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令,孙棕檀,姚源,徐源
(1.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 100088;2.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48)
近六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解析与启示
屠海令1,孙棕檀2,姚源2,徐源2
(1.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 100088;2.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48)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自2001年起每年发布“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关注技术的商业应用潜力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重大影响。本文从技术影响类型、技术领域等角度入手,对《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近六年发布的60项突破性技术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为准确把握未来产业动态和科技趋势提供借鉴。
科技评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商业;产业;社会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技术商业类杂志,创刊于1899年,内容覆盖广泛,涉及互联网、通信、计算机、能源、新材料、生物医学和商务科技等诸多领域[1]。从2001年开始,《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公布“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并重点关注这些技术的商业应用潜力,以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重大影响[2]。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主编Jason Pontin认为:突破性技术可以是工程创意、解决问题与挑战的方案,也可以是跨学科、跨产业的应用。这些突破性技术将革新整个行业,改变相关领域甚至是当前社会的本质[3]。因此,在每年评选“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编辑部与自由撰稿人都会按照这一标准遴选、推荐候选技术,并通过与主编、副主编、高级编辑、编辑、设计师、研发人员以及技术专家进行研讨,确定最终入选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编辑部和自由撰稿人还将信息采集独立性、技术来源可靠性、公正报道争议技术、严格的事实核查作为撰写“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的指导原则。编辑部和自由撰稿人直接从参与技术创新、技术融资和熟知技术的人员中采集技术信息;大部分情况下会在文章的上下文中明确技术信息来源,只有在需要保护技术信息来源时,才会以匿名的方式处理;在处理争议技术时,会依靠专业经验、判断力和知识,公正地报道争议双方的观点;发布的文字、目录、图表、表格和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事实核查。
2012—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共发布了60项突破性技术,本文以近六年来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作为研究重点,进行解读与分析,如表1~表6所示。我们需要关注技术突破性和实现方法,理解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还需关注技术对产业、社会、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把握未来的产业动态和科技趋势。下文将以技术发布年份为顺序,以表格形式简要叙述这60项技术的突破性与重要意义,其中2015—2017年还对“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的技术成熟期进行了预测。
60项突破性技术中有59项集中在7大领域,分别是互联网领域(16项)、健康领域(14项)、电子信息领域(12项)、能源领域(8项)、工业领域(4项)、材料领域(3项)和农业领域(2项),如图1所示。互联网与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占比接近50%,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业与农业领域的技术占比只有10%,表明互联网与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正成为新一轮科技增长的动能。健康与能源领域的技术也占据了重要席位,药物研制、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新兴技术正不断涌现,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表1 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与技术影响
表2 2016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与技术影响
表3 2015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与技术影响
结合《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对“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的遴选标准,将60项突破性技术归入四类技术类型中(见表7),分别是具有商业化应用前景和产业革新能力的技术(A类)、影响社会与民众生活的技术(B类)、经由科学突破或技术创新产生以及可推动其他领域发展的跨域使能技术(C类)、解决现实需求与难题的技术(D类)。四类技术的类型及所含技术数量,如图2所示。技术间的跨越融合与交叉是未来产生前沿技术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其他领域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而部分需要解决明确现实需求的技术,其难度过大,短期内难以实现,如治愈瘫痪技术,需要依托生物、通信、微机电系统等其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表4 2014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与技术影响
表5 2013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与技术影响
通过分析技术成熟期可知,技术(30项)已经成熟、在5年内(包括5年)成熟、5年后成熟的比例大致为3∶2∶1,该比例符合评选时对短期突破性技术的侧重,同时兼顾中远期技术。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成熟技术大部分为B类技术,即影响社会与民众生活的技术;5年内成熟的技术大部分为A类与C类技术,即商业化应用前景与产业革新能力的技术和跨域使能技术;而5年后成熟的技术则多为D类技术,即解决现实需求与难题的技术。这或许意味着突破性技术将对社会与民众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条可行路径是需具备商业化应用条件与变革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条可行路径是跨域整合现有技术,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拓展应用领域;而面向现实需求与难题的突破性技术,似乎无捷径可走,需依托基础科学的进步与支撑技术的突破,远期或可实现。
表6 201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与技术影响
图1 60项突破性技术的领域分布情况
图2 四类技术的类型及所含技术数量
表7 四类技术类型与所含技术
涵盖各技术领域的资深撰稿人以杂志社外部人员的身份,参与60项突破性技术的遴选与评述,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可信度(见图3)。同时,以高级编辑为骨干的编辑部,完成了50%以上的技术评论撰写,确保了对技术突破性的深入分析,对技术影响的把握也更为准确。
图3 参与60项突破性技术评述的人员分布
技术的渐近性发展、螺旋式创新,对技术路线或产业格局的破坏较小,有利于低风险、稳步实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如2012—2016年,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采用新材料和新型聚光技术、光线控制与制造工艺简化,逐渐实现了光伏转化效率的提高、对光能的更高效利用以及低成本商业化制造。
支持技术创新和商业化推广时,需认识到某些技术对既有商业模式和社会生活的冲击,应提前制定应对政策。如自动驾驶货车可能造成货车司机薪酬下降,甚至导致货车司机失业,应从政策上做好劳动力的安置;恶意软件对互联网的破坏能力将会越来越大,需积极发展Web过滤服务等技术予以应对。
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且诸多要素无法定量建模,难以准确预测技术发展。如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判断过于乐观,过低估计了一些困难;对技术突破给其他领域造成的巨大影响也预估不足(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医药健康行业的推动)。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过去六年里评选出的60项突破性技术中,大约50%的突破性技术正按照预测的既定路线发展,这表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以商业应用潜力和社会生活影响去预测技术发展的思路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技术预测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规律可循的。
[1] 沈雪石, 刘长利, 吴集, 等. 近10年来《技术评论》十大新兴技术解读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 155–160.Shen X S, Liu C L, Wu J. et al. Ten years of Technical Review top 10 emerging technology interpretations [J]. Science amp;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30(1): 155–160.
[2]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科技之巅 [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MIT Technology Review. Summi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Beijing: Posts amp; Telecom Press, 2016.
[3]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科技之巅2 [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MIT Technology Review. Summi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M].Beijing: Posts amp; Telecom Press, 2017.
Tu Hailing1, Sun Zongtan2, Yao Yuan2, Xu Yuan2
(1.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s, Beijing 100088, China; 2. China Aerospace Academy of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48, China)
The MIT Technology Review has published “the world’s top 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every year since 2001, focusing on the commercial potential of technologies and their positive impacts on life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ccurate grasp of future industry dynamics and technology trends, 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ses the 6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published in the MIT Technology Review over the past six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effects and types.
technology review; “top 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commerce; industry; society
T-01
A
Analysis and Insights from the MIT Technology Review “Top 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in the Past Six Years
2017-08-30;
2017-09-21
屠海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研究方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E-mail: tuhl@grinm.com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引发产业变革的重大颠覆性技术预测研究”(2016-ZD-12)
本刊网址:www.enginsci.cn
DOI 10.15302/J-SSCAE-2017.0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