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南兵+彭承军
【摘 要】在世界经济科技都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随着科技发展的潮流,也成为了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紧缺的问题。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想为国家培养符合科技发展的高质量人才,这对高职教育是有一定的要求。本文将通过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来展开讨论。
【关键词】科技进步;人才紧缺;教育质量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是以让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为主要目标,将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的。我国目前正处在高等教育的加速阶段,从高等教育学校的在校人数来看,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有发展就会有挑战,面对社会认同程度低、就业出路少的一些类问题,高职教育的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
一、高职高教的发展历程
1.起源阶段
早在清朝末年,我国的高职教育就已经起源,距今已有百年历史,1904年,光绪帝就制定了人们熟知的“癸卯学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实行的学制,该学制确立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并奠定了我国现代学制的第一块基石。
2.萌芽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阶段,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新兴起来的,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首的代表的洋务运动,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这是中国第一批职业学校,其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专门的实用技能,成为了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的雏形。
3.兴起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阶段,是1912年以后,中华民国的成立,将实业学堂改为实业学校,以养成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这一变革,为中国的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播和制度的建立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改革与发展阶段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之路,也不尽是一帆风顺,在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了文革期间的动荡,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之后,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才得到蓬勃的发展[1]。
二、高职高教教育健康发展的问题
1.数量与质量的不平衡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一直注重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问题,高职院校也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随之而来的便是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的问题,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数量与质量的不平衡问题也随之日益加剧。
2.就业质量与期望值不相符问题
我国的高职高教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虽然呈逐渐增长趋势,但是,根据往届毕业生调查显示,高职高教院校的对口就业率仅占全院的一半左右,毕业生就算是对口就业,但是所从事的职业与自身的期望值也大多不符,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增加了失业率的上升。
3.工资基数较低的问题
在薪金待遇上,由于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工资基数也是比本科院校待遇低,且工资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有些时候,高职与中职院校并没有什么较大的区别,因此,从工资基数上来看,高职教育并没有突出其“高等性”的教育理念[2]。
三、高职高教教育健康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在面对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现实情况下,高职院校也加大了其招生规模,这便出现了不顾生源质量而加大招生力度的现象,从而引发了学生们自身素质高低不同及學习层次差别较大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要想高职院校保证其持续发展,保证生源的质量是首要前提,只有保证了生源的质量,才能确保学生的受教育质量有所提升,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真正从根本上区分高职与中职的差异。
2.优化教学条件及环境
虽然,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全国的高职院校已经超过1000多所,但是,在这些具有高职招生资格的院校中,大多的高职院校教学条件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从住宿到教学环境,都是非常的令人担忧,在注重实际教育的高职院校中,除了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外,实训室及相关设备,也是影响学生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要想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保证学生的质量,就必须要保证学校教学环境的质量,保证硬件设施的齐全。
3.确保就业率
就业,是一个关系高职院校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科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从关注就业率逐渐上升到就业质量上面,专业对口率、工资待遇及就业期望值都成为了衡量一个高职院校好坏的标准。由于高职院校是专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凭借自身的优势,建立与专业相对应的实训基地,与相关企业签订长期的人才培养和输送计划,从而加大学生们的就业率和期望就业值[3]。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院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专业化人才,以保证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广黎.“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中新疆高职院校的发展机遇与路径[J].现代交际,2017,10(08).
[2]张继东.试论高职教育包装人才培养创新模式[J].中国包装工业,2016,12(06):214.
[3]苏冰星.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02):280-2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