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阳 余京
【中图分类号】R47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1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机械通气治疗为最为常见治疗方案,在确保危重患者生命安全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结合实际可以发现,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部分患者在拔管后或者治疗中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在促使患者病症加重的同时,更可能危及到患者生命[1]。我院按照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对该部分患者展开护理,起到了对该类肺炎预防的效果,具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过程中共涉及病例76例(所有患者均在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所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而来),随后于组内抽选38例,单按照常规方案开展各方面护理,为对照组,余下则按照综合护理展开,为观察组。从患者构成上可知,对照组囊括有男20例,女18例,于36—74岁,中间值为(49.82±1.92)。而观察组则由男性19例,女19例构成,于33—76岁间,中间值为(48.18±1.72)。综合以上数据对比可知P>0.05。
1.2 方法
在本次对比护理期间,以常规护理方案施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针对患者各方面生命指标密切进行观察,并做好对有关导管的保护工作,确保不存在有导管弯折的情况。关于观察组患者,则需要按照综合性护理干预开展护理操作:
(1)针对护理队伍进行建立。从事该部分患者护理的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养,在保障各方面护理操作专业性的同时。帮助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各方面症状有效进行评估,针对相关性肺炎评估方法熟练进行掌握。
(2)心理疏导。因该部分患者病症较为严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难免会存在有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耐心为患者讲解该方面治疗的主要目的,并针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讲解,使得患者确信,在各方面治疗方案的作用下,自身能恢复健康[2-3]。
(3)防感染护理。在治疗期间,需严格按照对应规定针对病房进行消毒,且护理人员的各方面护理操作同样需要按照无菌操作的流程进行,并定期采集病房空气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实现对病房内病菌的有效控制。同时,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将床头抬升约30度左右,能避免患者出现误吸的情况。此外,护理人员更需要及时帮助患者完成翻身等操作,并通过叩背等方式帮助患者及时将痰液排出。并做好口腔清洁护理操作,确保患者口腔处于干净状态。
(4)针对该类患者呼吸道进行管理。在每日护理过程中,需针对呼吸机管路以及传感器等实施有效清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及时针对管路进行更换,以保障呼吸机的清洁程度。
1.3 观察指标[4]
于本次对比护理过程中,尤其需要针对两组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加以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期间涉及两组患者各方面数据都按照SPSS19.01展开处理,结合均值±标准差针对计数数据加以表示,按照卡方测定,而计数数据则按照百分数表示,结合卡方测定,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合统计可知,于本次研究中,观察组2例出现相关性肺炎,而对照组则存在有7例,P=0.000,=9.192;在C反应蛋白水平上,观察组为(82.81±1.92)mg/l,而对照组为(91.82±1.27)mg/l,P=0.000,t=12.719;在白细胞计数方面,观察组为(11.91±2.01)X109/L,而对照组为(15.92±2.23)X109/L,P=0.000,t=10.928.
3 讨论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属于重症监护室最为常见并发症。因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症多较为严重,其综合免疫力较低,很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影响,同时,若各方面护理操作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同样很容易促使患者诱发该症。在相关性肺炎的作用下,在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更可能促使患者病症加重。为此,在针对该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更需要对护理操作加以重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院就将综合性护理干预于38例患者中进行运用,从心理疏导、感染病症预防以及呼吸道管理等多个层面展开护理,在针对该部分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改善的同时,针对感染加以预防。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该护理对策的作用下,能针对相关性肺炎进行有效预防,更能针对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进行改善,有助于患者恢复。
基于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帮助该部分患者恢复过程的多方面优势,可在重症监护病房开展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给予运用。
参考文献
岳洪杰.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OL].当代医学,2017,23(13):134-135.
吴博.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4):2669.
董东梅.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3):275-276.
孟俊娜.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醫学信息文摘,2015,15(85):232+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