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伟
凯漫葛晨侠:从《小猪佩奇》的“火”,看我国动漫市场的“冷”
文 李伟
短短5分钟的《小猪佩奇》,缘何成为央视7点档收视率第一的动画片?在视频网站上线九个月,播放量就已超45亿?从此火热的IP里看出中国拥有怎样的市场潜力?身为凯漫(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漫”)CEO,专注于动漫IP孵化、衍生、发行及推广的葛晨侠现身说法,他心里的那个“动画王国”——KAMBU(聚焦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否和前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华东科技=H
葛晨侠=G
H:现阶段,《小猪佩奇》吸睛无数,看似偶然的情况实则有着其内在的因素主导其走向成功,您对此有着什么样的看法?
G:首先,我赞同这是一部很好的聚焦于低幼类儿童的动画片,不管是从内容的制作上还是故事的叙述上,都挺吸引大小朋友。其次,任何一部影视作品的走红,其背后所牵扯到的因素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
从我身为一个5岁孩子的家长角度出发,为什么是《小猪佩奇》?它和其他动漫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它的精髓在哪里?我认为是其简单、愉快的故事情节,活泼、明快的动画风格,乐观、幽默的对话语调等等因素,这些都从侧面鼓励小朋友们体验生活,让小朋友们充分懂得家庭观念,明白了亲情和友情。这种寓教于乐式的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成长。这或许是其受大人、小孩热捧的原因,是其成功的秘诀所在。
H:诚然,一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其内容。如果把内容比作一朵花,那么其绽放的背后又有哪些幕后英雄的所作所为?
G:没错,一部热门IP的诞生,内容是关键中的关键,这样才能够树立好的口碑和卖点。除此之外,我认为一系列的推广活动、周边产品的跟进以及打通线上和线下的渠道等措施都是作品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们可以看到,《小猪佩奇》的推广一直都是线上线下互相结合的,发行方、活动方等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在线上依托微信、微博以及官方旗舰店等不同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在线下则把该动画片里的动漫人偶派送到闹市区的各主要百货商场做线下推广等活动。随着现如今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热门IP都在接触社交平台聊天表情包的制作,这既能迅速“圈粉”,又能挖掘潜在用户。
H:凯漫旗下的这款将于10月在腾讯视频网站上线的“KAMBU”动画片,您认为其亮点在哪里?是否具有成为一匹黑马的潜质?
G:凯漫自诞生起,对于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即走“运营动漫项目发行、代理及游戏开发业务”,因此我们基本上不生产动漫,我们要做动漫界的“搬运工”,努力将优质的少儿作品呈现在目前国内被多数暴力因素、误导因素霸屏的孩子们面前。可以说,我们选择引进和孵化邮差男孩“KAMBU”这个国外获得TBS DigiCon6 银翼奖、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最适合学龄前儿童”奖的作品,并不仅仅是看中其3D所呈现出来的精美画面感和质感,还在于其所刻画出的一个鲜活的、富有正能量的人物。
故事里邮差男孩“KAMBU”是个调皮蛋,因工作调动被派往神秘岛,KAMBU和他的伙伴们负责把信件送给岛上对应的人,在送件的过程中,他们会帮忙解决伙伴遇到的烦恼,互相增进友情。总之,这个岛上到处都是稀奇的地方和古怪的人,通过动画片,让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KAMBU和伙伴们将如何突破重重困难……
在“有趣”“友情”“幻想”“神秘”的 5 分 30 秒里,让5—7岁的学龄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拓展和延伸。
H:可以看到,一旦IP形成,将大有可为,如“小猪佩奇”、“愤怒的小鸟”等等,那对于“KAMBU”您有着怎样的考量?
G: IP的成形,无外乎两种类型的存在。即从上游到下游或者从下游到上游。前者是以本身现有的IP为起点,向渠道端和消费端发力,布局影视、游戏、娱乐、主题公园等板块,如迪斯尼等。后者则是以线下为据点,通过各类具象的形态为内容造势,再借助品牌影响力完成异地复制,最后完成从“内容创作与授权—线上线下渠道平台-衍生消费”的泛文化产业链的打造。
国际上的动漫市场规模早已成形。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的动漫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00亿美元,动漫的衍生品市场更是突破了5000亿美元。这其中,我国的市场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不同于小猪佩奇线下到线上的模式,凯漫的KAMBU主推线上到线下,通过线上的宣传与播放形成主要粉丝群体,在积极配合互联网视频、线上教育合作、角色授权、主题乐园等进行一源多用。我们相信优秀的动画内容是来源和根本,在借助多种业务协同发展的同时,将创造出更高的商业价值——以此来开发和建立享誉全球的优秀内容和流行品牌,打造长期的商业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