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上“绣”出的精彩

2017-11-27 11:04申丹丹
投资与合作 2017年6期
关键词:雕刻艺术

申丹丹

随着一代代人的传承、开拓、发展,中国的雕刻艺术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雕刻艺术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型陵墓石刻肇始于汉代墓前的石人、石兽。存世的古代陵墓石刻主要为南朝宋、齐、梁、陈及唐、北宋、明、清各代帝陵和大臣贵戚墓的遗存。其发展的高峰是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随着一代代人的传承、开拓、发展,中国的雕刻艺术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石影雕手艺其实早在明代就有了,“我刚入行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手工制作,而这几年有了电动的按摩器,虽然大大提高了速度,但是对于人物的刻画,没办法做到传神。”方士英一边制作手里的人物作品一边说道。

石影雕艺术,顾名思义,在石头上雕刻画作。每一锥都是人工一次次敲打上去的,相比机械的便捷,手工的制作显得复杂又漫长,但也只有手的温度,才可以将这画作的灵气刻出来,在冰冷的石板上呈现出立体又精美的图案。作为吴桥县民间石影雕艺术家、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方士英自1987年就从事石影雕艺术,至今已20多年。她自幼酷爱美术,追求艺术的完美,在不断钻研、创新的过程中把石影雕融入了艺术灵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创作了堪称一绝的影雕。她的作品栩栩如生,山水、花鸟、动物、鱼虫以及人物照片无不能塑造,且作品独具神韵,深受各界人士欢迎。

20年努力钻研

方士英1971年生于山东,她自小酷爱美术,对石影雕不断钻研,在改造的过程中把石影雕融入了艺术灵魂,且自成一家,创作了堪称一绝的影雕。她的雕刻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相似”概念,而是作品与实物完全一致,当你只看见她的作品的时候,你根本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总以为这是用电脑、机械或印刷而成的,当你亲眼目睹现场制作过程时,则惊叹不已,觉得不可思议,不敢想象是她用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她制作出的作品栩栩如生,异常考究,除了山水、花鸟、动物、鱼虫,人物的照片也能刻出来没有半点走样,其作品特点独具神韵,任何一幅作品不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就坚决不要。因此她的作品远销欧美各国,深受各界人士欢迎。凭借自己出色的工艺,她广交海内外朋友,并获得他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她的作品多次在各种展会上获得奖项,作品《周恩来》荣获第九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中国艺术”优秀作品评比“金奖”,作品《温家宝》荣获第九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中国艺术”优秀作品评比“银奖”等等。2010年1月,她荣获河北省轻工业厅、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省民间艺术美术大师评委会授予的“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石影雕类)”称号。

把生命融入作品里

“我是把自己对生命、对艺术的热爱融入在自己的作品里,每一副作品都是全心投入而成。做艺术也必须要有这种耐住寂寞,潜心钻研的精神。”提起自己热爱的事业,寡言少语的方士英身上便有了特有的光芒。而在石影雕艺术的范畴里,方士英女士用真情和汗水刻下了匠心不灭、初心不改的工匠印迹。她的作品栩栩如生,山水、花鸟、动物、鱼虫以及人物照片无不能塑造,且作品独具神韵,深受各界人士欢迎。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传统手艺人的工匠精神,是对艺术的一种精神和品德的注入。

“简直太像了,不可思议!”随着金刚锥一点一点戳着大理石板,一缕缕衣褶、一个个结构逐一显现出来。我不禁惊叹她作品中人物的眼睛炯炯有神。据方士英介绍,这种传神的刻画,只有用手才可以做到,手感就是通过不同的力度传入石刻中。她说在做人物眼睛的时候,完全不敢呼吸,生怕呼吸影响了手上的力度,从而影响了细节的刻画。

别具匠心的手法

方士英笑称,她的作品之所以叫石影雕,是因其“形象逼真犹如摄影”而得名。其制作工艺就是把绘画和雕刻两者的技法特点优势互补,雕制过程中不允许出错,首重“腕力”,对“眼力”之要求更为严苛,尤以雕制肖像为最难。雕制时,她的手、脑、眼要互动且精心协作,同时采用一根及其普通、尖锐的金钢锥,纯手工经过“千次”“万次”甚至“几十万次”的推击敲打,击破石材表面致使出现一点点的圆形小凹槽,然后根據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以及点的大小深浅和点与点之间疏密的原理进行雕制,其特点是凿点多变不规则,从而使画面的明暗、层次结构得以体现,达到“唯美至真”的摄影效果,再加以精心装裱,一幅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就展现在人们面前,真是“奇”“妙”“绝”“怪哉”,该工艺还被国务院誉为“中华一绝”,其独特的工艺、别具匠心的制作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中华艺术的精髓所在。

方士英还介绍说,纯手工影雕一般是慢工出细活,耗时多,不太容易大批量加工。石影雕作品由于所选材料的材质坚硬,不变质,不怕日晒雨淋,因而克服了其他装饰画年久会发黄、褪色的缺点,可以永久保存。这是石影雕画与别的装饰画艺术品相比最显著的特点,能使之千年不腐、万年不变。其不仅是馈赠之工艺佳品,更是具有很高艺术欣赏价值的美术收藏作品!

沉寂30年后崛起

方士英告诉记者,影雕堪称“中华一绝”,是对其艺术品位的肯定,然历经近30年的发展,诚如鲁迅先生所言: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影雕整整沉寂了10多年,至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才渐为推广,现今活跃在石影雕界者,几乎均是当时学艺的一批,当时的思想观念及高利润,成就了多精品与影雕的繁荣。至90年代中期,学影雕者蜂拥而至,商潮下急功近利、恶性竞争加剧,相互压价的结果导致影雕艺术品的质量逐渐下滑。如今又新增机械(俗称“按摩器”)加工,以次充好层出不穷,使得整个业界呈无序发展。除少量技艺出众者,大量工人选择转行。加之许多女孩历经结婚生子阶段,多数选择远离影雕。此外,90年代后期所学者,出色者寥寥无几,影雕大有后继乏人之忧。

雕刻,是艺术种类的一个冷门,至今看不到市场的动态和商机前景,方士英却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执着地追求她的艺术理想,体现出热情的艺术精神。在如今喧闹的市场经济时代,她耐得住寂寞,把所有的时间、精力、情怀和智慧全投入到雕刻艺术里,并不断地探索、追求新的艺术风格。无疑她是寂寞的,但也是充实的;她是清贫的,但也是富有的。通过努力、刻苦的创作,她在雕刻艺术领域里硕果累累。

方士英的雕刻完全颠覆了传统的相似概念,是神与形的完美结合。

问及有关以后石影雕发展之路的时候,方士英一脸的忧愁,她叹息着说,希望网络媒体能帮她大量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她的艺术,认可她的艺术,喜爱她的艺术,传承她的艺术。方士英还说,不管以后的艺术道路多么艰难,她都会继续倾尽全力把中国民间艺术石影雕发扬广大。endprint

猜你喜欢
雕刻艺术
《玻璃雕刻》
纸的艺术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雕刻时光
爆笑街头艺术
雕刻时光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