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2017-11-27 08:33陶清
西部学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特色理论建设

陶清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有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自己的源始价值目的设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和综合创新作为自己的路径选择和战略设计,把“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终极价值目标设定,以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供人才保证,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思想文化支持,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核心价值理念支撑。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是可以转化的;人的本性;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7)11-0026-05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是处在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又是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阶段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运动的发展要求。它不仅肩负着如何将一个人口大国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且担当着如何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供保证、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支持和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支撑的紧迫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构想和思想设计,如何有效地规范和实际地保证文化建设实践能以自我确证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乃是一个首先必须在理论上予以探索和揭明的问题。本文通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根据的理论探索和考察,分别从源始价值目的设定、文化建设路径选择和终极价值目标设定三个方面揭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建构、发展战略和思想范式,以期通过这种探索和考察所创新和生成的理论构想和思想设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源始价值目的设定: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有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

任何一种理论探索和科学研究过程的起始,一定的前在理论预设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因为这一前在的理论预设,直接构成了理论探索的基本原则和科学研究的逻辑端点。这也就是说,一定的前在理论预设,是一个逻辑上完备的、结构上合理的和思想上一致的理论体系所必备的前提,是该思想理论大厦得以建构和矗立的支点和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文化建设活动,它的前在理论预设就是直接源始于人的本性的深层结构、直接验证于世界历史和普遍经验的、肯定“人是可以转化的”这一基本原则。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指出:“文化从根本上可规定为历史上变化着的东西”。[1]222文化就是变化,其最为深刻的本源则是“人是可以转化的”。或者说,“由于可变化是文化的规律,所以,它也是人的规律。实际上,仅仅因为它是人的规律,它才是一条文化的规律”。[1]225不仅如此,而且“人是可以转化的”作为“人的规律”,直接来源于人的本性。因为,“作为由人所创造的人,作为一种具体现象的人,是历史的,但是,作为自我创造者的人的创造核心是永恒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本性确实存在,但人们不能根据内容而只能根据先于所有内容的人的构造规律来想像这个本性;人们不能把这个本性想像成一个结果,而只能把它想像成一个产生出结果的过程,一个试图放弃人的原始的不完善性的过程”。[1]227这实际上也就是说,源自人类本性的不断地完善自己、丰富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实践过程,确立了“人是可以转化的”基本原则的同时也生成了“转化人”的人类文化创造和文化建设的普遍规律;或者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2]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在理论预设的、“人是可以转化的”基本原则,首先是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意义的事实判断,人类的全部历史为这一判断提供了确凿无移、不容疑议的证明。其次,“人是可以转化的”基本原则,也是一种价值判断,它为人类的思想文化创造活动和教育活动以至于人类的全部实践活动提供了价值和意义,是对人本身的生存状况和规定性必然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拓展而获得愈来愈全面、愈来愈丰富、愈来愈自由的发展的肯定和坚信。在上述两个方面一致性的意义上可以说,关于“人是可以转化的”基本原则的事实判断,奠定了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历史基点;关于“人是可以转化的”基本原则的价值判断,构成了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逻辑端点,将二者联系起来的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活动;正是在而且只有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是可以转化的”这个基本原则才能以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

再次,“人是可以转化的”基本原则的理论预设的设定,还基于关于人的本性的深层结构及其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把握。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个性,也就是人的本性的深层结构的外在呈现。人的本性,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个性三位一体、统一和合,构成了现实的、个体的人的全部本质。其中,人的自然属性即以本能和欲望的形式存在于人身上的自然生理的需要、社会属性即以与人交往的形式存在于人身上社会交往的需要和个性即以理想追求的形式存在于人身上精神追求的需要,在人的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说,人的自然属性作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乃是不变的,或者说,由于人类自身的历史还太短暂,还不足以把直接就是自然存在物的古代的人与现代的人区别开来,那么,人的社会属性作为人的本性的另一部分,则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也就必然隨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各个社会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活动方式也就有所不同;因此,真正能够把现代人与古代人区别开来的不是人们的自然属性,而是人们的社会属性。然而,人们的社会属性也还不足以把相同社会的每个个人区别开来,而相同社会的每个个人之间的差异显然是客观存在着的。在同一个社会里,由于每一个个人的主体性活动能力、对象性活动范域以及对象化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因而每一个个人理解和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的方式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即使是在同样的自然和社会的条件下仍然是显著的,因而也就不能以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去解释。如果排除了由于外在的、某种神秘力量的干预而使之然的可能性,那么,在同样的自然的和社会的条件下各个个人之间的差异的客观存在,显然也就只能归结于人的个性的不同。作为人性的一部分,个性与人性的其他部分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同,既非天赋的因而也就不是不变的,又非给予的因而它的变化又不是被动的,而是自觉自律和自主自为的因而也就是在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中生成并通过个人的能动的活动而变化着的,从而也就为个人的存在状况和规定性的自我生产和自我创造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并因此而为各个个人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现实性提供了保证。endprint

最后,“人是可以转化的”基本原则的理论预设,还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人的素质也是可以不断提高的。人的素质包涵有多个方面的内容,如道德品质素质、思想理论素质、文化知识素质、科学技术素质、社会交往素质等等。人的多方面的素质,既非天赋既予的,也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以社会交往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而逐渐生成且不断变化着的。人的多方面素质的提高,既与他的社会交往活动的范域、方式和内容有关,又与他的以社会交往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的要求有关。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的人的能力从而人的素质,不可能具有普遍的、丰富的和全面的内容,而在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意义上的人的能力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才有可能愈来愈全面、愈来愈丰富、愈来愈自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以往的一切文化建设所不同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直接面对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发展态势,面临着人类社会的普遍交往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方式和内容且不断深化拓展的走向,而且必须直面正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大国所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的现实,因此,如何设定文化建设的源始价值目的,如何揭明文化建设的前在理论预设,也就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所以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有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自己的源始价值目的设定,把“人是可以转化的”作为自己的前在理论预设,就是立足本国实际,观照世界发展态势,洞察人类交往活动走向和回应中国社会发展要求而做出的抉择。笔者认为:只有这样的设定和抉择,才能以主动参与和融入世界发展态势,真正把握和顺应人类交往活动的走向,积极回应和实现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建设路径的选择与发展战略的设计:中、西、马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和综合创新

选择和设计怎样的文化建设路径和文化发展战略,是文化建设实践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必由之路和不二法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与文化发展战略的设计,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国实际和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挡的世界发展态势的双重制约下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创造,因而必然面临着如何正确理解和合理处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传统与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面临着如何积极回应和全面实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目标和要求,面临着如何真正体现和实际确证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与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因此,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与文化发展战略的设计,也就具有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本质特点和根本要求。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径和发展战略,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简称中、西、马)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和综合创新。这一文化建设路径和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设计,是中国人民经过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和实践的经验,特别是西学东渐以来的经验的反复检验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国人民在认识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共识,因而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唯一道路和最佳选择。当前的问题在于:中、西、马三者之间如何才能以良性互动,即其相对相关的结合点和相互作用的机制究竟是怎样的?如何综合创新,即其得以综合的思想理论平台和创新的动力机制以及综合创新的目标究竟是怎样的?尤其是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和综合创新以怎样的方式实际运动,如何实际地作用于正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如此种种问题,仍然还是有待深入探索和认真研究的理论课题。

经过长时段的思考和多年来的研究,本人尝试性地提出以下理论构想,以期推动关于上述问题的探索和研究。首先,是确立一个支点。这一支点,既是中、西、马三者间良性互动和综合创新的结合点和生长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还是这一探索的最终结论必然向之回归的逻辑端点;其次,依据该支点内在深层结构各要素间的相对相关属性及其相互作用功能以建构一个动态平衡模型,从而揭明支点自己运动的动力机制,为中、西、马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和综合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再次,确立和运用相对相关和相互作用原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贯彻始终的基本原理,以建构中、西、马三者间良性互动和综合创新关系的思想理论平台和方法论支撑,以及把握多种多样对象性关系的理论范式、正确理解和合理处理多种多样对象性关系的对象化活动的关系模式和实现方式;最后,揭明和确立中、西、马三者间良性互动和综合创新的逻辑结论和实践诉求,也就是确立和揭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终极)目标和实践(操作)目标。

根据以上的理论构想,笔者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与文化发展战略的设计,即中、西、马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和综合创新,必须得到以下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支持和支撑。第一,一个以具有相对相关关系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个性且因此而具有相互作用机制的、保持内在动态平衡的深层结构为本质特征的人的本性,是客观存在着的且为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研究的起点,即一切文化实践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的集合;第二,由于人的本性的深层结构内部相对相关各要素,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个性间的相互作用,人仅仅依赖和凭籍自己本性的力量而非任何外在的、神秘的力量,将自己由天赋既予的本能和欲望的世界提升至价值和意义的世界,也就是可能的且构成文化自身生成和发展的真实根据;第三,人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必须而且只有诉诸正确理解和合理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理智、情感和意志与其外部世界,包括他人、群体的人和类的人以及外部自然、自身自然间对象性关系的对象化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且范定一切文化建设活动的源始价值目的设定和终极价值目标追求;第四,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与作为真理目标的真、善、美应有所不同,前者涵括后者且继续前进,以有利于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外部世界并最终通过个人的精神愉悦和身体快乐的统一和合获得实现和确证,即真、善、美、利、乐的递进涵括和全面实现,这实际上也就是文化建设的理论(终极)目标与实践(操作)目标的统一;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方向,與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的根本要求就是高素质、有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和造就,从而与一般文化建设的实践(操作)目标相一致;第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以西方文化传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文明成果为思想理论资源和背景文化支持,并最终落实于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即与一般文化建设、尤其是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指向的理论(终极)目标相一致;第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必须落到实处,即应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供人才保证,应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思想文化支持,应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核心价值理念支撑,也就是通过文化建设实践实现和确证“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治理理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以西方文化传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文明成果为思想理论资源和背景文化支持,必须借鉴和汲取法治和德治两大治理方略的经验和教训,并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落到实处;第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源始价值目的设定,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有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和发展战略的设计,即中、西、马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和综合创新,最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自己的终极价值目标设定,即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并通过人的发展朝向着真、善、美、利、乐的递进涵括和全面实现而获得确证。endprint

三、终极价值目标设定: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正处在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的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否可以持续的实践诉求,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积极回应和主动融入全球化浪潮的世界发展态势和人类交往活动走向的应对方略,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中国必须对克制全球化进程中以单质性和单边性为基本特征的片面性弊病而有所作为的应尽责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终极价值目标的设定,就必须兼具现实性与可能性、融通务实性与前瞻性、整合当下性与理想性,从而能以在理论与实践、构想和操作相结合的基础上打破隔障、通达彼此。从世界的范围看,新千年人类思维的一个重大转折,就是把目光由外部世界转向人本身,转向人的内心世界,转向诉求人的本性的回归。但是。“人的问题”并非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由于,“人的存在是世界上最独特的现象。如何理解人的存在,完整地再现人的存在图景,不同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为从事现实活动的人,他要同自然、社会、精神三个领域打交道,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的统一体,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精神规律都在人身上发生作用”。[3]9人的现实性存在及其实际发展的复杂性和多种可能性,要求国际社会和人类自身正视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问题。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以“更干凈、更人性、更团结”的崭新精神取代“更快、更高、更强”的旧格言,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理念,中国也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崭新目标,就是明证;而人类的生活方式转而追求和谐、绿色和节约,合作、沟通、协商也逐渐成为人类交往活动的主导范式。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设定为自己的终极价值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对这一最新的世界发展态势和人类交往活动走向的内在规定性即人类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取向的积极回应和主动融入。从人类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全部历史看,“人类在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类正是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自由的。自由是人的理想,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意味着人的充分自我实现。”[3]9自由的发展,是人类文化创造和文化建设的理想和目标;而自由的发展也必然是全面的,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理念对人类文化建设思想的突出贡献。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终极价值目标设定,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与以往的“发展”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依赖和凭籍自己本性的力量的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必然性、尤其是自然必然性对人的制约,主要是通过人的本性、特别是以本能和欲望的形式存在于人身上的自然属性的制约而发生作用的。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人首先必须吃喝即实现和满足自己的自然生理需要和追求,才能以生存;而只是停留在自然生理需要和追求的实现和满足上,人也就无法将自己的生活与动物的生存区别开来。因此,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在实现和满足自己的自然生理需要和追求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自然属性的规定性的超越,以把自己从本能和欲望的世界提升至价值和意义的世界。

其次,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把自己从本能和欲望的世界提升至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人依赖和凭籍自己本性的力量、尤其是人的社会属性所具有的主体间交往的规定性和人的个性所具有的以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的全部特性的力量,而非本能的冲动或某种神秘的力量作用的结果。在此,主体间性和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有效地制约了人的本能欲望和追求的无限扩张的必然趋势;而人的个性所表征的主体的全部特性,则有力地支持了人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向往和追求。

再次,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还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107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所形成的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方式、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和全面的能力体系的基础上的结果;而只有当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每一个人所享有的社会财富,每个人的以主动性、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的全部特性都能以获得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历史地形成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保证了每一个人都能以正确理解和合理处理自己的全部对象性关系,从而才能实现和确证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现代社会,“每个个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力。如果从物那里夺去这种权力,那么你们就必然赋予人以支配人的这种权力。人的依赖关系(最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4]107实现和确证人的自由个性,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一贯的价值目的设定。

最后,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更应是以真、善、美、利、乐为主导标识的、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的全面实现和确证。以能动性、创造性、目的性和为我性等主体的全部特性为本质特征的对象化活动,并不只是依据主体的需要和特性作为自己活动的唯一尺度,而首先是按照作为对象的全部物种的尺度来进行自己的创造活动的;按照任何一种物种的尺度,即任何一个物种自身固有的、不依赖于人而客观存在着的属性和规律进行自己的创造活动,决定了人自身的创造活动也只能实现和确证有限的自由。但是,即使只是为了实现自己有限的自由,人也不是依赖自己单一的规定性如本能或想像,而是依赖个体的一切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等等,依赖人与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全面地实现自己的现实;[5]74或者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以真、善、美、利、乐的方式全面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自由目标。人所追求的自由并非因其无限而是因其全面,从而能够使人全面地满足自己的多种多样的需要、实现自己的多种多样的现实,从而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部的本质;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现实的有限自由,才是人弥足珍贵、值得舍却身家性命去努力追求的自由;也只有这样真正的自由,才是人的幸福的可靠保证,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

结语: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化建设,都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的现实要求,都是人类关于普遍价值的认同、善良愿望的共识的实践诉求,因而也就必须与该社会形态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前进方向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应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供人才保证、应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供思想文化支持、应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核心价值理念支撑,而且还应为全球环境的保护提供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范导、应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终极价值目标牵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有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为源始价值目的设定,以中、西、马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和综合创新为文化建设路径和文化发展战略,以真、善、美、利、乐为主导标识的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设定,才能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创造,才能以实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才能以确证现实性与可能性、务实性与前瞻性、当下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和合。“我们所渴求的并不是培养丰衣足食之人,而是要培养那些我们认为足以构成我们人性中高贵的伟大的素质”[6]7,这实际上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能做出的特殊贡献。

参考文献:

[1](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袁贵仁主编.对人的哲学理解[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4](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德)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M].北京:三联书店,1997.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色理论建设
坚持理论创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医的特色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