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
【中圖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01
直肠癌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几率比较高,常见于老年群体,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近些年来外科手术技术不断发展,在临床研究正红多是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创伤小,视野比较开阔,能让患者尽快恢复。传统开腹手术形式和腹腔镜手术形式在治疗该疾病中不同的作用,为了分析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选择8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后对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甲组和乙组分别都是43例患者,甲组中男和女患者比例为1:1,年龄在62-75岁,平均年龄(68.5±0.5)岁,乙组中男和女分别是24例和19例,年龄在63-76岁,平均年龄(67.1±0.9)岁,数据资料对比差异突出。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取和患者和截石位,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全麻,按照术式要求进行。
乙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取患者截石位,头低30°,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脐旁做出1cm的切口,建立人工气腹CO2,以12-15mmHg作为压力,置入腹腔镜探头,在右麦氏点15mm处设立操作孔,在左麦氏点和右中腹安置5mm的操作孔,对肠系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将肠系膜下血管分离后,暴露出后进行保护。游离操作后,汇于膀胱或者子宫直肠腹膜处,依次进行清扫。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切除,将病变部位提出到腹腔外,移除病变部位,腹腔冲洗后关闭腹腔[1]。
1.3 效果分析
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采用t和用 检验,当 P<0.05 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对比,甲组的各项系数高于乙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实践可知,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数据对比差异突出
3 讨论
直肠癌是当前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对患者身心健康有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则直接对患者安全造成影响。近些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器械设备不断更新,腹腔镜技术形式在直肠癌治疗中能减少不良炎症[2]。
腹腔镜治疗手段能清除和减少病灶,缓解由于肿瘤细胞诱导出现的免疫抑制,该治疗方式能最大程度减少消极影响[3]。此外腹腔镜手术形式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能起到明显的保护效果,根据免疫功能要求,在整个治疗阶段,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效果突出。对于老年直肠癌患者而言,直肠癌手术能提供比较好的术后胃肠道恢复功能和免疫功能。在干预治疗过程中对工作人员自身综合能力有严格的要求,由于该治疗形式操作比较复杂,在整个治疗中,只有做好患者病症分析工作,才能突出其应用优势[4]。
根据患者病例资料可知,直肠癌患者可能会存在并发症多的现象,由于发生几率较高,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切口比较大,疼痛感比较强烈,术后长期安置引流管治疗,卧床时间长,可能出现不同感染现象。要严格根据病症变化进行治疗,腹腔镜的视野比较清晰,能清楚互动了解相邻组织和脏器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干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教育,患者自身年龄比较大,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的现象,因此适当的指导后,能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让患者尽快恢复[5]。
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对比,甲组的各项系数高于乙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实践可知,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说明对老年直肠癌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形式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在短期内提升生活质量,让患者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方式在治疗老年直肠癌中有重要的作用,能最大程度缓解不良炎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梁锋.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1):59-60.
柏尚柱,喻丽婷,刘天湖,梅飞翔.直肠癌老年患者应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疗效[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22(S2):126-127.
张东瑞.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中的应用及安全性[J/OL].中国社区医师,2016,32(04):51-52.
沈海龙,狄长安,朱江.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04):414-416.
常立伟.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34):8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