还算比较乖,对我的做法也能理解……”

听完这位父亲对孩子的“关爱”,我心中一惊,问道:“您这么关心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和孩子们谈谈心,了解她们内心的想法呢?”这位父亲回答道:“不怎么谈,一是我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二是俩孩子比较乖,性格比较内向,她们说不出什么内容,总是问一句答一句,像挤牙膏一样,还是直接听我的安排比较有效……”言语间,这位父亲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似乎很满意,脸上显出些许骄傲。瞬间,我一下子理解了两个孩子表现出来的“乖巧”是背负了多么大的压力,明白了她们为什么都不愿意与小罗同桌、同行,以及为什么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

在学习上,俩孩子本来不愿意与别人比较,但父亲却不顾及孩子的面子直接去问她们的同学,他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越权”行为,还有意无意在言语间扩大自己的“权威”,并且连两个女儿在家中的表现也比来比去。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别人不经意的言语、动作、表情、神态都可能伤害其稚嫩的心灵,而作为当事人的“父亲”却还浑然不知。

家长把培养孩子列为家庭中的头等大事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却发现有很多家长由于教子之道乏术,靠着个人的直觉和传统的经验管教孩子,陷入教子误区。分析这对双胞胎女孩“乖巧”背后的隐情,我觉得这位父亲存在以下误区:

首先,拿别人家的孩子当自家孩子的“尺子”。殊不知,如果家长常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这种盲目比较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引起孩子的反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个性、潜能、特长各异,喜欢什么人、憎恶什么事也各不相同。虽然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和成长有知情权,但没有随意比较的权利。

其次,忽视了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乖孩子”在青春期没有表现出叛逆,不代表内心没有想法。因此,家长要改变一家之主的“权威”和“强势”角色,应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以“战友”的身份跟孩子分析问题,这比站在高位像“将军”一样去命令好得多。

最后,忽视了进入青春期孩子的社会属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孩子心智渐渐成熟之时,作为家长,应用爱去浇灌孩子的成长,用理解融化孩子内心的不安。这样,孩子才会向着家长希望的方向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编 宋行军)

猜你喜欢
乖乖女教子双胞胎
铁匠教子
词语双胞胎
同是“双胞胎”为何大不同
双胞胎逛“1元店”
用反常素材,增写作异趣——《以后,我继续当您的乖乖女》点评
《颜氏家训·教子篇》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
教子无方
乖乖女变“女侠”:独行14国,修行在路上
乖乖女也有叛逆心
“不靠谱”的教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