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勇
摘要: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牛病毒性病牛72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36头,对照组病牛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试验组病牛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对两组病牛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组病牛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病牛总有效率为63.89%,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中药复方;疗效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11-0017-01
牛病毒性腹泻症状表现主要为免疫抑制、胃肠炎、腹泻等,是一种典型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牛的健康,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病牛进行治疗[1]。本试验选取患牛病毒性腹泻的病牛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试验选取的72例患牛样本均经过ELLSA检查,检查结果均表现为抗原阳性。症状表现主要为黄白色粥状稀便及形体消瘦等。将全部样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病牛中包含犊牛24头,成年牛12头;对照组病牛中包含犊牛23头,成年牛13头。两组样本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病牛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氯霉素按10 mg/kg体重,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续注射5日。试验组病牛采用复方中药治疗,中药组分:栀子10 g,枳壳8 g,石榴皮5 g,厚朴7 g,秦皮15 g,生地10 g,大黄10 g,黄芩20 g,丹皮10 g,加水1 000 mL煎汤灌服,每日服用1~2次,每次剂量300~500 mL,连续服用5日。药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病牛的治疗效果。
2 判定标准
依照病牛体征变化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对临床疗效等级进行划分,病牛经过治疗后,进食恢复正常,精神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记为痊愈;进食恢复、精神较好,腹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记为显效;进食及精神状态得到初步缓解,腹泻症状出现缓解,记为有效;症状表现无改善或病情加重,记为无效。
3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组病牛经过治疗后痊愈24例,占比66.67%;显效8例,占比22.22%;有效3例,占比8.33%;无效1例,占比2.78%。共取得了97.22%的总有效率。
对照组病牛经过治疗后痊愈5例,占比13.89%;显效7例,占比19.44%;有效11例,占比30.56%;无效13例,占比36.11%。共取得了63.89%的总有效率。
两组病牛在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4 小结与讨论
牛病毒性腹泻传播源较多,是牛的典型的传染性疾病,各年龄段的牛都可能感染该病,而相较成年牛来说,犊牛患有牛病毒性腹泻的可能性更大。该病在症状表现方面主要为口腔炎症、高热不退、腹泻。若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极可能会造成病牛死亡。
(1)患有牛病毒性腹泻的病牛早期会表现反刍量减少,食欲衰退。消化系统弱化,粪便中有未充分消化的草料或饲料。经过一段时间后,病牛食欲彻底丧失,粪便呈水样、有恶臭,并且排出一定量的膜状物质,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消化道黏膜出现坏死与糜烂。
(2)通常情况下,犊牛在患病初会出现39.5~41.8 ℃的高热,该症状经过2~3日可以恢复正常,过几日又出现高热,如此反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病牛受到疾病的影响出现持续性感染,且病牛的免疫力受到损害[2]。
(3)在患有牛病毒性腹泻的情况下,病牛会出现十分明显的流涎症状,该症状出现2~3周后,口腔会出现大小不等的黄色水泡,破溃后凹陷糜烂。
(4)在全身症状方面,病牛呼吸加快且急促,精神萎靡;出现黏液性鼻漏、咳嗽等症状,表皮脱落;发热期心率在每分钟80~120次,心跳加速。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病牛,后期可出现体温下降、倒地呻吟等症状,神经反射功能下降,直到彻底昏迷[3]。母畜可出现畸形胎、死胎以及流产等现象,这对养殖户来说是十分严重的损失。
本试验的试验组病牛采用中药复方疗法,对照组病牛采用单纯西药疗法,结果试验组病牛在治疗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试验组病牛所使用的中药复方成分中包含大黄、黄芩及丹皮等,能够起到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能够增强病牛食欲,使病牛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采用中药复方治疗法对牛病毒性腹泻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建永,赵月兰,秦建华.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效果观察[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11):117-119.
[2] 马跃民.牛病毒性腹泻的中药复方治疗效果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2):153.
[3] 任大寿.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0):67-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