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安庆 (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 广东深圳 518083)
吴志强 (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安徽芜湖 241002)
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4个疑点
肖安庆 (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 广东深圳 518083)
吴志强 (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安徽芜湖 241002)
约翰·格里戈·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历程,高中生物学教材限于篇幅并未详细阐述。在教学中,师生对这一发现历程经常会提出一些疑问,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笔者尝试进行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介绍了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涉及的7对相对性状(表1)。
表1 孟德尔遗传定律7对相对性状
刘祖洞所著的《遗传学》关于孟德尔研究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中,没有提及种皮的颜色,而是提及花冠的颜色,其F2的数据与人教版中种皮颜色的数据是一致。因而,对于孟德尔研究豌豆7对相对性状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到底谁对谁错,还是另有隐情?
原来孟德尔曾经发现,开红花的豌豆植株同时结褐色的种子,而且叶腋上有一黑斑,开白花的植株结淡色的种子,叶腋没有黑斑,在杂交后代中这3个性状总是一起出现,好像是一个遗传单位。这种现象就是后来所说的基因连锁,即一条染色体上(第I染色体)同时具有有花的颜色、种皮的颜色和叶腋有无黑斑的3种遗传因子。只是不同版本的教材采用了不同的性状而已。
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涉及到豌豆7对相对性状,通过从一对相对性状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但是没有观察到基因连锁遗传现象。虽然后来研究显示,豌豆体细胞中正好有7对同源染色体。难道这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恰好分布在7对染色体上?如果是,孟德尔发现自由组合定律,是偶然中的幸运;如果不是,为什么没有观察到连锁遗传现象?事实上,孟德尔研究的7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并不分布在7对染色体上,而是分布在4对染色体上,见表2。
表2 孟德尔遗传定律中豌豆7对遗传因子的分布位置
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通常以交换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即遗传学图距。距离越大,交换率越大;图距小于50,则出现遗传连锁现象。孟德尔遗传定律所涉及到各对遗传因子间的图距非常大,交换值高达49%,以致于每对遗传因子表现出典型的自由组合现象,没有出现连锁遗传现象。也正因如此,为他发现自由组合现象减少了干扰。至于孟德尔有没有遇到不符合自由组合现象的性状和比例,而又没有想到连锁现象,从而有意舍弃掉。这是一个疑案。从现有资料看,孟德尔还是非常客观,没有造假嫌疑。
孟德尔分离定律为何采用测交法,而不用自交法验证F1的基因型?孟德尔认为,从各个个体产生配子看,只有F1的遗传因子发生明显的分离现象,其本质是产生了各含一种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如果从操作复杂程度看,自交法比测交法更简单易行,毕竟不需要去雄、套袋、授粉、套袋等杂交程序。从F2出现隐性性状百分率看,自交法只有25%,而测交法高达50%。仅仅从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来看,测交法确实高一点,但不是主要原因。从孟德尔遗传定律看,他对亲本采用杂交法。在验证分离定律的关键步骤,通过杂交法对F1测交,能起到排除杂交程序对实验结果干扰的效果。而如果亲本采用杂交法,对F1采用自交法,没有对分离现象的本质进行直接验证,说服力就有所欠缺。
孟德尔研究豌豆子叶颜色性状时,F2中出现显性性状6 022株,隐性性状2 001株,显性∶隐性=3.01∶1,虽然根据统计学分析,几乎就是理论值。但是有人计算过,出现这一数据的可能性大概只有1.14%,并且各对相对性状也接近于3∶1(表1)。因此1936年,群体遗传学家费歇在《孟德尔的工作是否已被重新发现?》指出,用卡平方验证孟德尔的实验数据,发现孟德尔的数据好得令人怀疑,有数据造假的嫌疑。
这一指控一时激起千层,争论不息。事实上,F2中能够从F1植株中结的种子中,能辨认的性状只有种子的形状、子叶的颜色。由于少数子代出现突变,特别是辨别标准尺度的问题,使得少数种子出现介于皱缩与饱满之间的情况,孟德尔有可能在统计少数的F2种子过程中出现误差。
至于其他5对性状,由于当时没有基因检测设备,要辨别它们的性状,只有种植F2种子得到F2植株,观察植株及其种子的种皮性状。由于多种植了一次,孟德尔并没有统计到全部的后代而是对每对性状采用平均数处理,这一做法虽然不规范,是主观偏差。但从当时的条件看,已经是很圆满了,绝非有意造假。
文件编号:1003-7586(2017)10-0005-02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青年课题“新一轮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EHA16047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