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玥
摘 要:“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之美,不仅限于一处,而最令人回味无穷的,便是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悠远意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的诗歌,流露出自然古朴、悠远淡漠之美。从某种角度来说,陶渊明即是魏晋风度的一大鲜明写照,而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则是古代文学悠远意境的“集大成者”。本文从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出发,结合到陶渊明的生活环境和理想追求,从陶渊明诗歌作品管窥古代文学悠远之美于一斑。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古代文学;悠远美
诗歌是古代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以字句凝练和意境悠远而著称。陶渊明是我国晋代的著名诗人,其诗歌言简意赅而引入回味无穷。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他的许多诗歌作品都反映了田园生活的质朴、恬淡和悠远,为此,以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为出发点,探究中国古代文学悠远之美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一、陶渊明的生活环境和理想追求
朱自清曾说过,情寓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诗歌则是古人抒发某种思想感情的直接载体,寓情于景,寓景于诗,诗歌全面真切而又细致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诉求。为此,探究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之前,十分有必要对陶渊明的生活环境和其个人的理想追求进行分析。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大诗人、辞赋家,其又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田园诗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陶渊明自幼学习儒家和道家经典,其身上兼具儒道两家的修养,这也是其生性恬淡、归隐田园的一个重要因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陶渊明二十岁时,其踏上了仕宦征程,想要以此谋生。为生活所迫,陶渊明出任了许多低级官职,但由于官职与其性格和理想追求相悖,陶渊明在短暂任职后便辞官归去。如此反复一段时间后,陶渊明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陶渊明怀着匡时济世的抱负准备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在出仕后其又市场眷恋田园的归隐生活)开始了其新的征程,在之后的几年内,陶渊明一直过着“亦仕亦耕”的生活,在这段时间内,陶渊明逐渐厌倦了官场生活,在最后一次出任彭泽县令后,做《归去来兮辞》,正式开启了他田园归隐生活。
陶渊明不仅是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其更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纵观陶渊明的一生,其并非生来便是“隐士”。陶渊明最初也有着古代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的崇高理想(这是其出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另一方面,当时官宦生活的黑暗、官场秩序的混乱等因素均遏制了陶渊明想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意图。于是陶渊明开始寄情山水,回味恬淡的田园风光。在“亦仕亦耕”一段时间后,陶渊明彻底与虚伪黑暗的官场生活决裂,长耕于农亩之中。
二、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与古代文学悠远之美的联系
(一)陶渊明的诗歌作品
陶渊明共传世诗歌125首,文章12篇,这些作品都被收录于《陶渊明集》中。 陶渊明的诗歌作品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饮酒诗。陶渊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量以“饮酒”为题材写诗的诗人,其饮酒诗中以一种“醉者”的身份或委婉、或尖锐地批判了官场生活的虚伪和黑暗,同时“借酒消愁”,抒发自身的困顿和苦闷;此外,陶渊明的饮酒诗也表现了其归隐田园后的闲适恬淡的意境。陶渊明的饮酒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莫过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第二类是咏怀诗。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和《读山海经》为代表,这些诗歌作品大都表现了诗人官场困顿的失落、苦闷以及高洁孤傲、不与世俗同流的情怀。《读山海经》(节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第三类是田园诗。田园诗是陶渊明传世最广、数量最大、文学成就最高的诗歌作品。陶渊明的田园诗大都抒发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于劳动人民的友好以及对于心中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这在辞赋《桃花源记》中尤为明显)。田园诗以《归园田居》最为有名,其代表作为《归园田居》(其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从陶渊明的诗歌作品看古代文学悠远之美——以《饮酒其五》为例
古人作诗讲究言词凝练而意境深远,这里的深远意境即是我們常说的“悠远之美”。而陶渊明的“饮酒诗”以及“田园诗”则是古代文学“悠远之美”的形象代表。以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为例。这首诗是陶渊明最为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之一,其言词精炼而充满哲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隽永和悠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开头的这一句诗首先便引人好奇和思考,在人家繁多的地方建房子居住,怎么可能没有“车马之喧”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句诗则很好地给出了答案,只要心境远离尘世,虽身处闹市也如同地处幽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整首诗歌的精华所在,看似平淡无奇,细思而极有味道。需要指出的是,学术界大多数学者将“悠然见南山”这里的“见”作“现”(读作xian)解释,意为南山突然出现在眼前,诗歌上句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副闲适恬淡的“采菊画面”,而下句南山的突然出现则给人其强烈的“恍若隔世”之感,上下两句相结合有“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之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表面上描述的是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而实际上则是诗人“发之于外”的对于田园生活那种舒适、朴质、恬淡情调的真切喜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与理念即在仰止之间的自然风光之中,等待诗人想要真正解释何为“真意”之时,又已“忘言”。最后一句时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与“曲终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华锡兰. 论田园诗歌的艺术美感——从陶渊明的田园诗谈艺术之美[J]. 文教资料,2011(9):8-10.
[2]彭洁莹.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和艺术风格[J].青年文学家, 2013(12):11-11.
[3]杨士华.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J].课外语文:下, 2015(6):188-1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