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学校美育瞄准“本土特色”
甘肃深入发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资源,坚持示范引领与整体推动相结合,全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甘肃省教育厅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快乐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及评估办法,对学校美育作出刚性要求,保障开齐开足艺术课程。2016年,出台《甘肃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规划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各类学校美育互相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成、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美育体系。
积极打造美育、体育示范校,发挥辐射带动功能。一是实施“千所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创建工程。连续5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计划在全省创建1000所“快乐校园示范校”,通过加强现有学校音体美教育,使学校办学氛围、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以点带面提升全省美育工作,现已创建400所。二是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创建活动,鼓励中小学校以特色秦腔、定西书法、庆阳剪纸、临夏砖雕等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开设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艺术课程。
重点关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广泛开展艺术对口支援和普及活动。一是推行学区走教制度。实施音体美教师交流轮岗,加大薄弱校支持力度,着力破解师资短缺难题。二是发挥高校优质资源优势。实施高等学校与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艺术教育“结对子”帮扶活动。三是开展艺术小分队下乡支教巡演活动。组建“中国梦·校园情”文艺小分队,重点面向“三区”开展艺术普及。四是开展“文化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组织朗诵、书法、绘画和摄影系列活动讲座。
以“农村中小学补短板、学前教育补数量,按岗按需招聘”为原则,着力破解美育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实行精准招录、精准培训。三年来,省级层面重点补充农村音乐、美术教师近3000名,精准培训1万余人次。拓展教师来源渠道,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术、校外戏曲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美育教师。
依托西北师范大学成立“甘肃省中小学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面向基础教育开展中小学艺术教育与研究。打造以嘉峪关市等2市3区为主体的“全国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和白银市白银区等5个“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在深化学校美育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