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既有民用建筑结构检测及安全性评定

2017-11-28 13:02华根勇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23期

摘 要: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数量增长迅速,人们越来越重视既有民用建筑的安全性。本文通过论述我国既有民用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等几个方面,旨在通过对既有民用建筑进行安全性的结构检测并做出评定,进一步找出既有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找出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既有民用建筑使用的安全性。

关键词:既有建筑;结构检测;安全性评定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3.074

建筑的结构检测可以分为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检测和新建项目的施工质量检测。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检测主要针对于新建项目,部分既有建筑结构没有完整的竣工验收资料,需要对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相应的检测,这种方式的检测项目内容以及检查结果的评定一般按照相应专业施工质量要求规范进行确定[1]。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检测及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检测有自身的独特性也有共同性,它们都是以建筑结构为主要对象,检测项目以及抽样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在检测目的上存在差异性,在检测划分、检测内容的重点以及检测结构的评价上也存在较大的不同。

1 我国既有民用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的主要目的与内容

1.1 既有民用建筑结构检测的目的

对我国既有民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检测,一般是通过建筑工程构造措施的检查、承载力分析以及现场检测等多方面,从而判定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2]。对既有民用建筑进行现场检测,主要是为了对建筑结构材料的配筋、强度、截面大小以及建筑结构的损伤情况、变形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为建筑结构的构造鉴定及结构分析等内容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在结构检测过程中只有对既有民用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掌握,才能够找出建筑结构中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准确的评定,因此做好既有民用建筑结构的现场检测十分关键。

1.2 既有民用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的主要内容

既有民用建筑结构检测内容的确定,需要按照检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鉴定的规定及建筑结构的损伤情况进行确定。对于建筑结构中加层前的检测,除了对构造情况以及结构参数进行监测之外,还需要对建筑结构的地基基础进行全面的检测,检测内容应当重视建筑重要部位及重要楼层的抽样,其中建筑重要部位指结构构件中容易出现损伤变形的位置,而重要楼层是指建筑结构构件受力比其他楼层相比较大的楼层[3]。

2 我国既有民用建筑结构检测的原则

既有民用建筑结构检测技术要求高,涉及内容广,有时候需要对建筑进行全面检测,有时候仅仅是局部检测。需要检测人员对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具有细致的了解,不但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还需要考虑检测设备、检测人员的配备等情况,因此,对既有民用建筑的检测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建筑结构检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及规范来操作,不得任意编造数据,不得省略检测项目。

(2)科学统筹原则:建筑物种类繁多,不同建筑物检测方法的确定,样品的抽取不得具有主观性,必须在进行深入调查后,针对项目制定统筹性的方案。

(3)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原则:在实际检测过程当中,应当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不可片面相信仪器设备而完全忽视经验。

3 不同类别既有民用建筑结构检测的基本要求

既有民用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检测,与新建工程质量检测很大程度上存在较大不同,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应当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并且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检测需要对建筑损伤部位、建筑关键性连接点以及结构安全性会产生较大影响的构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抽样检测。采取局部破损方式检测时,应当选择建筑结构中构件受力较小的建筑部位进行检测,比如说在既有民用建筑中的截取钢筋,不能从轴压较大的墙构件、柱构件进行取样,也不能从钢筋弯矩较大的部位进行取样[5]。抽样部位应当选择极具代表性的位置,选择对建筑结构安全性影响较小的部位,一旦出现了检测数据异常或者是检测数量不够的情况,应当及时补样。

4 结语

加强既有民用建筑结构的检测工作及其安全性的评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本文围绕着我国既有民用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既有民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检测的原则与基本要求几个方面展開了论述与分析,进一步找出既有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找准解决措施,有效提高既有民用建筑使用的质量与安全性,满足人们对既有民用建筑的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茗如,章凯,陈光雄,郭士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结构安全性评定[J].低温建筑技术,2009(02):49-51.

[2]裴兴旺,李慧民,孟海,黄依莎.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过程质量脆弱性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01):181-186.

[3]高小旺,刘佳,张宜磊,李清洋,李辉.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能检测探讨[J].建筑技术,2015(S2):414-417.

[4]潘毅,杨成,赵世春,林拥军,代杰.基于Pushover方法的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02):174-178.

[5]杨明飞,王天坤,邵浩,徐颖,宗翔,涂刚要.既有砌体结构安全性鉴定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3):43-48.

基金项目:新余市科技局项目“民用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与评价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推广”(编号: 20163090859)

作者简介:华根勇(1987-),男,江西新余人,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