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三
来路,归处
■故 三
第一次知道夏河这个地方,是过去看的一本由这里而起的小说,小说的作者很会渲染气氛,故事情节诡谲猎奇,引人入胜。据说作者是旅游发烧友,因为夏河给她留的记忆太深刻,遂写入自己的书中。因此,在来这里之前,我是抱着十二万分的好奇与敬意,甚至做好了心理准备,或许,我也会遇到小说里那样惊心动魄的故事。抱着这样的心思,来到了夏河。
而说到夏河,就不得不说一个地方,它的名字相对于夏河来说,更为响亮,就是拉卜楞寺。
“你是从哪里来的?”
“兰州,你呢?”
“上海。”
拉卜楞寺最为有名的一个部分,就是四周的一千七百多个转经筒,环绕整个寺院,我与友人从门口开始,边转经筒边向前走,我们前后都有穿着藏服的信徒,嘴里边诵着经文边向前走,大抵是他们的表情太严肃了,我与友人也抱着敬畏,一路无话。将自己放空,只是重复同样的动作,向前走。
直到听到后面有人说话,我半天才反应是在跟我说。他问我从哪里来。于是便攀谈起来。
拉卜楞寺的名气太大了,一年四季都有旅客慕名而来,与我攀谈的男人是上海的,说的普通话还有些蹩脚,他来夏河谈生意,顺便旅游。他显得很兴奋,问我懂不懂藏传佛教,我说不懂,他就又回头问跟在后面转经筒的信徒,信徒专心诵经,没有回应,他便停下了脚步,转去问其他人。我觉得这人实在有些聒噪,便不想再搭理他了,就加快脚步向前走。
人们总是有这样的习惯,遇到新鲜事物总是带着兴奋和好奇,恨不能一下就明白所有的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呢,虔诚的信徒穷极一生也常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说我懂,你便想与我探讨研究,我说我不懂,你又觉得我无趣至极,懂与不懂又如何,来过,走过,感受过,便是最接近的时刻。
即便再有名气,到底还是礼佛学经的地方,学院内是不许外人进入的,所以我与友人只能从门口向里面看上一眼。
我们站在夏丹拉康的最高处,俯瞰整座拉卜楞寺,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红墙金顶,土黄色的传经道,藏式和古宫殿式混合结构的建筑,色彩浓郁,让人印象深刻。再仔细看,依稀还能见到慕名而来的旅人、虔诚匍匐的信徒和身着紫红僧裙的僧人。
我不禁在想,来往的人,包括自己,都是各着心思行走,行走在拉卜楞寺的与行走在外的人有何不同。好像有,好像也没有。
儿时,我们总会问母亲同一个问题,我们究竟从何而来?得到的回答总是千奇百怪,想我的母亲说,我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导致我直到现在还总是隐约觉得自己来头不简单。
人这一生,赤裸而来,又独自离去。与其说是活着,不如说是在世上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从何而来重要吗?最终还不是要归去。或许来路便是归处,但是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所感所悟,又往往大相径庭。
想起之前听过的一首歌,里面的女人咿咿呀呀地吟唱,“从前冬天冷夏天雨呀水呀,秋天远处传来你声音暖呀暖呀,你说那时屋后面有白茫茫茫雪呀,山谷里有金黄旗子在大风里飘扬,我看见山鹰在寂寞两条鱼上飞,两条鱼儿穿过海一样咸的河水 一片河水落下来遇见人们破碎,人们在行走身上落满山鹰的灰。 ”
从水、声音、白雪、山谷、飞鹰、再到鱼儿,最后还是回归到水,像一个轮回,落叶归根,有始有终。我们同样从水中出来,在过程中成为了声音、成为了白雪、成为了山谷、成为了飞鹰,又回归到水,那时,我们还是原来的水吗?我不清楚,但我想,总是有差别的,差别不在于生命的长短或是背负的意义大小,即便归处已经定好,如何找到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生老病死,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他们害怕,因为他们不知道前方路的长短,也从来不了解自己。
听到友人的呼唤,我们从夏丹拉康下来,继续向里面行走,我们遇见了在上面俯瞰时见到的人,旅人、信徒以及学经的僧人,清楚地看到了他们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却总有相似,那个相似的点,便是希望罢。寻找自己的希望。
我们在红墙佛殿的隔壁的传经道遇见了一个僧人,独自一人,向前行走,脚步坚定有力;我们又在经筒前看到了一个身着藏服信徒,她嘴里听到了一首歌谣,唱的什么我不懂,但是声音高亢,充满力量;这一路上,我在拉卜楞寺遇到了许多人,他们与我们各不相同,又好像完全一样。
直到回去的路上,我依旧无法忘记那个身影,蓝天,绿山,红墙,还有那个身着紫红僧裙的僧人,他在向我走来。
还有那个一直追问别人是否懂得藏传佛教的旅人,我很想知道,他得到想要的答案了吗?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找缘由的人,总习惯习惯讲究前因后果,故将来到拉卜楞寺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希望不是画蛇添足。
(编辑:刘诗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