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萌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初探传统体育在当今体育促进健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①
杜晓萌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体育健康是通过体育手段不断的优化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能够达到增强人民体质,预防疾病的一种健康手段,中国传统体育的运动形式更加符合当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体育在当今人们健康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开阐述,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传统体育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对健体强身和愉情怡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体育 健康 养生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民健康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从健康是一个耐用品的角度看,健康在发展的过程中是需要补充和维护的[2]。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对健康形成一种不断补充的意识,其中简单又实用的方法是加强体育锻炼。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压力的产生,这时人们会把自己的健康交给专业医疗体系,而忽略了日常生活的保健,除此之外当下我国面临老龄化的现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日渐走上了社会的舞台,可见健康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变的越来越明显。
我国的传统体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在一步步的完善,尧舜时期我国的体育项目为消肿舞,其主要的内容更多的是舞蹈和操练的集合;到了夏、商、周时期,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开始渐渐的增多其中包括导引、剑术及其他武艺,主要内容主要以导引呼吸法和吐故纳新法为主,强调养身的重要性;封建社会时期的春秋战国,人们在养生导引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射衔,主要内容以吹咰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等;到了汉代,东汉《五禽戏》、西汉《导引图》成为了人们备受喜爱的体育项目,主要形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兽类动作,组编成操来进行锻炼;隋唐五代的传统体育项目更加的丰富有《八段锦》导引,养生、杂技、按摩、硬气功等;宋、元、明、清时期是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黄金时期,气功、武术、太极拳等中国优秀体育项目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时期西方体育项目也渐渐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这一时期人们不仅仅习练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气功等,而且还接触了西方体操、田径、球类等西方体育项目。
现如今人们运用体育锻炼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从而起到预防疾病改善自身生活的目的。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体育项目供人们选择,比如:篮球、足球、太极拳等等,众多的体育项目使人们的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了人们的幸福指数。然而我国在体育与健康方面有着与其他国家独特的地方,了解中国的健康要将其放在中国自身的哲学思想和伟大的历史渊源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要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这种中国传统的健康理念已经根深蒂固,一代代不断的延续下来。中国人民还总结出了一系列有关健康的谚语,譬如:“不气不愁,活到白头、水停百日生毒,人停百日生病、节食祛病,寡欲延年”等,纵观中国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健康理念的核心注重“为人”,更多的将自己与大自然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4.1 现代体育思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外来事物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快,因此现代体育在中华大地上也得到了滋润和成长。现代体育项目众多,比如,排球、篮球、网球等等,现代体育项目有比较系统科学的锻炼方法,根据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刨学等一些学科为人体制定了更加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案,促进人体机能的发展。能够拥有健康强健的身躯是西方人莫大的荣誉,他们认为最美的人是身体发育良好、比例匀称、身手矫健,擅长各种运动的人[3]。西方人喜爱运动,并且教育孩子要加强身体的练习,并以孩子体型健美、力大无穷感到骄傲。西方人把很长一段时间放在了运动上,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训练塑造出最美的躯体,以便能够在战斗中打败敌人。现代体育更多的是从人体的结构出发,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的安排人们的训练,从而达到塑造身体的一种体育方式。
4.2 中国传统体育的独特之处
中医理论讲“运动可以养人体的气,但过度运动就会耗血;睡眠可以养人体的血,但过多睡眠就耗气”的说法。生命在于运动,但过度的运动就会给身体造成损害[4]。如何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运动方式成为了当今社会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传统体育与人们的养生思想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传统武术练习要求“外练手眼身法步,同修精神气力功”,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武术不仅仅强调修炼人的外形,而且还强调人们内心脏器的修为;传统武术在技击方面还体现出“有进有退,一切以自然为法”的思想,在技击时利用对方的破绽对其进行实施进攻,先退后进,以“不争”达到“争”的目的,这一行为本着从人性出发,符合健身养身的需要;太极拳的练习要求动静相生,身心相依,意气合一把锻炼的重点直接放在提高人体生理功能上,从而达到调心养神、强健身心、祛病延年的目的,同时在刚刚闭幕的G20峰会晚会节目《高山流水》中出现了中国传统太极的身影,中国在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独特的传统项目,在向全世界传达自己的太极养生理念。
自古以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大家都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那就是能够长寿。然而长寿并不是人们想的这么简单,只有按照合理的养生方法才有可能实现人们美好的愿望。中国传统体育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自身历练成了具有独特个性、能够应对生活压力和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功效。现如今人们希望追求一种舒适健康又养生的体育运动,显然传统体育的健身养生功能更加接近于人们的要求。通过传统武术的练习人们不仅仅能够获得防身自卫的技能,而且能够达到强身健体,延展生命的功效;通过太极练习可以达到调养身心,疏通脉络,调理身体各类器官的目的,中国中医中讲:“气生血,血生精,精生髓,髓生脑”从中可以得出“气”是身体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体育就是通过各种动作的练习从而调理人体的气血,达到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的效果。武术练习要求“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利用调身、调心、调息,使意念与身体达到和谐舒服的境界,从而达到强身、健心、养生的价值[5]。因此传统体育不单单是对人体的一种练习,而且利用大自然中丰富的资源促进身体的健康,能够实现“天人合一”的效果。
[1]苏丹.中国成年人健康信念研究[D].西南大学,2015.
[2]王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文化理念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马小兵.浅析武术养生[J].搏击(武术科学),2009(2):31-32.
[4]黄海波,李异洲. 健康新概念视野下发挥武术价值的策略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117-118,132.
G852.9
:A
:2095-2813(2017)03(b)-020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209
杜晓萌(1990,11—),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