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之后,山西、浙江、山东、湖南等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017-11-30 12:36聂辉
南方周末 2017-11-30
关键词:调研领导干部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每一次重大战略转换或重大政策调整的时候,都会有大兴调查研究的提法。”

要避免“以文件贯彻文件”,“上面发个文件,下面也发好几个文件,文件制作了一大堆,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南方周末记者 聂辉

2017年11月19日,一场名为“万名干部大调研”的行动在山西全省展开。按照部署,到12月15日之前,省级领导干部的累计调研时间不少于10天,市厅级干部不少于15天,县处级干部不少于20天。

至于这场行动的缘起,山西省的文件写道,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

“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实事求是”一样,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强调和坚持的工作作风,在十九大之后,已成为各地工作部署中的高频词,在山西作出部署前后,浙江、山东、湖南等省都开展了自上而下的行动。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授许耀桐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句著名口号。“调查研究有没有成效,最终还是需要实践来检验。”

“当县委书记一定要 跑遍所有的村”

11月14日,湖南娄底市委书记李荐国前往该市新农村示范村调研,为即将在全市开展的“集中调查研究”活动打起了头阵。

“村里的老百姓都来这里看病吗?有散装的‘纸包药卖吗?能打针吗?”在娄星区双江乡洪山村的卫生室,李荐国向村医了解了卫生室的医疗资源配置状况,叮嘱村医特别注意发药和打针,不可因疏忽大意而发生医疗事故。

从李荐国调研的次日,也就是11月15日开始,娄底在全市以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主题,开展集中调查研究,为期2个月,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等方面。

对于此次调研,从组织保障上可见娄底市的重视,工作由市委书记、市长、市委秘书长3人牵头,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等党口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分别落实。

按照市委要求,每名副厅级以上的干部,及下辖各县(市、区)负责人在调研结束后,都必须撰写调研报告。

在娄底发动“大调研”之前不久的11月10日,湖南举办了全省市厅级领导干部轮训专题讲座,省委书记杜家毫在讲话中也强调了十九届一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

再往前,2015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在中央党校接受轮训的县委书记进行了一次座谈,提出了“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杜家毫就引用了这句话来提醒全省领导干部要求真务实。

像杜家毫一样,已有多名省委书记在十九大结束后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1月13日,河南省委召开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会上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省委书记谢伏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动起来、沉下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研。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经济日报》上公开发表文章表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省委常委会还确定了22个重大课题,由省领导牵头到基层开展调研。

11月上旬,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分别在天津市委全会,及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在11月7日的市委全会上说“要真正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走出院子”。

在省级党委书记群体中,新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也先后两次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1月8日,他在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说“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推进”,11月15日,上海召开了区、大口党委书记季度工作会议,李强再次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并且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政策,拿出针对性的举措,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和树立基层典型。”

从各地的安排看,一般都要求在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大兴调查研究”,但也有一些地方突破了这一范围,目前已有广东佛山高明区、浙江省东阳市等基层县区开始部署大规模调查研究,东阳市委书记黄敏要求在全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时提出,“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沉下来熟悉本地实际情况。”

既要摸清内情又要发现典型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每一次重大战略转换或重大政策调整的时候,都会有大兴调查研究的提法。”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小劲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工作方法而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值得肯定的。

张小劲说,特别是在社会变动较大的时期,领导同志需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社会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既要摸清底情、内情,又要发现优秀典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1956年前后。其时代背景是,1953年提出“一五”计划之后,1955年又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但后来在“提前实现工业化”的口号下,各项计划都提出提前完成的目标。

这就出现了“冒进”与“反冒进”的两种思路,于是中央领导人开始走出北京进行实地调研。

影响较为深远的是陈云在1955年初回到故乡青浦进行调查研究,返回北京后,他向中央提出建议,粮食统购统销实行定产、订购、定销的“三定”政策。但当年5月,全国范围内又出现了粮食紧张情况,陈云再次回到青浦调研,之后采取了返还“过头粮”等修正办法。

很显然,调查研究为反冒进提供了一定支持。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刘少奇作政治报告时提出,“为了有效地反对主观主义,党的领导机关都应当大大加强对于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

此后,中央再次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在1961年。当时由于受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我国经济状况严重困难,部分干部脱离群众,脱离一线,地方干部作汇报时也有很多虚假报告。

毛泽东此时也意识到党内调查不够。1961年1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的最后一天,毛泽东发表了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主旨的讲话,要求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希望与会者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会后,毛泽东亲自组织和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湘、粤农村进行调研。中央其他领导人也分别到农村调查。

在那场调查研究中,刘少奇去湖南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和宁乡县花明楼公社炭子冲大队,进行了44天的调查。

党史中至今还流传着刘少奇住进养猪场做调研的故事。1961年4月,刘少奇回到家乡湖南宁乡县,他查看村子中“万头养猪场”时发现,养猪场内其实只有三四头小猪,皮包骨头。刘少奇就从养猪场开始调研,在养猪场内一住就是7天,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还向当年一起放牛的“小伙伴”询问农村的真实状况,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为后来国家农村政策的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一时期,周恩来、朱德分赴河北、四川、河南等地农村进行了调查。邓小平、彭真就近在北京顺义县进行调查,随后联名致信毛泽东,陈述了社队规模、粮食征购和余粮分配、供给制、食堂、家庭副业等问题。

一直有重视调查研究传统的陈云,则再次回到故乡青浦,前往小蒸乡进行社会调查,得出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的结论,通过那次调研,陈云提出的意见还有:种双季稻不如种单季稻、种小麦不如种蚕豆的结论。

此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句著名口号。

“遗憾的是,1961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在左的思想的指导下,得出了阶级斗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结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但是调查研究之风此后在党内仍然受到重视。

希望也能将群众迎进领导办公室

1961年之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提出频率虽然逐渐变低,但在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看来,这并不意味着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方式被淡化了,只是没有大兴大办而已。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党内一直重视调查研究,十八大之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中,也强调了领导要深入基层了解下情的要求,懂得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希望做什么事。

“但很多领导干部还是在不知不觉当中淡忘了,做得不到位。”许耀桐说,调查研究不是说到就能做到,是比较辛苦的一件事,需要不断提醒。在他看来,十九大之后继续强调大兴调查研究,并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开展,是有针对性的。“用意就是时时刻刻提醒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应该是日常的工作方式。”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小劲则从改革进入了新阶段这一角度,来看待当今提出大兴调查研究的时代背景。

“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调查研究是很关键的一步。”张小劲说,十八大以来推行了全面深化改革和精准扶贫,这些工作的短板问题需要发掘解决,其中的优秀经验,也需要总结。

在具体方法上,许耀桐认为,提出调查研究是好的,真正落实时,就要把真实的情况搞清楚,不能浮于表面,不能抓住鸡毛蒜皮的事情,更需要寻找死角,发现真问题,解决瓶颈问题。

“将调查研究作为一个活动来抓,一定要注意要有成效,不能满足于说说而已。”许耀桐特别强调要避免“以文件贯彻文件”,“上面发个文件,下面也发好几个文件,文件制作了一大堆,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的看法是,现阶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应该是针对新的主要矛盾来调研,不仅要了解生产力状况和经济结构状况,人才状况也要摸清楚。他建议调查研究能更常态化,并且还要在今后建章立制,规定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的时间。

“不仅领导干部要下基层。”张希贤希望今后也能将群众迎进领导办公室,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真正掌握国情民意。

猜你喜欢
调研领导干部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市领导会见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称职”办公室主任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