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晖
课文是很好的习作范例。教师结合文本特点和学情特点,找到合适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引导学生开展习作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包括《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五篇课文。笔者以此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围绕观点,选择事例
《学弈》是学生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三篇文言文。有了前期学习的经验,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特点并不陌生,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不难,并且他们很快就发现课文是通过两个人学习态度的对比,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目标达成得如此顺利,剩下的时间干什么。笔者灵机一动,安排了一次课后练笔:学习本文“融说理于叙事之中”的特点,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明“三心二意”和“专心致志”的态度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这样的事例,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在以往的习作训练中,他们也讲过这样的事。不过,这次练习的重点不是机械地把一件事记下来,而是“围绕一个观点”选择事例。虽然这样的要求教材中没有涉及,练习的难度有些大,但因为有课文这个例子,学生是有可能达成预定要求的。
从第一次练笔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学生选择的事例来自某一项本领的习得,如练书法、弹钢琴、学跳舞、钓鱼等。从方法的运用来看,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关联、迁移《学弈》一课的表达方法。以“学跳舞”为例,有的学生只是把“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得特别具体,如先写初到舞蹈室时不会基本功的尴尬,再详细介绍通过老师的鼓励、同伴的互助、自身的勤奋学会了跳舞。这显然与教学目标不符。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进一步发现《学弈》是通过对比两人不同的学习态度,告诉我们不同的学习态度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个道理。因此,无论写哪一种本领的习得,关注的重点是学习的态度,可以是自己之前学习态度和之后学习态度的对比,也可以是两个小伙伴学习同一种本领时不同态度的对比。
经过这样的引导后,学生的思路清晰了。二次练笔时,大部分学生写出了符合要求的习作片段。
二、关注句式,规范语言
有了这次成功的实践,剩下的几篇课文,笔者就有意识地寻找读写结合点。
《匆匆》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表达了“我”对时间的伤逝之感。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这种意思不难理解。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就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朱自清先生文笔的精妙,并尝试运用这种手法练笔。
文中有一个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句子的格式仿写一句话。写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练习,但没有提出“关注句子表达特点”的要求。从学生交上来的句子看,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句式工整、语言规范,但没有体现出句子的内在逻辑联系。比如,有一名学生这样写:“跑步的时候,日子从旁边过去;玩乐的时候,日子从身边过去。”显然,这里的“旁边”“身边”用得不够恰当,因为它们与“跑步”“玩乐”没有内在联系。于时,教师带领学生赏析文中的语言,引导他们发现“洗手”与“水盆”“吃饭”与“饭碗”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弹琴的时候,日子从 流走”。学生联系与弹琴相关联的事物,想到了“指尖、琴键、音符、五线谱”等词语。将这些词语添加到句子中后,动作与事物之间就产生了关联。此外,因为教师有意识地把表示时间的动词“过去”改成了“流走”,学生通过朗读句子,感知到了表示时间流逝的动词也是可以变化的。最后,教师让学生修改之前所写的句子。这名学生修改的结果是:“跑步的时候,日子从双脚间飞过;玩乐的时候,日子从笑声中溜走。”修改之后的语言,无论是从句式上,还是表达上都更规范了,同时也让语言有了美感和诗意。
再比如,《手指》这篇说理性散文,阐明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并不难理解,加上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时,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关注文章的表达上。如:课文运用排比、拟人、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细致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语言风趣幽默。教学时,教师可以着力引导学生赏析语言,领悟表达的妙处,并练习运用某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写句子或片段。
三、多元思维,有序表达
多元思维也称“立体思维”“全方位思维”“整体思维”“空间思维”或“多维型思维”,是指跳出点、线、面的限制,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多元思维对解决习作主题陈旧、内容单一等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桃花心木》这篇课文将“我”置身于“猜测→推断→自我否定”,然后“再猜测→再推断→再自我否定”的事件里。这样的结构很适合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方面的训练。教学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让他们经历这种思维过程,然后抛出一个话题:邱老师今天为什么迟到了五分钟?(其实,教师的迟到是故意的)学生猜测与讨论之后,完成了一篇小文章。大部分学生运用了文中的思维方法:邱老师为什么迟到了?是生病了吗?不是,她刚刚上课很精神,看不出生病的迹象。是外出参加会议了吗?也不是,参加会议去了不会这么快就回来。是调走了吗?更不是,学期中途一般不会安排调动。在这样的练笔中,学生改变了常规的“三段式”构段思维,而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思维与构段方式。这不仅使习作简洁明了、思路清晰,而且让文章具有了较强的可读性。
《顶碗少年》也适合对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习作训练。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写了一名少年经历两次失败后,在白发老者的鼓励下重燃信心、走向成功的故事。故事阐明的道理浅显易懂——失败乃成功之母。初读课文后,学生都想到了这句话。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在文本内容方面做过多的挖掘,而是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这个道理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这是一个具有发散性的问题,但一开始,学生几乎都给出了确切的答案:这句话适合于所有人和所有事。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而是引导他们深入课文,发现作者把两次失败的过程写得特别详细。课文不仅详细地描写了少年的神态、动作,而且还写到了观众的反应。从中可以发现:少年能走向成功除了与老者的鼓励有关系外,还与他不灰心、不气馁、勇敢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密不可分;如果面对困难和打击,他畏惧了、退缩了,如果在老者的鼓励下,他仍然萎靡不振,那么少年仍然无法取得成功。可见,失败并不一定会为成功奠定基础,它也可能把人推向堕落的深渊;能否把失败作为进一步前进的起点,与外部环境、个人意志等有密切的联系。
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让学生围绕“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个观点,或反向立意,或多维思考,试着写一段话或者一篇短文,不少学生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
(作者单位: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