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熊伟
全面小康“必备款”:IT如何促进医改
本刊记者|熊伟
生活在本世纪上半叶,有机会见证“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其中第一个已经近在眼前,即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小康社会、大同社会是中国广阔时空中凝聚了最大共识的治平目标,两千多年来,政府倡导,人民向往,士人致力于此。此刻诵读《诗经·大雅》中“汔可小康”的上句,“民亦劳止”,回望过去的一百年,百感交集,汇成一个愿望: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确实应该获得安康。
全面小康的民生建设目标,在《十三五规划纲要》里表述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医疗是6项提及的公共服务之一。国家主席习近平有一句广为引用的话,说明医疗健康在全面小康中不可或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4年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说:“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医药健康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来自国家统计局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都显示,2015年时,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超过了76岁,而新中国成立前的数据为35岁,1990年69岁,2000年71岁;2015年世界平均水平为71岁。但要实现全民健康,还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如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这也是为什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为多年来长期持续的工作。
信息时代,IT技术已经融入医药健康事业的诸多层面,信息化成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要求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推进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健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改进医保支付方面,《规划》要求“全面夯实信息化管理基础,实现全国范围内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名称和内涵、疾病分类编码、医疗服务操作编码的统一”。药品采购方面,则要求“加强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规范化建设,提高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服务和监管能力,健全采购信息采集共享机制”。在健康产业领域,规则更是明确提出“促进互联网与健康融合,发展智慧健康产业。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为健康产业植入‘智慧之芯’。”
信息技术正在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信息技术也在助力医疗健康产业成为中国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的风口已经出现,IT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