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杨 杨岩 栾新平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01
在临床上,ICH属于脑卒中的一种,大约占中风的15%到20%,其导致死亡和遗留后遗症的几率都是非常高的[1],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导致患者预后不良至关重要的因素为ICH后合并有脑水肿。发生ICH后脑实质中的血液迅速的聚集于一起,从而周围的脑组织受到压迫,导致相邻或者远处的区域出现较为广泛的血液供应不足,这就是ICH早期出现脑损伤较为主要的原因;随之出现的氧化应激、炎症以及细胞毒性反应致使颅内的压力急剧的增高,脑水肿使得缺血、缺氧的脑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脑水肿的出现可能与体内的血-脑屏障(BBB)被破坏了有着紧密的联系,而ICH后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使得MMP-9在机体内表达能力增加,而MMP-9的高表达会致使BBB的连接蛋白发生降解,这样就会促进脑水肿的形成[2-3]。作者对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确诊为ICH后并有脑水肿的38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说明ICH后脑水肿与MMP-9的表达有关,现有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基本资料
回顾性的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我院脑外科住院部的38位未手术病人,均被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且脑部CT的三次结果符合发病0-4天内出血部位周围的低密度影较4-8天的小,大约在7天左右低密度影达到了峰值,8-14天出血部位周围的低密度影较之前减小,其中男性患者占63.16%、女性患者占36.84%,平均年龄大约为57岁,年龄的范围在45岁到72岁之间。所选患者的纳入条件:均在发病的24小时内就诊;无生化全项(肝肾功能+血脂)不良;无脑部器质性的病变等,且患者的依从性也非常的好。对所选38位患者的年龄、脑出血大小等基本资料进行了统计学的分析,差别无意义(即计算出P>0.05),所需观察的指标能够进行比较。
1.2 MMP-9含量的检测
上述38位患者均在发病的第1天、4天、7天、14天抽大约4mL的静脉血,静置大约30分钟,放于4℃离心机中,以3000r/min*15min离心,完成后取上层血清,均采用统一的检测方法,即为ELISA法(试剂盒相同)检测血清中MMP?9的含量,注意在测量的过程中,所有患者的血清样本均需严格的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来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计量资料采用的是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如果P<0.01,则可得出相比较的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这个结论,且有着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患者第1天血清中的MMP-9含量为82.22±36.41ng/ml;第4天血清中的MMP-9含量为118.76±30.56ng/ml;第7天血清中的MMP-9含量为145±34.45ng/ml;第14天血清中的MMP-9含量为49.08±29.72ng/ml,第14天血清中的MMP-9含量低于第1天、4天、7天,第7天血清中的MMP-9含量高于第1天、4天、14天,第1天血清中的MMP-9含量低于第4天,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即P<0.01)。
3 讨论
当前,与ICH后出现脑水肿相关的研究实验有很多,但具体的发生机制是怎样的仍然不清楚,使得其在临床上的治疗也相当的棘手。临床医生都知道脑出血自身发生的占位效应能够引起原发性的脑部损伤,脑水肿则属于其继发性损伤最为主要的一种,发生脑水肿可使脑部的血液循环以及代谢障碍进一步的加剧,以加重病情的发展。一般的情况下,ICH后的脑水肿48小时内是会快速加重的,大约在一周的时间内达到峰值,之后就会逐渐的下降[4]。而ICH后的脑水肿究竟与机体内的何种机制相关,有大量的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MMPs(金属基质蛋白酶家族)是依耐性肽链内切酶上的一个序列,包括MMP-2、MMP-9、MMP-12等等,正常情况下,脑组织中的MMPs含量是少之又少,但ICH后其会迅速的上升,现已有大量的数据已经证实其在ICH的发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对MMPs的研究成为近些年的热点。MMP-9是MMPs大家族中的一员,也是与ICH的发生关系最大的一个成员。ICH后机体会出现氧化应激、炎症以及细胞毒性等反应,MMP-9在这些反应的刺激下,体内的氧自由基以及凝血纤溶酶被激活了,使得MMP-9在机体内表达能力增加,而MMP-9的高表达会致使BBB的连接蛋白发生降解,此时BBB的通透性显著地增加,周围的脑组织则出现了水肿。在大量的关于ICH大鼠模型的相关研究也发现,ICH后血清中的MMP-9含量是上升的,说明MMP-9在机体内的表达发生了上调,从而使得BBB被破坏,进而使得脑水肿的形成[5-6]。还有相关的ICH动物模型指出,当MMP-9这个基因在小鼠体内被敲除掉或采用MMP-9的抑制剂,使得MMP-9在机体内的表达量显著减少或其活性受到了抑制,发现ICH的小鼠发生脑水肿的几率降低了,MMP-9在机体内的表达情况,这可能与ICH后出现脑水肿是有关联的,猜想临床上是否可通过抑制或减少MMP-9的表达量,以减少ICH后发生脑水肿的几率。
本研究是对选取的38位ICH后脑水肿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上述患者选择在发病的第1天、4天、7天、14天抽血来检测血清中MMP-9的水平,得出第14天血清中的MMP-9含量低于第1天、4天、7天,第7天血清中的MMP-9含量高于第1天、4天、14天,第1天血清中的MMP-9含量低于第4天,两比较者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即P<0.01)。从而笔者认为ICH后脑水肿可能与机体内MMP-9的表达量有关,即高水平的MMP-9可能是ICH后出现脑水肿的危险因素,但具体的发生机制是怎样的仍然不清楚,为了更加准确的探讨其发生机理,相关的研究会进一步的增多,以为临床治疗奠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Qureshi AI,Mendelow AD,Hanley DF.Intracerebral heamorrhage[J].Lancet,2009,373(9675):1632-1644.
Florczak-Rzepka M,Grond-Ginsbach C,Montaner J,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human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hemorrhage: an update[J]. Cerebrovasc Dis,2012,34(4) :249-262.
張秀玲,宋玉琼,彭清臻.脑出血后迟发性水肿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4):78-79.
Venkatasubramanian C, Mlynash M,Finley-Caulfield A,et al. Natural history of perihematomal edema after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easured by seri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J]. Stroke,2011,42( 1) : 73-80
Lee JG, Lee SH, Park DW, et al.Phosphatidic acid as a regula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expression via the TNF-2007[J]. FEBSLett,2007,581( 4) : 787-793.
Zheng H, Chen C, Zhang J, et al.Mechanism and therapy ofbrain edema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Cerebrovasc Dis,2016,42( 3-4) : 155-1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