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诗林
摘 要: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给予学生合理引导,让学生独立探索。同时,本文也提出了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容选择原则与策略:提倡积极探索、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求知欲;倡导学生交流合作;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途径。
關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育工作者们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改革热潮,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传统教学将学生束缚在被动接受、模仿训练上面,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也不利于学生认识知识的本质。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大力倡导新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积极钻研、独立发现、交流协作、大胆实践、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离不开创造思维的发展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一)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对教师教学的意义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与传统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对广大教育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由于探究式教学过程的不可预见性,教学节奏不易把握,这对教师专业素质有较大的挑战。在这种挑战之下,教师必然会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对课堂的控制能力。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开发有价值的、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探究课题,这就需要教师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更广阔的数学视野,在这种探究式教学的反复磨练中,教师必定会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而言是十分有益的。首先,学生再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变为主动投入到探究过程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独立探究和处理问题的技能。其次,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究的欲望,在自己的努力探索中建构新知识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最后,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数学课堂是学生汲取数学知识,激发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主要场所,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实施,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深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喜爱。然而,时时处处有探究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不现实的,如何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合理有效地探究式教学,应该成为每个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以教材为本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依据,也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资源,课本和教辅书中所包含的概念和定义、定理和公式、例习题以及课后“阅读与思考”、“探究发现”专栏等等都可以成为探究式教学的素材。教师应该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将探究式教学深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二)选择开放性性、趣味性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应当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开放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作为探究对象,并对此做出有价值的研究。高中数学教材里,不是全部的知识都适用发现式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育者能动地筛选出合适的部分。开放性和趣味性问题的引入,可以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对数学的本质产生新的体会和感悟,从而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充满期待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体的作用。
(三)问题选择要难度适中
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探究性问题的选择和设计要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同伴交流合作中解决或者基本解决。过低或者过高的问题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容易让学生丧失信心、获得挫败感,还可能让学生高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进行错误的定位,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不利的。难度适中的问题能够产生悬念,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且积极地付诸努力,因此在探究问题的选择时,教师要格外注意。
三、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积极探索、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
创造一种民主、融洽、协调、合作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并且能燃起浓厚兴趣,使他们的思维进入积极、灵活、兴奋的状态,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以及创造性最大程度的发挥。轻松、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是促使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能让学生不受压制的成长。怎样营造积极探索的课堂气氛呢?首先,教师应该让自己充满积极探索、欢悦畅快的饱满情绪,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加之幽默诙谐的言语表达、和蔼可亲面部表情以及准确到位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气氛的浓厚和轻松;其次,要注意多媒体的使用,运用恰当的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愿望;最后,要注意几何画板等数学教学软件的使用,通过直观和动态演示,营造积极探索的课堂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问题的产生是探索新知识的源头。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它独特的形成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避免直接再现数学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而是创设合理的情境,提问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习者体会知识发现和产生的经过,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探究中去,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思考、深入探究的学习意识。良好的开头相当于成功了一半,激发学习者对知识的渴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者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是一节好课的重要条件,能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并对学习乐此不疲。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就是引起学习者对获取知识的渴求心理,唤醒他们的有意注意,让学习者产生探究的热情和渴求,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动脑思考去发现知识。
(三)倡导学生交流合作
学生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在智力、性格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在面临数学问题时,学生的思路、想法、关注点等也千差万别。有些学生抽象思维比较突出,有些学生聚合思维比较突出。针对这种优势互补,在数学探究式课堂中,教师更要注重学生间的交流与协作,使他们在交流中探索,在合作中进步。学生树立共同的探究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在这种交流合作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都会有所提高。在合作交流的探究学习过程中,高水平的学生带动低水平的学生,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通过分工合作来获得最终结论。这样,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自己和同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彼此交流知识和各自的想法,倾听不同人的不同的意见,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辅助和数学教学软件,几何画板作为优秀的计算机教学软件,已经进入了高中数学课堂。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几何画板承担着许多探究应用,在立体几何、函数图像、解析几何等等很多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利用几何画板演示,知识呈现具有动态性和直观性,对于探究数学问题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在探究式课堂中,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给学生直观、动态的探究展示,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让学生亲身体会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理解概念及命题的本质,不仅提高了学习欲望和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发散思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