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误区及解决途径

2017-11-27 23:13钟欣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误区足球理念

钟欣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5)

试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误区及解决途径

钟欣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5)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人们知识方面的要求日渐提高,体力劳动逐渐被脑力劳动取代,各行业、领域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各类人才间的竞争。随之,高校纷纷走上改革道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存在误区,亟需通过采取不同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加快体育教育改革步伐。因此,该文作者从多个角度客观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误区,多角度探讨了其解决途径。

高校 体育教学 改革 发展误区 解决途径

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误区

1.1 教学理念方面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教学理念是指人们把握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同时,有效整合认知,是教学活动基本态度、基本观念的真实写照,是一系列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作为综合体系,教学理念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比如,理论层面、学科层面[1]。在改革体育教学道路上,高校确立的教学理念存在误区,体现在不同方面。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人们思维方式被僵化,高校领导者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论内涵没有全方位正确的认识,导致确立的教学理念不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不具有实效性特点,无法有效指导实践工作。而在学科层次方面,体育教学属于副科,部分高校没有将其放在和主科同等重要的地位,导致确立的体育教学理念形式化,不具有多少实质意义。

1.2 教学模式方面

在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中,构建教学模式至关重要,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重要保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也需要结合自身体育教学具体情况,深化改革体育教学模式,确保其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但在传统应试教育作用下,高校构建的教学模式成为应试教育的缩影,存在误区,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传统“填鸭式、放羊式”教学模式仍然被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不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仍然采用传统达标检测方法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畏惧感与抵触情绪,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1.3 体育课程建设方面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开设了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极易导致体育教学改革步入误区。具体来说,部分高校过分注重外在形式,增加体育课程的同时,却没有意识到体育思想的重要性,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向学生讲解太极整个发展历程等,只是向学生介绍了太极动作要领,导致学生对我国传统太极拳没有正确的认识,有形无神是其显著特点。同时,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中西方教学思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前者在于“教”,后者在于“自主学习”[2]。在引进西方体育项目的时候,高校并没有将西方体育思想传达给学生。在新形势下,高校人数大幅度增加,体育课程学习与考核难度大幅度降低,学生只要对该项体育项目有些爱好,便能轻松通过考试。也就是说,体育课程建设方面存在误区。

2 解决途径

2.1 科学确立教学理念

在修正改革误区方面,高校领导者必须与时俱进,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准确把握素质教育客观要求,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摒弃应试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高校要多角度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确保确立的教学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利于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鲜明的适应性、规范性等特点。在此过程中,高校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性质等,准确把握体育教学的价值,科学确立教学理念,有效摒弃应试教育思想,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运用发展的眼光,将终身体育观念巧妙融入到制定的教学理念中,促使二者有机融合,明确体育锻炼方法,要充分展现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用针对性教学方法多层次促使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正确的认识,逐渐强化其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掌握必要的锻炼技巧,充分展现自身多方面才能,更好地学习体育课程知识与技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2.2 优化教学模式与体育课程设置

在深化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中,高校必须全方位客观分析当下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准确把握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多层次深化改革教学模式,有效打破形式主义思想的束缚,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充实、优化、完善”体育教学模式[3],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全方位准确把握体育课程知识与技能,更好地学习体育课程知识,为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提供有利的保障。同时,高校要全方位认真解读体育教学大纲要求,随时关注社会市场动态变化,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认知水平等,将体育项目和社会体育相少年队已经换上替补队员练兵,但岐山一校依旧不放弃比赛,接连进球迫近比分,打得金星足球又将主力派回场上,这一战双方队员都经受了锻练,可惜这种水平的校园足球队在沈阳少之又少。

4 结论

(1)沈阳校园足球联赛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足球运动在沈阳校园内初步得到普及,足球参训人员逐步增多,比赛场次有很大提升。

(2)沈阳校园足球训练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统一的指导,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训练大纲。

(3)相对于小学校园足球的百花齐放,沈阳中学校园足球发展不均衡,初中、高中只有东北育才学校、朝鲜族一中、回民中学、134等几个传统强队,其他球队与这些队伍水平不处于同一档次。

(4)沈阳大学男子校园足球开展的较普及,有固定的赛事,女子校园组比赛有待开展。

(5)基于沈阳校园足球的整体训练水平,短期内无法提高沈阳职业足球的竞技水平。

[1]毛振明,刘天彪,李海燕.校园足球实施一年来的成绩、经验与问题——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之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3):172.

[2]毛振明,刘天彪. 再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从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看中国的校园足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6):163.

[3]李卫东,张廷安,陆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5):186.

807.4

:A

:2095-2813(2017)03(b)-024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8.243

猜你喜欢
误区足球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