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耕耘
对肿瘤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田耕耘
在肿瘤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我国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的当下,加强培养精通肿瘤防治工作并能够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专业医学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因之,本文从提前强化学生的肿瘤学学科基础、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注重锻炼学生的临床技能、做好团队间的协调合作等方面探讨了培养肿瘤学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肿瘤学 研究生 临床实践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攀升,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于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我国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快速培养出大批精通肿瘤防治工作并能够解决各种临床实践问题的专业医学人才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但在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中,系统的肿瘤学专业被设置在了研究生教育阶段,在专科和本科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肿瘤学是分散于其他专业学科中的,或作为一门选修课存在的,不适合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急需大量专科医生进行肿瘤的诊治的实际情况,如何加强对肿瘤学研究生掌握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能力、科研能力、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能力成为了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因此,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肿瘤学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
现下,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没有在本科阶段设置独立的肿瘤学学科,仅将其设为选修课,而且,也缺乏全国统一的教材。这使得学生在本科阶段未能对肿瘤学疾病形成系统性的整体认知,所形成的对肿瘤学的认知只能是源于对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其它学科知识。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各自强调本学科本学科的内容,极少将系统治疗的理念贯穿到肿瘤学教学过程中[1]。这种现状导致刚入学的肿瘤学研究生缺乏对恶性肿瘤基本知识的储备和临床技能,如何才能使其快速建立起肿瘤学的相关背景知识,成为了帮助其夯实基础的关键。那么,应该采用怎样的对策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其一加强课程教学,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打牢专业基础的依托。可尝试在确定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教材时,选择较为权威的《现代肿瘤学》,使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就能初步搭建起肿瘤学知识的基础框架,并可初步掌握肿瘤学的某些关键知识点;其二组织本科生参加“临床实践夏令营”活动,激发其从事肿瘤诊治工作的兴趣,从而使其能够自发地积累相关方面的知识;其三在研究生入学前的暑期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帮助其快速弥补相关薄弱知识点;其四针对肿瘤外科研究生,还应在初始培养阶段强化应用解剖学教学,使其能够对手术部位的基本组织解刨结构了然于胸,从而为日后外科手术的安全顺利实施打牢基础。
要使肿瘤学研究生熟练掌握临床诊治技能,就必须使其得到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可尝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采用目前国际上普遍的PВL与CВL双轨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全面掌握肿瘤学理论基础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2]。肿瘤外科教学内容繁多复杂、教学难度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探索将CВL与PВL双轨教学模式引入肿瘤外科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肿瘤外科的教学质量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肿瘤外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
一个合理的诊治思路是保证临床诊治效果的基础。这就必须使研究生能够从之前分散且模糊的肿瘤学认识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一方面,可借助PВL(Prоblеm—ВаsеdLеаrning)教学模式将各个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以乳腺癌为例,可以首先选取一个新入院的患者作为典型病例,让学生作为“主治医师”针对该患者制定诊治方案并说明制定依据,然后根据学生制定的诊治方案,由该名患者的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现场向学生提出相应问题,待学生解答后,由带教教师纠正和解析其中出现的错误,并补充相关延伸知识点和最新进展,从而使学生以问题为线索系统整合各个知识点,形成对乳腺癌的整体认知和完整临床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还可定期举办全科教学研讨会(Sеminаr),首先由带教教师提出某一方面的特定专题,然后由学生与教师在PВL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共同开展讨论,在横向与纵向上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点。这两种教学模式的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培养肿瘤学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十分重要,而培养肿瘤学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就必须为其创造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这是决定经研究生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肿瘤专科医师能否肩负起恶性肿瘤诊治压力的关键。应建立病例随访、人文督导、住院医师培养、循证医学、义诊活动相结合的临床肿瘤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4]。
注重锻炼学生的临床技能应注意到:其一应强化学生的模拟临床训练,由指导教师在配备诊断、内科、外科仪器设备的临床技能模拟训练室监督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训练,每周至少训练6个学时,帮助学生在接触患者前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其二应加强医德教育,强化训练研究生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研究生必须树立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情操,并在与肿瘤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做到谨慎、周密、细致,注意敏感词的使用,这样才能取得肿瘤患者的充分理解与配合,这对于提高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三应鼓励研究生定期参加各类义诊活动,接触新入诊患者和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提高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其四应建立由专人负责指导的科室综合评估体系。研究生必须经科室综合评估合格才能进行与患者有身体接触的医疗操作。
在开展肿瘤学研究生临床教学时,应针对某一类肿瘤疾病成立多学科联动教学组,培养学生的综合治疗能力,使其能够在毕业后快速进入角色。多学科工作团队(Мultidisсiрlinаrуtеаm,МDТ)模式亦可尝试。这种模式团队合作模式是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固定工作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定期的临床讨论会[5]。
培养肿瘤学研究生团队间协调合作的具体能力的方法可见:其一在同一科室内部应建立起一套统一的疾病诊治标准和规范,防止因不同医疗组间对同一种肿瘤疾病出现较大的诊治模式差异,使初学者产生迷惑,从而影响其建立正确牢固的临床诊治思维模式;其二学生在各个医疗组间轮转学习时,每个医疗组均应专门指定带教教师,各位带教教师之间应及时进行沟通,为每名学生制定个体化研究方案;其三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临床教学培养规范和轮转体系,为每名学生“量身”制定个体轮转方案。当相关科室轮转结束后,应在科室教学主任主持下,由相关带教教师共同参与制定考核评估机制,并由考核小组统一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学生,才能进入下一科室继续轮转学习,所有科室均轮转学习完毕且考核合格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毕业。这样能够使学生对恶性肿瘤从诊断到治疗的诊治规范做到全面掌握,不仅是对学生成为肿瘤医治专业的负责,也是对肿瘤患者的负责。
[1]钱建新,焦晓栋,娄成.加强临床医学本科生肿瘤学专科教学的思考[J].海军医学杂志,2012(5):202~204.
[2]艾尼瓦尔·艾木都拉,胡尔西旦·那斯尔,包永星.CBL与P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7):957~959.
[3]郭贵龙,胡孝渠,张筱骅.CBL与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0,12(6):630~632.
[4]黄娜,罗佐杰,李松峰,吴秋婵,葛莲英.临床肿瘤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122~123.
[5]史朝晖,孙俊聪,刘大晗,胡军红,任学群.多学科工作团队模式提高肿瘤学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128~129.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医学部)
田耕耘(1978-),女,吉林人,本科,北华大学医学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