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今昔铸造文化

2017-11-30 20:47张映录冶廷林
群文天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犁铧山城

张映录+冶廷林

说起河湟翻砂铸造文化,不得不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山城翻砂铸造手工业(旧称炉院),这是山城李氏家族独家经营的行业。这一行业过去在青海省为数不多,在民和县也是仅有的年代久远的行业之一。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山城村自古守望河湟谷地,抚摸巴州河水,把守米拉沟东山岭,得天独厚的铸造文化养育了民和县农耕文化,辐射周边区域,引领甘肃永登临夏等地。

山城村的东面是巴州河,河水潺潺流入黄河;西面是涛涛的湟水,汹涌澎湃,滚滚向东汇入黄河。山城村受东西两面河水夹击冲刷,形成南北走向貌似一堵城墻,又像是拉脊山伸出的一条舌头,每当晚霞夕照,这里血色欲滴,美不胜收。故此山城村是大自然的一幅杰作。南面的山城垣接连拉脊山,北面被河湟截断。山城村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不足1000米,西面与湟水落差高十几米,东高十几米,是缓冲地段,居民之所。

山城村李氏是这里的主人,他们在此生生不息,代代繁衍。山城中部有座菩萨庙和李氏祠堂,晨钟暮鼓,香火兴盛,善男信女,诚实守信,守望着这远古的“山城”。

山城也是民和县城西面的一个要道枢纽。上个世纪,通过省城的公路穿村而过,犹如大动脉一般。公路两旁,铺面林立,其中一半就是销售铸造产品的商铺。而这条大动脉曾为铸造产品的销售运输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通道,这也是山城铸造及烤箱、铁大门等手工业发达的原因之一。

神奇动人的铸造传说

关于山城村铸造业有这么一段神奇传说。相传有一位面目清秀,白须华发,手握尘帚的老者。他遍游河湟谷地,行善各处,行至山城,仰望上苍,左顾右盼,见一位山城老人,就出言道:此地山水宜人,可谓一片净土。以后,家家门上有座楼(炉)子。山城老人不知楼(炉)子是什么,便开口问道:善人是哪里人氏?您老何知家家门前有一座楼(炉)子?可是,那位老者闭口不答,却将左手竖在胸前,口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说话间无影无踪了。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山城人传诵着“家家门前有一座楼(炉)子”的佳话。不知何年何月,有个能者,在自己家门口筑起了一座炼铁的土炉子,开始冶炼起犁铧的农耕农具。时间长了,一家学一家,家家门口有了一座炼铁炉,山城人也解开了代代传诵的秘密。勤劳勇敢的山城人,有了一座座炼铁炉,不断改进着铸造技术,一代代传承着山城铸造文化。

在艰难的铸造传承中,经历了无数曲折和坎坷。相传某寺院竣工,只缺了一口钟,善男信女们四处化缘,其中有一善女,诚信所至,只是家贫如洗,无物圆缘,于是将自己的女儿许缘。说也奇怪,铸造此钟的熔铁炉怎么也装不满,铁水不满就铸不成钟,正当无可奈何时,将化缘回来的女孩放进熔铁炉,果然熔铁满罐,一下子铸成了一口享有声誉的大钟。当寺院吊起大钟,第一锤敲响的声音是铛———娘———心———悠扬无穷。从此,山城钟盛名远扬,钟的声音永远传诵着那个女孩的生命。

满载信念的悠远历史

传说总归传说,但山城铸造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只是在什么年代起源,以及历史沿革情况,就像山城李氏家族什么时候居于山城一样无从稽考,只是山城老人们一代代口述相传而已。可远在明朝初年,山城李家就从事这一行业是有根据的。根据之一是:兰州黄河铁桥未建之前,是用浮桥过河,浮桥在两岸拴系船绳的四根长约丈五、直径二尺的铁柱子(俗称“将军柱”)上铸有“洪武”年号和铸造者“王家、李家、高家、孙家”等字样。至今兰州铁桥南岸尚存一柱,当文物保护,其上没有锈蚀的一面,铸有铭文:“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缆一百二十丈。”其中李家就是山城李家,参与了冶炼和造型。因铸造“将军柱”有功,官方以“王、李、高、孙”四姓为冶炼铸造业的专业户。此说可信,解放前在西宁、乐都搞铸造业的是王姓,民和只有李姓;甘肃临夏、永登等地的则多为高、孙、王三姓,其他姓氏少见。根据之二是,往昔山城人去甘肃永登县窑街矿山采挖制作化铁罐子用的坩泥(陶土)时,窑街人以不准进入他们的地方为由,阻拦山城人采挖。而山城人则说,这坩泥洞子是山城人从明朝洪武年间就开采的,论占有这地方的年代,山城人最早,为此在清光绪年间还打了一场官司,官方决断:山城人和窑街人都有采挖权。这样,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山城人还在窑街采挖坩泥。由这些传说可以想见,山城李家操此业的年代比较久远无疑。

山城铸造文化久经风雨,依然谱写着传奇篇章。1943年,山城村李氏家族修撰了家谱,在谱序中称:“原有文物,尽毁于兵燹和‘花门之乱,祖宗源流,只能凭老人们的记忆,上溯到高祖一代,而翻砂铸造手工业也只能从此时始……”

所谓“花门之乱”,就是清朝同治十三年中,由统治者所挑起的民族仇杀。在这频繁的动乱中,山城人四散避难,致使铸造业遭到严重的摧残破坏,陷于停顿。停业结果,使家乡及周边人民种田的犁铧、吃饭的铁锅等生产、生活用具发生了严重的短缺危机。这时,有一位很有声望的阿訇(名不详),召集民和米拉三沟的回族头人,来山城找到了劫后余生而又精通铸造技术的山城头人李成正,叫他动员族人继续开办炉院,铸铧铸锅,以利于周边人民生产。由米拉三沟的头人担保了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解除了后顾之忧。生产的产品不用送货,用户自己来驮。李成正遂动员堂兄弟四户人家,重操旧业。收族侄为徒,传授技艺,使祖传铸造业又延续下来,未被中断。这次复业,不但解决了民和及临近各县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且对调和民族间的矛盾起了媒介缓冲作用。到光绪末年,山城人口从劫后的10多户,增加到20多户,从事铸造业的人家也由4户发展到18户。山城铸造业由此中兴起来。到民国时期,从事翻砂铸造业的人家,达到30户左右,近百人从业。山城铸造业从衰败、萧条逐渐兴盛起来。

解放前,由于交通闭塞,原料缺乏,资金微薄,生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一般稍有资本的人家,一年在农闲期间,最多铸造二十炉左右的产品,如犁铧生产一千五六百张。全村一年可生产犁铧约一万张,这些产品不能完全满足本县和附近邻县的需求。而且当时的苛捐杂税繁多,每铸一炉二百斤至四百斤生铁的产品,马步芳摊派的仅马款一项,要交三块至五块银圆的开炉税,使亦工亦农的山城炉院家无力招架。不少人仍然身背高利贷,卖地典房子,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山城人为了自身的温饱,并遵循先人的遗训,抱着以满足庄稼人生产、生活的需要,作为一种善事的信念,仍艰难地苦撑着,延续着这一利人利己的行业。endprint

山城翻砂铸造手工业,在那种极端艰难坎坷的进程中,能够延续生存下来,是因为从事这一独行的山城人同是一个李氏家族,同是一个先人的后代,他们深知有义务承先启后,使这一沿袭几百年的行业,永远相传,声誉不衰,所以在技术上,互相传授、指点、改进,从不保守。在人力上,不论谁家开炉,都能自动前来无偿地互相帮忙;年轻人替换拉风箱鼓风,老年人执钳提铁水灌浇铸。如有本钱太少,开不起一整炉的人家,可以到别人的炉中代栽幾个陶罐,化几十斤铁,铸十几张铧。基于此,山城人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当时落后、困难的条件下千方百计地改进铸造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在当时较之西宁、乐都、永登、临夏等地的产品,有独到之处,首屈一指。

炉灶结构与独特技术

冶炼方面,虽然是以平地上砌起的长方形土平炉土法冶炼———在哨子(风槽上用陶罐片搭成的使风力均匀的风眼)上面铺一层用窑街煤自己烧制的焦土,上面栽上装碎铁的陶罐,再盖上厚厚的一层焦炭,用风箱人力鼓风五六个小时,使铁熔化———也能保证铁水温度。在那时西宁、临夏等地采用扒开炉内焦炭,用木棍倒试陶罐内的铁水,估计铁水熔化的时候,山城铸工李成株已经掌握了以看火候的方法,确定铁水熔化程度的技术。这在清末时期的铸造业中,是一项比较先进的技术,从不外传。据说,李成株到西宁,炉院家请他看一次火候,可付两串制钱(每串五百枚)的报酬。并高薪雇佣他或请他传授技术,被他谢绝了。在本村却无偿为大家看火候,还主动传授技术。虽然他51岁病故,而看火候这一绝技没有因他的早逝而失传。这也是当时的铸工李成株、李成正为山城铸造手工业所做的贡献。

样式繁多的铸造产品

产品方面,以生产犁铧、饭锅、烧干粮的焪锅为主,同时还按雇主的订货要求铸造其他产品,如锻工打铁用的砧子、寺庙上的挂钟,水磨上用的六角轴、车轴和取暖的火盆等各种用具,以及铸造工艺要求精细的寺庙供器钟磬等。这些产品都是用手工造型,干模子浇铸。

上述产品中,最享盛名的是山城犁铧。为适应不同地区的要求,从清末到解放前,其类型不断增加,有样式各异大小不等的“小铧”“乐都大铧”“永登大铧”“西宁铧”(分头柱、二柱、三柱三种)、“互助板铧”“旱、砂地耧铧”等。这些犁铧轻巧,铧仓适合各地犁头安装,铧边薄,省畜力,便操作,刹草好,翻地能两面均匀泼土,土粒碎,空隙小,保墒好,播种盖土适度,易于出苗等。犁铧除供应本县外,还远销乐都、湟中、化隆、循化、互助、贵德以及甘肃永登等地,深受农户欢迎。

山城筒子锅,也是最受庄稼人欢迎的生活用具。它具有薄厚适度,经久耐用,适于农村柴火使用的优点。在解放前,内地铁锅因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山城是唯一的铁锅产地。即使如今内地铁锅大量运销本省、本县的情况下,由山城村翻砂手工业合作社发展起来的民和锅厂,所生产的筒子锅,仍畅销甘青两省。

山城村铸造产品中,工艺技术要求很高的寺庙供器香炉、钟磬等至民国年间,其铸造水平更趋于精湛,具有造型古朴优美、图案纹饰线条流畅、文字笔画如手书、发音洪亮等特色。合作化后,曾先后担任山城翻砂合作社主任的四世铸工李俊德、李迎春是铸造钟磬的高手,还有李润德、李承弼、李青春、李延春等,他们都是四世铸工李万珍(三世铸工李成正的高徒)、李全德传授的技艺。其中李俊德和李迎春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公认前者在铸造技术上以精致见长,后者以灵巧取胜。解放前他二人合作铸造的一座“轿炉”(宗教佛事活动中煨茉香用),在三足鼎立的底座上冠有约一米高的殿宇,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门窗瓦棱,对联匾额,极尽玄妙,赋形逼真。但是这一工艺品被毁于一旦。到上世纪80年代又逐渐恢复,重新铸造。

由于有铸造技艺造诣精深的老一辈铸工的身教言传,山城铸造手工业已相传到八世子孙,后继有人,并保持了昔日的产品特色。即使到了七八十年代翻砂铸造业在各县迅速发展,但山城的犁铧、钟磬、铁砧、火炉等仍畅销甘青两省,人们慕名前来订做,依然声誉不衰。

推陈出新的山城传奇

现在的山城人,已经从传统的翻砂铸造转型为铁皮手工业为主,所做的铁皮烤箱闻名遐迩,远销西藏等地。所做的铁大门成为当地建设新农村的主要货源。

古老的山城,过去并没有太多的大型建筑,以农舍为主。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像鹅额的山城“嘴子”,夷为平地,山体如金字塔式的浮雕装饰,山下是美丽的桃花广场,休闲的群众早晚在这里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强身健体;高大雄伟的“三河杯”耸立广场北边,昭示着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在民和的崛起;巴州河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两岸有“玉龙”“下集湟水湾”和“兰泽”三个住宅小区的高楼林立;湟水也在山城脚下改道,建成了“麻荒滩”公园,民和大桥横架其上,兰西高速公路纵穿湟水河。

昔日的山城为民和、化隆、乐都、永登等县乃至整个河湟地区的农耕文化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而如今的山城人在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中,依然绘织着山城铸造文化梦,执著地续写着山城传奇!endprint

猜你喜欢
犁铧山城
三维重庆
赞环卫工人
乡村
听见一声蝉鸣
夜游长江
阳光堆在犁铧上
比我更疼的是土地
山城物语
犁铧
山城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