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湾:乡愁里的坐标

2017-11-30 20:38祁春鹏
群文天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彩陶艺术

祁春鹏

黄河的转境,以为走错了方向。

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出发,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一直我行我素,以独特的姿势奔跑。本以为就此径行,却在蜀陇边境突然转境,再一次深情地吻住青海。

就是这一次不经意的突然,泥土挟水蘸沙浴火成陶,开始用古老的纹理雕琢时光,叙述着涌向远方的声音。

我一直在寻找那些声音,尽管它们早已被岁月屏蔽,但是我相信还有一些声音跟着风留了下来,越过高山蹚过河流,抵达河湟谷地,抵达我的故乡。这里唐时设陇右道,领治西北十二州;明时筑西宁卫,行土汉参治制度。如今陇山向右,吐蕃向西,那些可以触摸的质感,必能牵动久远的往事,只是我不能确定它们尘封了百年还是千年。

抵达河湟,没有一种心情可以确切地形容归程。湟水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她流过了所有的时间,柳湾彩陶的所有症结似乎都可以在这里剥丝抽茧。多年以来,我一直钟情于青花瓷的风雅,却不曾想起,在故乡田头沉睡着许多盛满历史的彩陶。它们没有青花的印白粉青,一贯棕白相间粗砾裹身,自古难讨帝王贵胄的青睐,难抒才子佳人的幽情。有时候,它们只能走进寻常百姓家,盛一罐食盐酿一壶浊酒,抑或殉葬深埋沉睡千年。

柳湾,只是青海境内的一个小村落,位于湟水河畔。柳湾因村落后山的柳湾墓地而享誉中外。柳湾墓地是中国迄今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葬地,自1974年开始,相继发掘出墓葬1700余座,这些墓葬分属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其中包括大批贫富分化墓、夫妻合葬墓和殉人墓。在柳湾墓地出土的40000余件随葬品中,彩陶数量尤为居多。当地人将彩陶叫作“banbulou(班不楼)”,“banbulou”是蒙古语译音,大概意思是“很久很久之前的红泥罐”。它们造型迥异装饰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在世界史前考古发掘中堪称奇迹。目前,有专家学者认为柳湾墓地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是中国的奇观,是世界的绝版。

随着岁月的流逝,古老的柳湾彩陶已经成为文物,它们安静地听着河湟的歌谣,枕一抔黄土开始一段千年的梦。而我的目光只有跪在博物館的密封玻璃上,才有机会靠近它们。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馆藏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裸体双性浮雕彩陶壶,1974年出土于柳湾墓地,为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酒器,壶口外沿略下倾斜,呈小口鼓腹造型,腹部中下两侧有对称的双环形耳。一尊裸体人像浮雕于壶口与壶身之间,上顶苍穹下立乾坤。人像眼睛和嘴巴立体下凹,鼻梁高宽中突,两耳侧弯修长,具备鲜明的五官特征。双臂自然弯曲置于腹前,双手明晰呈六指状,乳头浮于双臂中间加以黑彩点缀。然而就在如此自然流畅的人像浮雕中,却夸张地塑造出双性生殖器官。此外,壶颈背面施以彩绘长发,长发下潜藏一尊大蛙。双臂捧腹,形态可掬的形象以及袒露的乳房和性器官,着实让人舌挢不下。

为什么要塑造一尊双性人像?

为什么要大量地使用蛙纹彩绘?

为什么彩陶身上有一个神秘的“卍”图案?

……

这一切疑问,如一块充满能量的磁铁,在江南的日子里不断地吸引着我向它们靠近,再靠近一些。这尊裸体双性浮雕彩陶壶融浮雕与绘画的艺术手法于一身,它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也是最完整的人体全身裸体彩绘塑像,被誉为稀世艺术珍品。

神秘的人像注定它不是一件平常的生活酒器,独特奇异的造型可以看得出它为特殊的仪式而特别制作,是礼器还是葬器我不得而知。中国新石器时代在距今一万年前,实际开始年代可能还要更早。男女同体的双重生殖崇拜,至少可以溯源至远古时期的我国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萨满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古代北方民族如肃慎、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满、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族也都是信奉萨满教或至今保留萨满教的某些遗俗。萨满教原始信仰行为的传播区域也十分广阔,囊括了北亚、中北欧以及北美的广袤地区,影响并不亚于如今的佛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在原始萨满教的信仰中,双性人曾被认为有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超凡能力,他们作为沟通天与地、神与人的媒介,可以将人的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而这仅仅也只是猜测,由于年代久远,彩陶神秘的人像至今仍是一个谜。

蛙纹,是中国的远古黾演化凝结的表征符号,除了体现人类演化的一般规律,更体现了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蛙纹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成为原始艺术的核心,它开创了中国原始艺术的新纪元,以简约的纹饰、朴质的造型、文字的隐喻和幽远的意境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史前艺术,它最早地呈现了中国绘画与艺术形式美的法则,缔造了远古神韵的艺术特质,具有永恒的古典审美价值。

《说文》曰:“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娲声,古蛙切。”可见传说中的女娲与蛙相近,可能就是蛙图腾演化而来的创世女神。中医学将人体比喻蛙形,古代中医学以蛙肚象征女性子宫,现代中医学又把女性的阴户称作“蛙口”,是生命繁衍的象征,也算是生殖崇拜信仰习俗的遗风。史前人类为了从意识上增强其生殖繁衍的能力,就借助攀连生殖能力强的动物,将二者切合,赋予人类同样的能力,表达史前人类祈求人丁兴旺的生殖崇拜思想。同时,蛙的成长过程也显示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以及图腾信仰。蛙既可以在水中栖息,又可以在陆地生活,其跳跃又似飞禽,具有穿梭于“水陆空”三界的生活本领,这一特质正是“中国龙”的生活特质。中国彩陶艺术兴盛于氏族社会晚期,这也是图腾艺术繁盛的时期。从蛙图腾到龙图腾,这种地上和天上的联系是思考中国远古图腾文化最重要的因素,蛙图腾所投射的远古生殖崇拜信仰,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观念表现,也是人类最原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距离柳湾一百公里的湟源县日月乡,坐落于青海湖东缘。那里的藏族居民有个婚俗习惯,他们迎亲时,新郎家人会将羊皮铺在院子里,在羊皮中央用五彩青稞绘制“卍”字符,新娘进门时,脚踏在“卍”字符中心,以示“男女同生、阴阳相配、吉祥如意、坚固永久”之意。“卍”字符在青海藏式婚礼上所呈现出的婚俗文化与宗教艺术,会不会和柳湾彩陶身上的“卍”字纹有联系呢?

据统计,柳湾墓地出土的绘有万字纹的彩陶现有26件。按彩陶制作年代推算,这26件彩陶身上的“卍”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万字纹,它打破了学术界多年来一直公认的万字纹是公元4世纪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观点。“卍”字作为古代一种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界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祥瑞,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采用汉字,读作“wan”,“卍”字由简到繁、由单到双,字符四端纵横伸延,互相衔接,形成的各种锦纹,这种连锁锦纹常用来寓意绵长不断,也叫“万寿锦”。万字纹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至今还在沿用,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物的窗墙、门格、梁头等地方篆刻有这样连缀而成的“卍”字符,民间四合院的门窗图案也有“卍”字符,取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

只不过,当古老与落后不期而遇时,它们所有的文化要素都开始黯然失色,沉睡抑或是它们最安静、最完整的存在形式。

掂量彩陶上的时光,风不再干燥刺骨,游荡的声音在黑暗中踮起脚尖,开始成为乡愁里的坐标。只是,我们已经越走越远,在道路之外模糊了回家的方向,那些荒凉的温暖,落在朦胧湿重的江南之夜,凝固成一个向西奔跑的姿势。endprint

猜你喜欢
彩陶艺术
彩陶绘画·鹳鱼石斧图
彩陶·远古
流传千年的古老釉色
纸的艺术
浅析彩陶文化与彩陶纹样的发展
留白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